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非遗:扭中浪浪里俏“东方芭蕾”踩在木棍上

云端漫步的猫 2024-06-08 16:00:17
来源:辽宁日报

上口子高跷入场时的“架象”造型。 于兴军 摄

辽南高跷中的老渔翁扮相借用了戏曲《打渔杀家》中的肖恩形象,“双式燕飞”是其常用的招牌动作。 制图 隋文锋

辽南地区河海相拥,东北地域特质与海洋文化气息在这里融汇,体现出东北人的豪放与浪漫。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上口子高跷、海城高跷、盖州高跷为代表的辽南流派高跷,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成长,形成了“扭、稳、浪、俏”的艺术特点,表演形式融歌唱、舞蹈、戏剧、杂技等为一炉,炽烈火爆,舒展活泼,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

喇叭一响 “浪跷人”出场

5月20日上午,第一届全国全民健身大赛会场上,一群身着艳丽戏服的艺人,脚踩1.2米的高跷,在高亢激越的唢呐和铿锵有力的鼓点声中欢腾跳跃,“架象”“三节楼”“向阳花”“大飞人”……一个个动作扣人心弦。这是盘锦上口子忠贤文化艺术团4月份以来参加的第三场大型演出活动。团员中大部分为农民,虽然正值农忙时节,但遇到这种演出机会,他们很兴奋,积极参加表演。

“都说‘喇叭一响,浑身发痒;锣鼓一敲,乐得蹦高’,我们就是这样。打小听着这种曲子长大,村里几乎家家都有人会踩高跷,就喜欢这个劲儿。”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上口子高跷第六代传承人、忠贤文化艺术团团长张中贤说。

盘锦市西安镇上口子村位于辽河入海口,空气中带着几分咸湿。早上4点多起床,5点钟在“老”演员郑春金家里汇合、化妆,6点钟登上大客车奔赴沈阳的表演场地。这样的节奏,对于艺术团成员们来说已是常态。肥沃辽阔的黑土地孕育了充满热烈、豪情的高跷文化,而不断旋转的车轮则把高跷艺术传播到远方。

在上口子村,高跷艺人习惯称自己为“踩跷的”“扭高跷的”“浪跷的”,过去称之为“唱秧歌的”“扭秧歌的”。他们把“办高跷秧歌”的带头人叫作“会首”,而且只有热爱高跷艺术、德高望重、仁义大度、讲信用的人才能成为“会首”。张中贤是有名的“会首”之一,他16岁开始跟本村高跷艺人杜显文学习踩跷,专攻“下装”。他不仅功夫扎实,更因为人厚道真诚,而被大伙信赖。“上口子高跷传承了300多年,不能折在我手里,再辛苦我也得把团办下去,把队伍带好。”张中贤说。

忠贤文化艺术团目前有成员50余人,最大的60岁,最小的14岁。他们身份各异,平时种地、养鱼虾、打工、读书,有活动时招之即来,演完即散。对于训练有素的“浪跷人”来说,踩高跷就像吃饭、喝水一样稀松平常,但他们心里明白,每一个踩在鼓点上的舞步,每一次的腾跃翻滚,都浸透着汗水和泪水。

今年正月,该团代表我省受邀参加在陕西榆林举办的全国秧歌展演,超凡技艺惊艳十里长街。在覆着薄雪的路面上踩着跷、干净利落连翻四个跟头的武生小演员王元龙、宁绍涵被全国网友关注,有人留言评价:“东北老铁真功夫!这膝盖难道是包了一层铁吗?”

