噱头还是实力,5G-A“谁”买账?

锵锵通信 2024-06-14 14:39:59

今年,5G-A正式迎来商用元年。不少人存在这样的疑惑,5G已经够用了,为何要发展5G-A?会不会造成浪费?事实上,5G-A的推出,是对5G商业模式的完善和升级,将进一步提升5G的应用场景和市场潜力。

5G-A 开启“5G下半场”机遇之门

自2019年6月6日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以来,中国5G在标准制定、网络建设、技术研发、产业发展、融合应用等方面实现全球引领。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全球占比达42%,5G应用已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74个。据测算,5G商用5年来,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约5.6万亿元,间接带动总产出约14万亿元,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尽管过去5年5G硕果累累,但未来5年,如何挖掘5G更多的经济效益,依旧是产业界面临的挑战。相较于5G,5G-A具备更高速率、更大连接、更低时延等特点,通过引入通感一体、通算智一体、空天地一体等技术,扩展了5G能力的边界。

5G-A不但能满足大量在特定场景下对高质量移动网络的迫切需求,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上网体验;更能够拓宽5G的应用场景,加快5G在各行业的渗透,进一步发挥5G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从国际的视角来看,在5G阶段,我国坚持5G适度提前的原则,无论是基站数还是用户数,我国都是走在全球前列。

2024年是5G-A创新发展的关键一年,5G-A全球商用已拉开序幕并逐渐加速。截止到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30多个运营商宣布开启了5G-A的商用准备,超过15个运营商发布了5G-A商用计划。

我国运营商同样也在积极试点5G-A。今年3月,中国移动全球首发5G-A商用部署,公布首批100个5G-A网络商用城市名单,计划于年内扩展至全国超300个城市,建成最大规模的5G-A商用网络。

MWC2024期间,中国电信表示正持续加强5G-A新技术创新实践,牵头30余项3GPP国际标准,形成600余项专利,联合众多设备厂商持续创新试点,保障网络演进先进;中国联通宣布了5G-A六大创新成果,并在北京完成最大规模5G-A规模组网示范。

5G-A助力“低空经济”乘势高飞

当前,低空经济作为数字经济的新形态,不断催生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正在多行业开启“空中数智变革”;而以通感一体为代表的5G-A新一代通信技术,则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有效助推空域智能化、互联化、产业化发展。近日,在2024移动通信高质量发展论坛期间,中国移动联合众多合作伙伴共同发布十大低空网联应用场景,充分展示了5G-A与低空经济融合应用的新成果。

飞行监管

浙江移动支撑浙江省公安警务航空队打造警用无人机实战管控平台,在杭州奥体中心、国际博览城区域建设目前全国最大连片组网通感试验网,推进5G-A通感一体在低空安防领域的应用,针对典型塔站、高楼、道路、玻璃幕墙遮挡、水平部署五种复杂场景,助力公安开展无人机发现、身份识别、告警驱离等业务管理。该项目在全国率先完成组网连续轨迹跟踪,率先具备地面起飞、楼际线(20-100m)以下检测能力,后续还将引入AI感知基站,提升物体感知检测率,降低虚警率,为公安低空安防做出更大的贡献。

应急通信

在甘肃,中国移动研创空天地一体化公安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创新无人机搭载警用数字集群的高机动性公安应急通信保障手段,在断网断电断路极端环境下实现公安指挥对讲、音视频回传、侦查搜救,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公安应急通信体系。在临夏积石山6.2级地震救援中,该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得到实战检验,实现“第一时间”回传现场受灾情况、“第一时间”打通应急指挥通道、“第一时间”开展侦查搜救支撑,极大提升应急指挥效率和应急处突能力。

物流配送

中国移动联合产业伙伴,在浙江、上海两地率先落地5G-A通感一体128T商用基站应用于低空无人机海鲜运输线路。该线路基于300米低空全海域的5G完善覆盖,以及5G-A通感一体技术对无人机高度、位置、轨迹动态等精准数据的实时感知监测,让无人机跨海精确飞行百公里成为可能。通过该线路,海鲜在舟山海域捕获后,经无人机运输,1小时直达上海,2小时可上餐桌。

