阅读《红楼梦》,常常会让人在众多的细节之中,比较不同人物为人处世的优劣,这或许,也是阅读的一种享受吧。
而下面,我们对于同为王家之女的薛姨妈与王夫人,来聊一聊她们为人处世的优劣吧。
而对此,该从何处入手呢?接下来,我们分别通过她们为人处世的三个细节,来对比一下。
一、王夫人。
作为王家之女,王夫人嫁给了荣国府二房贾政为正室,并成为了荣国府的当家人。她与贾政,先后生下了贾珠、贾元春、贾宝玉三个子女,这在封建社会,也算是让人羡慕的了。
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以下这三个细节,可谓最能体现她在为人处世方面的能力。
1、撵金钏儿。
《红楼梦》第三十回,服侍王夫人十多年的金钏儿,因为与贾宝玉的言语调情,被王夫人撵了出去。
回看金钏儿被撵,想来让我们对于她,在怜悯之余,都会产生一种同情之心。
毕竟,金钏儿与贾宝玉,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关系,仅仅是言语上的调笑而已;倒是,让王夫人放心的袭人,早已与贾宝玉发生云雨之情,在晴雯与李嬷嬷的吵嚷下,早已人尽皆知,却没有受到一丝的惩罚。
从金钏儿的悲剧,我们看到了作为荣国府当家人的专断。而她的出发点是什么呢?
是为了维护贾宝玉的名声,确切的说,是为了保证她下半辈子的体面生活;因为她的长子贾珠的早逝,给了她沉重的打击。
2、撵晴雯。
在突出王夫人性格的众多细节中,撵晴雯这一节,可谓将其性格中的缺点暴露的更为明显。
在撵走金钏儿的问题上,诚然存在着一个“理”;金钏儿作为王夫人身边的贴身丫鬟,却公然与宝玉调情,这件事情一旦传开,宝玉便有亵渎“母婢”这样于名声上影响巨大的后果。
只是,在撵晴雯的时候,似乎连这样的“理”也不存在了。
王夫人撵走晴雯的依据是什么?
其一是污蔑她得了“痨病”;其二是污蔑她是勾引宝玉、带坏宝玉的“狐狸进”。
在撵走晴雯的整个过程中,王夫人对她的评价全凭主观臆断,如此行事,太缺乏公信力。
3、抄检大观园。
因为“绣春囊”事件,王夫人在王善保家的怂恿下,发起了抄检大观园的行动。完全抛弃了前一刻与凤姐共同商议的决定:胳膊折了要往袖子里藏,此事这件事应该借着查赌为由,派心腹陪房进行暗访。
这是凤姐提议,她站在贾府的名声之上,她顾全的是居住在大观园中众多未出阁的小姐,如此用心,显然是符合管理者的大局观的。
而王夫人的意气用事,她将“绣春囊”事件公开处理,虽然提最终,以周瑞家的在司棋的箱子里翻出了潘又安送给她的贺卡以及一双男人的鞋子,从而锁定了“绣春囊”的真正主人,但是,在大观园这样的皇家园林之中,竟然发生如此轻浮之事,这揭露的,不仅仅是荣国府当家人的失职,更为重要的,是影响了众多未出阁小姐的名誉。
而对于封建社会的女子而言,“名誉”二字犹如生命,因此,抄检大观园,被探春形成了“自杀自灭的家族内斗”,其影响是深远的。
通过以上这三个细节我们可以看出,在王夫人的身上,存在着两个致命的缺陷。
其一:正如原文所说的,:天真烂漫,王夫人习惯性的意气用事,由此,造成了诸如金钏儿、晴雯以及大观园众多未出阁小姐的悲剧。
其二:王夫人的目光短浅,作为荣国府的当家人,她的心力,并没有放在管理上,而更多的,是对“虚名”的过度追求。
诸如对赵姨娘母子的打压,对贾敏之女黛玉的敌视;甚至于,对女儿元春的干涉,这些种种,都体现了她性格上的缺陷。
二、薛姨妈。
作为王夫人的妹妹,她们姐妹二人,在对待丈夫的态度上,有着极度相似的共同点:严格限制丈夫的私生活,正如我们今天所说的“妻管严”。
也是因此,在贾政的身边,我们仅看到了周姨娘与赵姨娘(从年龄上来看,赵姨娘远比周姨娘小)。
而薛姨妈一家更甚,纵观《红楼梦》前八十回,我们会发现,薛蟠的父亲,连一个小妾都没有。
而除此之外,以下这三个细节,想来最能体现薛姨妈的为人。
1、薛蟠受辱替他出气。
薛蟠因为调戏柳湘莲,遭受了极大的羞辱,被打的鼻青脸肿。薛姨妈看见儿子这样一副模样,是又气又骂,忙着要找人告知王夫人,派人去抓柳湘莲。
替儿子出气,显示了薛姨妈的护子之心,薛蟠作为薛家的独苗,从小便在母亲的溺爱中成长。
只是,柳湘莲羞辱薛蟠,原因是什么?一旦王夫人得知,终究事情的真相,谁更尴尬?这是薛姨妈没有顾虑的问题;而当宝钗说出这样一番话,也瞬间点醒了她。