作为前辈,堪称队伍里最棒“武行”的王世柏,也欣慰于这个非遗项目后继有人。“我最多能连翻8个跟头,还能反着翻。”小试身手之后喘着粗气,眼神中带着几许骄傲。44岁的他从16岁开始学踩跷,练就了绝活儿,是团里的主力,也是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记者看到他的头顶上有一小块秃发,王世柏急忙解释:“过去练翻跟头都是在石头地上,头顶经常磕出血,这块头皮磨得不长头发了。”

光鲜的背后是艰苦的训练和不懈的努力。坚守初心的“浪跷人”诠释了什么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辽南高跷同源 因港而兴

研究发现,上口子高跷、海城高跷、盖州高跷是辽南高跷秧歌流派上的三个分支,它们有共同的文化底蕴、相似的表演程式,很多行当角色、服装道具、曲牌曲调几乎一致。地域上的相邻筑就了相同的基因属性,各支队伍的成员有时也会携手组团表演。

被湿润海风、肥沃土壤滋养出来的这项民间艺术,质朴、鲜活、富有灵气。2006年,海城高跷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2008年,上口子高跷和盖州高跷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扩展项目名录。

高跷秧歌,即踩在跷上扭秧歌。跷是重要道具,由硬木(通常为水曲柳)制成。表演时,艺人脚踏于跷板上,用布带将小腿与跷棍、脚与踏板绑紧,达到人跷合一。“绑跷是童子功,得掌握好脚的重心、系带的松紧。”海城高跷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邢传佩如是说。不同于辽西高跷所用的“死跷”,辽南地区的高跷都是“活踏板”,板的长度也可以根据每个人脚的具体大小定制。记者在忠贤文化艺术团的库房里看到,上百副跷堆在一起,每副跷腿上都有使用者的名字。对于跷功了得的盖州高跷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王吉先来说,跷是他生活中离不开的伴侣。至今,王吉先的绝技“乌龙绞柱”“鲤鱼打挺”都是演出时的保留项目。

说起高跷,就不得不说其母体——秧歌。秧歌是在我国(主要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

沈阳音乐学院负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秧歌、高跷秧歌传承人研修培训”项目实施的孙铖彬告诉记者,在民间,对秧歌的称谓分为两种:踩跷表演的称为“高跷秧歌”,不踩跷表演的称为“地秧歌”。高跷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在辽宁地区有4个:盖州高跷、海城高跷、上口子高跷和辽西高跷。总体来说,辽南高跷秧歌属大鼓高跷,火爆热烈,节奏欢快,与辽南人豪爽泼辣的性格相符。在表现内容上多以爱情故事、劳动生活、神话传说以及历史故事等为题材,表现劳动人民热爱生活、向往美好、贬恶扬善的思想。

具体来说,盖州高跷融歌、舞、戏、杂耍于一体,具有扭、稳、浪、俏、哏、逗等艺术特点,活泼浪漫,炽烈豪放,乡土气息浓郁。海城高跷由音乐、舞蹈、杂技、戏曲等多种形式组成,构成以舞蹈为主体的综合性民间广场艺术,被称为“踩在木棍上的东方芭蕾”。上口子高跷动作灵活,技艺精湛,对高跷中的“扭、浪、逗、相”进行了有机结合,并在前大场添加了一些复杂的造型动作,有“辽南一枝花”之美誉。辽西高跷秧歌的特点则是跷高,最低90厘米,依次升高,最高可达240厘米,演员需坐在房檐上绑跷腿。因跷高且富弹性,舞者为保持全身平衡,双臂必须上下不停摆动,由此构成辽西高跷“大大舞”的基本动律。

各位传承人均认同,辽南高跷基本都以头跷(武丑)、二跷(武旦)、渔翁(老生)、老(丑婆)等“四梁四柱”为核心,人物扮相上划分为生、旦、丑等类型。女角称为上装,男角称为下装,上装的跷腿略高于下装。人物脸谱基本借鉴戏曲的图案样式,以夸张的手法勾画,塑造出戏谑的人物形象。服饰色彩艳丽,大红配大绿。各行当分工明确,有各自的功能和定位,表演中互相穿插映衬,使整场演出流畅、完美。以唢呐、大鼓、大钹、小钹等乐器伴奏,振奋人心。绝活儿表演是各高跷队的招牌,经过几代艺人的不断努力,目前已研发了20多项绝活儿,大部分融进了杂技表演的成分,动作难度大,表演惊险刺激,令人叹为观止。

