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灭六国可调集百万大军,为何不到十几年只剩下乌合之众?

日知录吖 2024-10-10 14:03:17

话说当年,大秦帝国如日中天,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用了差不多十年时间,硬是把东方六国一个个给灭了。

那时候的秦国,真是威风凛凛,北筑长城,把匈奴赶得七百里开外;南边又取了百越之地,给大秦开疆拓土,真可谓所向披靡,无人能敌。

咱们得说,那时候的秦国,军队动员能力,那是杠杠的!

想当年,李信带着二十万大军在楚地吃了败仗,没多久,秦王嬴政又让王翦带着六十万大军再去干楚国。

想想这数字,六十万大军啊!这得是多大的魄力,多大的实力!

那时候的秦国,军队人数,保守估计也得有个百万之众。可这才过了十几年,到了秦末农民起义那会儿,对手都杀到函谷关外了,秦朝愣是拿不出一支可以抵抗的力量!

这事儿,真让人琢磨不透,咋就突然不行了呢?

咱们先说说秦朝那时候可调用的军队吧。

首先得提的是章邯那二十万刑徒军,这些原本是在骊山修皇陵的民夫,临时被抓起来打仗。

其次是王离那二十万驻守长城的军队,那可是跟匈奴硬碰硬的精锐。

再一个就是函谷关内的十万守军,守着秦国的大本营。可就算把这些都算上,秦朝调动的正规军也不过才三十万!

那剩下的七十多万大军呢?他们咋就不回来救驾呢?

这事儿,咱得从头捋捋。秦朝那时候的军队构成啊,主要是灭六国后军队的分布。

比如说,蒙恬那三十万大军,就驻守在长城,天天跟匈奴较劲。这三十万大军,动不得,一动长城就空了,匈奴就得趁机南下。

再说说关东六国那边,秦国肯定也得留点人看着,但考虑到地域广阔,加上秦末农民起义军势如破竹,原关东六国的秦国驻军估计也不会太多,咱姑且算它十万吧。

函谷关以内,秦国大本营,那也得有十万人守着,毕竟民心还算稳定,再加上有函谷关这道天堑,守住应该不成问题。

这样一来,咱们就算算,一百万大军减去这三部分,还剩多少?五十万!对,就是五十万!那剩下的五十万大军呢?他们去哪儿了?咱接着分析。

秦国统一六国后啊,除了北边跟匈奴较劲,南边也没闲着,开疆拓土呢!这五十万大军啊,有很大的概率就是派到南边去了。

你想,南边那地方,山高水远,道路难行,得多少人啊才能守住那片地方,还得不断进攻,扩大地盘。

这样一来二去,这五十万大军就算是回援,也不可能全回来。再加上战争中的消耗,驻守的需要,能回来的,估计也没几个了。

可这事儿还没完呢!历史还给秦国开了个小玩笑。那五十万征南军的总指挥赵佗,他背叛了秦国!

在秦朝危难之际,他选择坐山观虎斗,根本没有率军回援!你想,五十万大军啊,要是回来,那农民起义军和旧六国贵族哪还有戏唱?

可赵佗就是不回来,秦朝就这么被晾在了那儿,孤军奋战,最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江山一点点被蚕食。

这事儿,说起来真是让人痛心疾首。想当年秦国那百万大军是何等的威风,可到了秦末农民起义那会儿,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国家一步步走向灭亡。

这其中,除了赵佗的背叛,还有别的原因。比如说,秦国那些老将,一个个都去世了,新来的将领呢,又缺乏经验,战斗力自然就下降了。

再加上二世皇帝登基以后,那简直是昏庸无能到了极点!把个国家搞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这样一来,秦朝军队的战斗力更是急速下降,哪里还能跟当年相比?

等到章邯的刑徒军和王离的长城驻军在巨鹿之战损失殆尽的时候啊,秦朝就已经彻底没有希望了。

那时候的秦朝,再也拿不出一支可以远征的力量了。秦朝的高层呢,也在内斗。赵高害死了秦二世,扶了个子婴上位。可子婴也不是个吃素的,他干掉了赵高。

可这时候,大势已去,秦朝已经无力回天了。最后,子婴只能向刘邦投降,至此,“强大”的秦朝宣告灭亡。

这事儿,真是让人感慨万千。想当年秦国那是何等的威风凛凛,可到了秦末农民起义那会儿啊,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国家一步步走向灭亡。

这其中,有赵佗的背叛、有秦国老将的去世、有二世的昏庸无能、有军队战斗力的下降……这么多的原因加在一起啊,就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想想这事儿,真是让人心里不是滋味。想当年秦国那是何等的强大啊,可就这么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啊,就变成了一个乌合之众。

0 阅读: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