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敏羚/文
读书是为了什么?为自己/别人,还是为了物质/感情?
不习惯读书的人,要怎样开始一本书成了一个难题,是根据自己的兴趣,还是根据自己的缘分来选书?有了书,我们怎么读书才能让书发挥最大效用?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斋藤孝的《深阅读》:
《深阅读》
按照常理,我们先了解一下作者:斋藤孝,1960年出生于日本静冈县。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并在该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修完博士课程,现为明治大学文学部教授。专业为教育学、身体论、交流论。主要著作有《学会学习》《提问力》《规划力》等。
斋藤孝
本书内容我将分为"我们为什么读书"、"如何找到好书"和"读书的技法"三个部分为大家讲解。
第一部分:我们为什么读书?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不变强就无法生存。作者对自己的学生不会整理问题的现象感到不可思议,他们态度不够端正,不能把自己的目标、希望与实际能力、状况相对照,确定符合现实的有限事项。
信息时代,我们可以方便的通过百度找到问题的答案,但有一种情况我们却找不到答案——那就是,当我们不知道问题是什么的时候!所以我们读书不单单是解决眼前的问题,而是通过阅读知道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都说越优秀的人越会读书,因为他们知道读书的两大好处:
1、 读书不只是单纯的娱乐,它能让我们得到独处的时间,使精神恢复平衡。
2、 读书能帮助企业家磨练不可缺少的决断力和判断力。
很多时候,我们的失败并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由判断失误造成的,这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那些买卖股票的行为。
读书能让我们学习贤人的视角,让那些我们与无法遇到或者交往的贤人交流。随着阅读量增大,视角也会随之增多,也就是说,"多视角思维"将成为可能!
什么是"多视角思维"呢?如果你看事物能直接判断,那么你的视角就是单一的,多视角会让我们了解到事物不止有好坏,还有对错,甚至还有高低。
当我们有了多视角思维,就会为自己的一时冲动而感到羞愧,这就是智慧。
每遇见一位先驱伟人的格言警句,就相当于启动一个基因。不断接触格言警句,就能启动多个基因。通过读书经常接触伟人,也会刺激"干劲"等姿态和意志,有助于保持积极的心态。这样的状态若能够长久维持,就会形成习惯,而一旦形成习惯,这之后,就全在于自己想把心态维持在上面样的水平上了。
通过阅读弥补精神的荒芜,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对人生怀有充实感,这才能成为生活的最大支柱。
提到读书,作者说我们会因为以下三个原因去阅读:
1、 以获得信息为目的的读书。
2、 为了愉快且有意义的度过独处的时间,因而促使大脑充分发挥想象力的读书。
3、 为了锻炼自己、丰富精神而读书。
书是我们审视自己的镜子,我们通过阅读会不知不觉地将自己投影在书的世界里,通过对照,逐渐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使自我反省的朴素意识慢慢开始萌芽。
一旦自身的缺陷被别人指责,我们就会试图反驳,在这一点上,书的攻击性就要缓和很多。书只是非生命体的客观存在,既不会主动给人造成危害,也不会有意干涉。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把书当成重新审视自我的镜子。
当我们独处的时候,若能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就如同给精神打了一支安定剂。读书不仅能让我们从作者身上得到能量,它还能像吸水纸一样,能够吸走我们精神上的负能量。
最后,通过读一本书就能打开一个未知的领域,毕竟是成年人了,要是在某个领域完全是"零知识",那可就太难堪了!