辽南秧歌已有300多年的传承历史,大致在清朝中期前,冀、鲁、豫等地方戏曲传入辽南地区,使当地的高跷秧歌艺术趋于成熟。康熙年间,艺人兰小二出山海关,来到辽河口上口子村,拉起了“兰家班”,上口子高跷会正式成立。兰小二把当地百姓耳熟能详的小戏融入高跷表演中,让人耳目一新。

海城高跷秧歌发源于历史上重要的商埠大港和文化名镇——牛庄。早期海城高跷的人物脸谱、装束多是渔、樵、耕、读及“拉花”等,动作也比较简单,多是在跷上舞耍刀、枪、棍、棒。

盖州高跷是在古代踏跷的基础上,吸取清初地秧歌、戏曲等艺术精华逐渐发展而成,其雏形最早可追溯到顺治、康熙年间。

守住根与魂 “娃娃跷”扭起来

如今,辽南高跷早已蝶变成一种可以直抒胸臆、痛快淋漓地宣泄欢乐的艺术、一种因群众喜闻乐见而长盛不衰并不断赋予新意的表演,给人强烈的精神震撼和丰富的文化滋养。

“高跷的行当、人物、动作里面保存着很多传统文化基因,是古人传下来的宝贵财富。海城高跷与传统戏曲相融合,一场演出就是一出戏。”邢传佩指着一段《八仙过海》的表演视频说,“你看,这是经典的老渔翁扮相,他戴着髯口,左脚着地、右脚向后抬起,身体前倾,双臂像燕子翅膀一样展开,这是燕飞。高跷表演可谓好戏连台,比如在《徐策跑城》这出戏里,老生除了跑,可以使出各种绝招,包括轻燕凫水、喜鹊登枝,这就是跷和戏的结合。”

简单的生活居室里摆满了各种演出道具、服饰,其中不少是邢传佩自己制作的。拿起绑着蝴蝶的细杆,他向慕名而来的参观者演示起来,“这是海城高跷小戏《捕蝴蝶》里用的,我要求演员必须拿杆横着抖,这样才有灵动、俏皮的感觉。”生活如戏,人在戏中,在他传神的表演中,在场的人对源远流长的传统民间艺术有了更真实、更生动的认识。

获全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参加过奥运会、全运会等重大活动开幕式暖场表演……以海城高跷、上口子高跷等为代表的辽南高跷频频亮相惊艳世人。新一代传承人不断地为它注入新的内容。如今,我们不仅能在文化活动、庙会市集上看到高跷表演,还能在海城、盘锦的中小学校园中一睹“娃娃跷”的风采。

邢传佩、杨敏夫妇和海城市西关小学,忠贤文化艺术团和大洼区西安学校小学部,都联手结对开展非遗进校园特色社团活动。这两支平均年龄不到10岁、规模各40余人的少儿高跷队,在相关部门的扶持下,在十余位国家、省、市级传承人的保驾护航下,迅速成长壮大。

进入6月,烈日炎炎,西安学校偌大的操场上,传来整齐的口号声,一队孩子踩着高跷、甩开手绢,起劲儿地扭动腰身。每个人的脸蛋都晒得黑红,但那份自豪和笑意却掩饰不住。校长付春光表示:“传承,意味着从娃娃抓起。开展非遗教育,就是让积淀深厚的上口子高跷展示持久魅力,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上口子村设有全国唯一的村级高跷博物馆。这座在高跷秧歌发源地建设的博物馆内,陈列着不同时期跷腿、腰带、服装、头饰、器乐等老物件。墙上悬挂着上口子高跷秧歌发展历程展板。忠贤文化艺术团领队、西安镇文化站原站长唐恒全程参与了该馆的筹备、建设,作为一直为上口子高跷发展鼓与呼的老站长,他常说的一句话是:“800户3000口人的小村庄里,走出一支国家级非遗队伍不容易,这块黑土地上有我们毕生守护的根。”

采访中,记者惊奇地发现,多位传承人的手机彩铃播放的是对各自的非遗项目和高跷队的简介,利用一切时机去推介本地高跷,已然成为他们的行动自觉。正如他们所说的——在文化自信日益强大的背景下,守住根系,内心才会更有力量。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盘锦市文化馆提供)



0 阅读:0

云端漫步的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