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造宋:北府往事,兄弟阋墙(三)

明月扶摇 2023-07-20 12:13:42

就在十四岁的刘裕还在京口织鞋贩履养家糊口的时候,命运的轮盘已经开始转动,公元377年,一个能干的三十四岁贵公子到与京口仅一江之隔的广陵走马上任,就任建武将军、兖州刺史、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开始招兵买马,编练新军,他的名字叫谢玄。两年后,谢玄移镇京口,因当时京口又有“北府”的叫法,这支新建的精锐之师,便有了一个在后来威名远扬的名字——北府军,这支部队就是后来刘裕所参加的部队,谁也没能想到,宿命中他将成为这支英雄军队的主宰?

北府军是东晋名相谢安为了应对前秦的威胁而专门组建的,首任统帅是谢安的侄子谢玄,其兵源大多是聚居于京口、广陵一带的北方流民,能从烽火连天的北方杀出一条血路来到南方的流民们个个都是强悍之辈,因此北府军的战斗力极为强悍,这么一支桀骜不驯的军队要想完全如臂使指,对统帅的要求是非常之高,而谢玄作为北府军的创始人,以其自身才干加之名门望族的光环,北府军对其很是服从和尊敬。

谢玄,字幼度,出身属于顶级士族的陈郡谢家,父亲是安西将军谢奕,叔父更是大名鼎鼎的江左名相谢安,大约在十九岁时,担任权臣枭雄恒温幕府的司马,阅人无数的桓温很是欣赏谢玄,认为其日后必成大器,桓温死后,他又入了桓豁的幕府,直至桓豁去世,谢玄一共在幕僚的位置上锻炼了十五年,从这段经历可以看出谢玄和当时主流社会崇尚清贵的那些贵族子弟完全不同,其人很是务实,在独当一面创建北府军前,他已经有了丰富军事经验和成熟阅历的栋梁之材了,如此一股清流在哪都是十分受人欢迎的。

当时,东晋享有盛誉的谋士郗超,他一向跟名相谢安很不对付,他认为自己的父亲郗愔论资历、论名望,都在谢安之上,在官位上没有理由屈居谢安之下,所以平日里,只要是谢安做出的决策,总要发恼骚挑错。可是当听说谢安推荐自己的侄子谢玄来负责组建新军时,平日里的牢骚大王郗超竟叹服说:“谢安的确是个了不起的人啊!竟然能够不顾众人的非议,举贤不避亲,谢玄一定会不负所托的!”他看众人都是一脸不以为然的表情,便解释道:“我和谢玄曾一同在桓公(桓温)府里做过事,对他是很了解的。谢玄这个人用人很有一套,哪怕是一个再平庸不过的人,他都能找到人家的长处,并将他安排在最合适的位置,充分发挥才干。”

对于谢玄,大概没有比郗超这句话更客观的评价了,从谢玄后来的一系列经历会战来看,他并没有表现出特别过人的指挥才能,不过这完全不会折损于其名将光环,谢玄的长处在于练兵,在于发掘人才,比如彭城刘牢之、东海何谦、琅邪诸葛侃、乐安高衡、东平刘轨、西河田洛、晋陵孙无终,这些后来的北府大佬,都是被谢玄以不计贵贱的态度委以重任,这在当时东晋帝国的其他政府部门几乎是不可能的,谢玄的人尽其用,再加之京口、广陵一带大量武装流民作为高素质的兵源,让北府军这支两晋时代最强的职业化雇佣军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奇迹般缔造出来了。

北府军刚成立不到两年,便迎来了它的第一次挑战,公元378年八月,前秦宣昭帝苻坚在攻陷襄阳后,便命兖州刺史彭超、后将军俱难、洛州刺史邵保等,率七万大军攻晋,直指刘裕的祖籍彭城,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前秦军接连攻占了彭城、淮阴、盱眙等战略要地,生擒了晋高密内史毛璪之,进而包围三阿,而三阿距离此时谢玄的驻地广陵只有一百余里了,甚至可以说兵锋直抵建康了,东晋朝廷震怖,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沿江戒严。