机场安防

在云南,中国移动携手保山机场开展低空实时感知与目标动态跟踪,基于中国移动5G-A通感一体网络能力,构建5G-A空地一体监测系统,自动识别和预警潜在的安全隐患,有效解决机场低空、跑道侵入防控等管理痛点问题,增强风险防控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实现从“人防”向“技防”的升级。

医疗急救

在河北,中国移动联合省三院开展无人机通感一体血液运输项目,完成河北省5G-A无人机紧急医疗物资运输首飞。路面交通的不确定性,在应用了低空无人机后不再是难题,无人机空中运输仅用5分钟即完成超4公里血液配送,极大提升了突发公共事件或重大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下医疗救治的效率。目前,通感算控一体化无人机低空血液配送已满足应急医疗救援“651”标准,即可抗6级大风,负载能力达5公斤,1小时变化不超过1度,确保血液制品、标本等医疗物资运输的品质安全。

空中交通

在广东,基于中国移动700MHz+2.6GHz+4.9GHz的低空5G网络及自研机载5G通信终端“哈勃一号”,联合峰飞航空科技完成“空中的士”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全球首条跨海跨城航线的公开演示飞行,将深圳蛇口邮轮母港到珠海九洲港码头原本3小时的地面车程缩短至20分钟,实现eVTOL技术、基础设施搭建、航线规划、空域协调到空中交通数字化监管等多方面实践验证。

农林植保

在山东,中国移动联合宁津县农业农村局通过5G-A通感一体无人机搭载近地遥感相机,对土壤、环境和作物长势等信息进行采集分析,与卫星远程遥感融合,为各类农业作业计划、农用品投放、气象灾情评估、作物产量预估等提供辅助决策。产前,通过遥感监测,为土壤地力、肥力做全面体检;产中,通过遥感监测作物叶面和植株特征,分析苗情等级、作物面积、病虫害程度,进行产量预估并辅助自然灾害的灾后定损;产后,通过无人机巡检,及时掌握整体收割进度,集中调配农机、抢抓抢收,避免恶劣天气造成的减产减收。

消防救援

在重庆,中国移动联合重庆市林业局,基于中移凌云5G网联无人机管理运营平台,打造森林防火无人机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各作业无人机视频、飞行轨迹、状态数据,并自动识别火情、实时上报预警。此前,中国移动曾支撑重庆市北碚区政府,组建包括应急通信无人机、灭火无人机、物资投送无人机、火情侦察无人机等在内的“空中救援队”,驰援北碚扑灭山火。

巡查巡检

在河北白洋淀,中国移动完成5G-A通感一体鸟类保护及应急场景试点,这是全国首例5G-A生态保护场景创新实践。基于5G-A通感一体能力及中国移动自研“中移凌云”平台,实现对低空无人机、飞鸟和船只的轨迹、速度、经纬度等数据的精确感知和可视化监控,同时,结合大模型技术,实现轨迹预测、行为预测以及航线偏离预警等,为白洋淀无人机组大范围、高机动常态化巡逻提供有效支撑。

旅游观光

江苏移动与江苏省数字文化和智慧旅游发展中心联合打造5G低空无人机智慧文旅观光项目,接入全省20多地旅游景区,通过5G网联无人机搭载5G高清视频回传,展现各旅游景区的“打卡”景点实况,支持实时、多角度查看,开创“低空旅游”新模式,参观体验更胜现场游览,实现“足不出户,揽遍美丽江苏”。该项目依托中移凌云飞控平台,结合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超视距飞行航线规划,后续还将与AR/VR等技术融合,进一步提升线上旅游体验,同时积极探索低空观光旅游航线,助力旅游模式焕新升级。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作为数字经济新引擎,5G-A为低空经济等更多垂直行业带来了新的可能,同时,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也将孕育出更多新业态、新模式。对于运营商而言,还需加快脚步探索5G-A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进一步满足全社会对高品质5G-A网络的迫切需求,助力数字经济全面发展。

1 阅读:33

锵锵通信

简介:做最新行业发展时评、立足品牌视点微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