第二部分:如何找到"好书"要找到好书,我们就需要明白什么是好书。作者有两个好书的标准:首先是易读,其次是有内涵。很多时候不理解书中的内容,并不全是读者的责任,对事物本质了解越深的人,行文就越简明扼要,能够一语中的,这样的书自然容易理解。
很多人读书不喜欢读古典,因为那些实在晦涩难懂,可是避开古典佳作,一味只阅读肤浅的书,就如同害怕成为职业选手,这能永远满足于当业余选手一样。
作品在深度、表现力、洞察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优劣之分,一开始就知道大概内容的书,阅读这样的书,只能自我安慰而已,并不能拓宽眼界,增长智慧。
知道了一本书的好坏,我们就需要去找书了,找书在以前只能通过书店或者报刊杂志这些,而现在已经有了网上书店,更加方便我们找到优质的书籍。
在报刊上,可以参考行家推荐,与选择的畅销书二者有天壤之别,作者表示根本不信任所谓的畅销书。在杂志上也会有"书评"专页,其中的"榜单"就很有参考价值。
有了这些找书的方法,得到了一本好书,不论是书里的引用和封面推荐广告,或多或少会提到一些书,这都是可以顺藤摸瓜的,就像蜘蛛网一样,形成一个结实而庞大的知识网。
除此之外,"当代古典"也是应当关注的,这些作品是学术的分歧点,或者作者给学术领域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第三部分:读书的技法提到读书的技法,很多人想到的估计只有速读和跳读,由于我们对技法了解的少,导致我们阅读吃力,这也是常见的事。
作者建议在看电影之前先阅读原著,因为事先观看的影像,会剥夺在大脑里把文字变成影像的乐趣,而这个乐趣恰恰也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古典作品本身就很难读懂,而且翻译也会对作品的形象造成很大影响,此时选择一个好的白话译文就很重要了,甚至可以在阅读古典之前先阅读解读,这样对古典作品也能有一个大致的概念,并便于理解。
持续读书的五个习惯:
1、 自问自思:有了问题,人们才会关心,并试图找出答案。拥有再优秀的头脑,没有问题也无济于事。
2、 有声阅读:分为朗读和听书。
(1) 朗读的目的是让语言沁入身体。
(2) 有声读物是因为用耳朵听到的话,容易在大脑里形成影像,所以精神自然而然就会集中。
3、 整理书架:分为书脊的效用、电子书和藏书目标。
(1) 书脊的最大作用就是让我们回忆起书中的内容、相关话题或是阅读时的自己,所以不管怎样摆放,都应该让书脊时刻保持可见。
(2) 电子书和纸书的主要区别就在于空间,电子书因为平时看不到书脊,无论多少本书都无法积淀在记忆中,但优秀的人,也会活用电子书,更有效率的吸收更多的知识。
(3) 作者在书中表示:"所谓有书的生活,不能少于三百册藏书,可能的话,应该达到千册才对。"
4、 养成阅读习惯:读书不用读得太快,关键在于,要根据不同的书来改变自己的阅读速度。难懂的部分可以跳读,即使理解不了,也并非读者的责任。设定一个读书时间,并随时随地进行阅读。
5、 把书输出给别人:能否把书内容用一两分钟向别人说清楚呢?在和别人讲解的时候,要注意讲述时不要采用俯瞰全局的角度,应该以自己的感受、体验为主。在说明的时候,尽量引用书中的部分内容。最后就是举办一个读书会了。
(1) 举办读书会有四个好处:读书有动力、能做出大胆的阐释和发言、加深对一本书的理解、让自己与对方的距离拉近。这种适度的紧张感,能够增强进取心和集中力。
作者推荐的若干技法:
1、 转化阅读:与伟人、贤人共享视角,并融入经验。
2、 尊敬阅读:尊某人(某本书)为师,随之学习。
3、 吐槽阅读:这个正好与尊敬阅读相对,此时需要具备向脑中注入异物般的违和感,不放过任何一个包袱和紧张感,以及决定如何发言的瞬发力。
4、 一生一遇阅读:偶然遇到一本书,相信缘分也没坏处。
5、 安定剂/兴奋剂阅读:这个需要根据自己的状况,在不同的时间适度的分别使用两种方法,最好是事先准备分别合适这两种方法的书。
6、 标签阅读:找到"刺激自己求知欲"标签的书。
7、 据点阅读:以某样书为契机,拓宽读书的广度。
8、 快速阅读:一开始不妨以每小时一百页的速度为目标即可。
9、 跳读:通过快速阅读顺利读完,能让你对自己的读书力充满自信,阅读量也会格外显著提高,持续进行跳读,能培养类推的能力。
好了,本期的《深阅读》到这里就解读完了,书中有些部分是在评判这个时代的作家和信息泛滥,这部分内容感兴趣的可以去读读原著,在此就不过多赘述了。
书不厚,但通读下来感受颇多,甚至多读两遍还能收获到更多的东西。我们都知道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学习,那我们想要阅读,为什么不先试试学习阅读呢?
我是南宫敏羚,这里是南宫读书会,感兴趣的话可以关注我,每周解读一本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