宝钗忙劝道:“这不是什么大事,不过他们一处吃酒,酒后反脸——常情。谁醉了,多挨几下子打,也是有的。况且咱们家无法无天,也是人所共知的。妈不过是心疼的缘故。要出气也容易,等三五天哥哥养好了出的去时,那边珍大爷、琏二爷这干人也未必白丢开了,自然备个东道,叫了那个人来,当着众人替哥哥赔不是认罪就是了。如今妈先当件大事告诉众人,到显得妈偏心溺爱,纵容他生事招人——今儿偶然吃了一次亏,妈就这样兴师动众,倚着亲戚之势欺压常人。”
宝钗的这番劝慰之语,让薛姨妈瞬间明白了,激动的情绪也慢慢的平静下来了。在这个时候,她才真实的意识到,此事不可追究。当然,这其中,也与当日薛蟠与秦钟的一幕有关。
2、暴露薛宝琴的身世。
在《红楼梦》第五十回,面对穿着雀金裘的贾宝玉与穿着凫靥裘的薛宝琴,贾母给出了由衷的赞美。
也是因此,当老太太当着众人的面,询问起宝琴的年庚八字时,才会让薛姨妈,认为这是老太太有意撮合宝玉、宝琴。
于是,情急之下,将她的身世一股脑儿的暴露了出来。
贾母因又说及宝琴雪下折梅,比画儿上还好,因又细问他的年庚八字并家内景况。薛姨妈度其意思,大约是要与宝玉求配。
薛姨妈心中固也遂意,只是已许过梅家了,因贾母尚未明说,自己也不好拟定,遂半吐半露告诉贾母道:“可惜这孩子没福,前年他父亲就没了。他从小儿见的世面到多,跟他父母四山五岳都走遍了。他父亲且好乐的,各处因有买卖,带着家眷,这一省逛一年,明年又往那一省逛半年,所以天下十停走了有五六停了。那年在这里,把他许了梅翰林的儿子,偏第二年他父亲就辞世了,他母亲又是痰症。
如此一番言语,一度让场面尴尬不已,好在,被凤姐三言两语的调侃解除了这样的尴尬局面。
贾母询问宝琴的年庚八字,薛姨妈为何如此紧张?以至于将宝琴的身世扒了一个干净?因为她担心女儿宝钗与宝玉的“金玉良缘”。
只是,如此直白、露骨的言语,在此时此刻,在众人面前倾述,是否得体呢?想来,若宝钗在一旁,必定早已阻止了她这样的行为。
3、卖香菱。
《红楼梦》第七十九回,在夏金桂三番两次的陷害下,薛蟠终于对香菱动起了家暴。薛姨妈看不过去,教训了不长进的儿子。
不曾想,夏金桂却明目张胆的与婆婆争吵了起来。如此一幕,发生在封建社会的大户人家之中,也算得上新闻了。
而被怼的哑口无言的薛姨妈,气极之下,竟然说出了“叫人牙子卖香菱”的话。
这个时候,薛宝钗再一次进行了劝阻。
当下薛姨妈早被薛宝钗劝进去了,只命人来卖香菱。
宝钗笑道:“咱们家从来只知买人,并不知卖人之说。妈可是气的糊涂了!倘或叫人听见,岂不笑话?哥哥、嫂子嫌他不好,留着我使唤,我正也没人使呢。”
薛姨妈道:“留着他还是淘气,不如打发了他到干净。”
宝钗笑道:“他跟着我也是一样,横竖不叫他到前头去。从此断绝了他那里,也如卖了一般。”香菱早已跑到薛姨妈跟前痛哭哀求,只不愿出去,情愿跟着姑娘,薛姨妈也只得罢了。
薛姨妈张罗着要卖香菱,薛宝钗为何出言制止?在这其中,除了她对香菱的同情外,更多的,是在维护薛家的名声。
夏金桂刚嫁入薛家不久,便折腾的薛家鸡飞狗跳,如今,竟然折腾的连薛蟠明媚正道的小妾香菱都要被卖,如此之事传出,自然会让外人笑话。
可见宝钗的劝阻,体现了她的精明。
小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通过王夫人与薛姨妈二在三件小事上的处理,我们不难发现,在她们身上,都具有“天真烂漫”的特性。
容易意气用事,缺乏大局观念。只是,在《红楼梦》第六回中,在刘姥姥与女婿王狗儿的闲聊之中,曾经的王夫人,却并非如此的冷漠,反而是如同凤姐一般的“爽快、不拿大,会服侍人”。
因此,对于王夫人的性情,是存在外在因素的:诸如婆媳之间的矛盾,儿子贾珠早夭的打击;人到中年失去丈夫的关爱。
当然,这些诸多的因素,还是无法改变她这个人物的形象,在“精明”二字上,她诚然谈不上高明。
而薛姨妈呢?面对突发事件的她,同样意气用事,同样缺乏远见。只是,在她的身边,有幸有着女儿宝钗的存在。这位博学的商人之女,通过知识的积累获得了新生,拥有了对事物更为通透的大局观。
说到这里,相信朋友们也能看出,其实对于薛姨妈与王夫人在“精明”二字上,究竟孰优孰劣?这个问题是没有答案的。或许,她们是对等的,都是王家教育子女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