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端午节的临近,家家户户都弥漫着粽子的香气。可是你有没有想过,端午节招牌美食——粽子,孩子可能会对它过敏呢?
首先,我们先看下粽子的常见配料:
咸粽党:糯米、粽叶、猪肉、淀粉、糖、酒、盐、酱油等。
甜粽党:糯米、花生、枣、红豆等。
温馨提醒:在大家品尝美味粽子的同时,一定要小心对其中的某些配料成分过敏,易过敏人群需仔细查看配料表,甄别有无致敏成分,及时规避过敏风险。
严重的食物过敏反应可危及生命,比如粽子中常见的成分——花生,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花生过敏。
花生是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原之一,即使微量的暴露也可导致严重过敏反应,是欧洲和美国诱发严重过敏反应的首位食物。
我国8个城市婴幼儿和北京14岁以下儿童食物过敏情况调查研究显示,24~36月龄幼儿及14岁以下儿童中,花生均为排名第五的过敏食物。在中国,豆类/花生引起的严重过敏反应占全部食物所引起的严重过敏反应的29.9%。
花生过敏是由于免疫系统将花生中的一些蛋白质误当成潜在的外来病原体,从而引发的异常反应,是由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发生率逐年上升,约有2%的儿童受到影响。
与其他常见食物(如牛奶、鸡蛋等)过敏不同的是,绝大多数的花生过敏会持续终身,仅约9%-20%的儿童在长大后能摆脱这一疾病。
花生过敏通常为速发反应,在进食后半小时内就可以发作。
(1)皮肤:
皮疹,以荨麻疹居多,瘙痒明显;
部分可有血管性水肿,如“香肠嘴”;
(2)眼部:
眼痒、结膜红肿、充血等;
(3)呼吸道:
常见为咳嗽、喘息、胸闷等,严重可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
(4)胃肠道表现:
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等;
(5)过敏性休克:
四肢湿冷、皮肤发绀、烦躁不安、血压下降,以及昏迷、意识丧失等休克表现。
也许家长会有此疑问:如果对花生过敏,粽子里面有花生,没吃花生只吃米,还是可能过敏吗?花生炖汤呢?
是的,只吃粽子当中的米或只喝了含花生的汤类,都可能会导致过敏,这是因为加工过程中,花生当中的致敏组分会分散到整个食物当中。
而引发过敏反应的花生组分(如Arah 2、Arah 6、Arah 7)热稳定性非常高,意味着即使将花生热加工处理,仍容易导致过敏。
不同花生品种各种花生蛋白组分含量也不同,如中国花生品种中Arah 1和Arah 3的含量低于国外花生品种,同时中国人对于花生的烹饪方式(比如煮、榨油)与西方(比如花生酱)也有较大不同,导致许多过敏原在烹饪过程中流失或改变结构,这是花生过敏患者整体在国人中相对较低的原因。
目前,辐照技术、超高压技术、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发酵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等可不同程度的降低花生过敏原蛋白的致敏性,但每种方法都存在自身的局限性,未来可能会有更精确的降低致敏性方法。
若怀疑孩子是花生过敏,首先需回忆过敏症状发作时间与花生摄入时间,观察两者有无明确因果关系,若有反复同样重现性的发作,则需高度怀疑是花生过敏。
临床主要依靠过敏反应病史、存在的危险因素(如严重特应性皮炎)、皮肤点刺实验、血清特异性IgE、口腔食物激发试验以及组分特异性抗体检测等综合诊断。
其中,组分特异性抗体检测使花生过敏诊断有了重大进展,有助于识别对种子特异蛋白产生sIgE(特异性抗体)的患者,如对Arah2产生的sIgE,从而针对性的指导食物规避,减少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
如果是轻微过敏症状,仅有局部皮肤瘙痒、局部皮疹等,使用抗过敏药(抗组胺药),一般能改善症状。
如果是严重过敏反应,出现全身皮疹、哮喘、呼吸困难、喉头血肿、血压下降、休克等症状,则需要紧急就医进行急救处理,紧急治疗首选肾上腺素肌肉注射。
有条件者可居家自备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便于应急使用。
尽量避免花生及其制品,购买食物前,看成分表了解食物中是否含有花生。
对花生特别敏感者甚至在吸入花生粉末或飘散在空气中的花生蛋白而发生过敏反应,例如在用花生烹饪时,应尽量远离。
部分研究认为,在婴儿期小月龄阶段早期摄入花生可降低花生致敏风险,但目前何时摄入、摄入方式、摄入总量等尚无统一推荐方法。
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的免疫耐受疗法,如口服免疫疗法(OIT)、皮下免疫疗法(EPIT)、舌下含服免疫疗法(SLIT)等,或可增加部分过敏孩子对花生的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