紧接着,前秦军又在堂邑大败晋军,但危难关头方显英雄本色,谢玄、刘牢之等指挥的北府军终于集结停当,从广陵出发,救援三阿,只用了短短半个月,经过三阿、盱眙、淮阴、君川四次会战,谢玄统率的北府将士连败秦军,取得了全歼前秦彭超、俱难部七万余人的辉煌战绩,仅彭、俱二将逃得一命。这是晋军获得的继桓温首次北伐之后,对前秦作战的最大胜利,但要是和四年后的那场战争相比,这次胜利只能算小胜。

没错那场战争便叫作淝水之战,太元八年也就是公元383年,北府军取得了淝水之战的空前大胜,战胜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大军!随之而来的便是东晋王朝突然爆发的蓬勃气运,可惜这次机会东晋皇族未能抓住,东晋王朝并没能进入一个中兴时期,反而因此迎来了它的末日,淝水之战后谢氏一门的威望在东晋朝廷达到顶峰,当时的皇帝司马曜那当然是寝食难安,于是便联合自己的亲弟弟司马道子开始打压排挤谢安谢玄,也不知道是王朝的回光返照还是其它什么原因,东晋朝堂上的那些大佬们仿佛商量好了居然都一一相继去世,东晋朝廷的权力交接出现了空窗期,各要地和要害部门的职位陆续被朝廷收回,权力就这样毫不费力的落到了皇帝手上,晋孝武帝司马曜就如此戏剧性地完成了历代晋帝夺权的梦想,可是太容易得到的东西人们往往会不懂得珍惜。

突然大权在握的晋孝武帝司马曜在完成夺权后,并没有努力实现东晋的光复中兴,反而整天沉迷于酗酒,陷入到了和自己亲弟弟会稽王司马道子的权力争夺的游戏当中去了。孝武帝司马曜,字昌明,简文帝司马昱之子,传说其母亲李陵容在怀他的时候,梦见有神仙指示:你将生一个男孩儿,以“昌明”为字,男孩儿的名字便这样定下了。后来简文帝突然想起自己早年看到过一条谶语“晋祚尽昌明”,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但仍不敢违背神仙的意志,只得流泪叹息说:“天意!天意啊!”这条谶语可以说预言的准确,也可以说不准确,东晋的灭亡的确是由晋孝武帝司马曜所引起的,但是晋朝的国祚在昌明之后还延续了两帝。

李陵容在生下司马曜两年后,又生下第二个儿子,就是司马道子,这两兄弟都是伤仲永的类型。司马曜早年聪慧,谢安曾赞叹他“精理不减先帝”,等到亲政,“威权己出,雅有人主之量”,司马道子少年时也很聪明,“少以清澹为谢安所称”。结果这两人谢安都看走眼了,人性的变换真是谁也无法预测的呀!孝武帝司马曜在把权力从那些世家大族手中夺回后,成为东晋帝国名副其实的皇帝之后,就开始放飞自我了,当起了甩手掌柜,将皇帝的大部分业务都交给了弟弟司马道子,而他的精力就主要投入了喝酒、拜佛、享乐之中,哥哥是这个模样,做弟弟的当然也是效仿呀,司马道子除了喝酒、拜佛、享乐之外,还贪污受贿、卖官鬻爵。东晋帝国在这两兄弟的治理下可以说是江河日下,当时的尚书令陆纳望着建康的宫阙叹息说:“多好的一个家室啊,竟要被这些小孩子折腾坏吗?”

其实这两兄弟要是只是喝酒、拜佛、享乐,那还没什么,凭借着淝水之战后的余荫,东晋还经得起他俩挥霍,可是好巧不巧地后来这哥俩闹掰了,其实这也不能说是巧合,而一种必然,因为两兄弟已经没有了共同的对手了,孝武帝司马曜刚开始让权让给司马道子也让得太多,等司马曜回过神来,以司马道子为首的势力已经尾大不掉了,司马曜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两兄弟之间的矛盾就在这种情况下从无发展到有,从小发展到大,最后兄弟反目,孝武帝也不再完全放手,开始和司马道子明争暗斗,互相争权,史称主相相持,东晋也又要步上西晋的老路了,而西晋的灭亡就是从兄弟阋墙开始的。其实造成如今这种情况的,晋孝武帝司马曜是要负很大责任的,如果不是其当初的懒政,贪念喝酒享受,司马道子根本是没有机会发展壮大的,而东晋的国势也不会在巅峰之后没过多久就迅速走向下坡路。

1 阅读:23

明月扶摇

简介:人生有多长,人生就在你我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