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时的草地危机四伏,现如今变成什么样了?大为改观

爱吃凉历史 2024-11-07 04:29:13

1935年,红军踏上了穿越松潘草地的征途,这片漫无边际的草地,充满了深不见底的泥潭和无路可循的沼泽。那时,每一步都可能是生与死的考验。前方探路的士兵小心翼翼,用长棍试探着前进,一脚踏错就可能深陷泥沼,再也爬不出来。草地上的恶劣气候更是无情,骤然降下的大雨让草地变得更加湿滑,每一个行军的战士都需要时刻警惕脚下。食物短缺更是让这片草地成了令人绝望的生存挑战。红军士兵靠吃草根、啃树皮,甚至煮皮带和皮鞋来维持体力,才能一步步艰难挺过这片“死亡之地”。

几十年过去了,草地上的水草还在,松潘草地却已不再是当年那个险象环生的绝地。这片草地究竟经历了什么,才会从生死之地转变成如今的绿洲?

穿越草地的筹粮策略

1935年8月,随着红四方面军的指挥部带领右路军进入草地,整个红军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草地行军。右翼队伍由徐向前和陈昌浩率领,包括红30军和红4军,而红3军团由彭德怀率领,担任殿后,负责掩护整个队伍的安全。面对即将到来的草地挑战,红军对粮食进行了最大限度的筹措,然而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资源极其有限,粮食的供应依然不足。为了确保全军能够勉强维持生计,红军将从沿途收集到的青稞脱壳搓成小麦粒状,再碾成面粉。紧接着,士兵们将这些面粉在锅里反复翻炒,最终制成了干粮炒面,成为接下来行军中唯一能够依靠的食物。

尽管经过了最大努力,筹集到的粮食仍远远不足。每个士兵所携带的干粮炒面数量有限,最多的士兵仅能带上8到10斤,大多数人只能带5到6斤,而装备较多的士兵甚至只有3到4斤。为了应对草地的艰难行军,士兵们被告知在整个路途中必须节省粮食。然而草地行军消耗巨大,仅靠这些有限的粮食,难以应对即将面临的长途跋涉。

茫茫的松潘草地广袤无垠,望不到边,满是湿漉漉的水草、沼泽和泥潭。红军士兵和马匹在这种环境中行军,几乎找不到任何可行的道路。没有一条明确的路径,士兵们只能依靠草甸,一步一步地踩稳走过去。有时,前方泥泞难行,他们就得从一个草甸跳到另一个草甸,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泥潭。许多人手持探路棍,走一步试一步,时刻探测着泥地的深浅,几个人相互搀扶、彼此支撑着前行,日复一日。长时间的这种步行方式让人疲惫不堪,到一天的终点,几乎每个士兵都筋疲力尽。

草地行军的严峻挑战

在这片险恶的草地上,红军的士兵们行军中尤其惧怕三种情况。首先,最害怕的是不小心踩错草甸,掉进泥沼。许多泥沼深不可测,草甸表面看似坚固,实际下一步便可能是深不见底的泥潭。一旦陷进去,污泥会不断吞噬往下陷的人,即使拼命挣扎也难以自救,旁人也常常来不及施以援手。

其次,最怕的就是下雨。草地本就泥泞难行,雨水一落,地面变得更加柔软滑溜。每当雨季降临,士兵们不得不加倍小心,但即便如此,仍有不少人脚下一滑,摔倒后直接跌入泥潭。很多人摔倒时甚至无法及时挣脱泥泞,需要同伴紧急施救。

第三怕是遇到宽阔的河流。草地中流淌着大大小小的河流,有些河道水浅,还勉强可以趟过去;但更多的河流水深且湍急,尤其是雨天,河水猛涨,河道的泥沙被冲得更为松软。水流激荡,士兵们在涉水时必须小心翼翼,一旦被水流冲倒或踩进泥底的陷阱,很可能随水漂走,几无自救的可能。

极端环境下的求生方式

在食物极度短缺的情况下,红军的补给早已见底,士兵们为了维持生存,不得不依靠草地上自然生长的野菜、草根、甚至树皮来充饥。然而,这些自然资源并非都安全。士兵们尝试采集各种各样的植物,但并不是每一种野菜或野草都可以食用,有些野菜带有毒性。士兵们在食用时格外小心,但总有些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误食,导致严重的身体反应,轻则呕吐泻肚,重则中毒。

在这样的艰难时刻,有些红军士兵会用手中的刺刀割下一些树皮,用水煮软,再强行咀嚼吞咽。树皮的味道极其苦涩,但在饥饿面前,这已经是不得不接受的选择。草地上的树木并不多见,所以每当队伍经过一棵树时,便会有几名士兵迅速上前,剥下可食用的部分,分发给队伍中体力较弱的士兵以缓解饥饿。

当树皮、野菜都难以为继时,士兵们甚至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随身物品。皮带、皮鞋和马鞍,这些平时用于穿戴或辅助行军的物件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皮革制品通常硬如铁板,不易消化,士兵们想尽办法将这些物品煮软。他们生起小火,将皮带或皮鞋切成小块,放入水中反复煮,煮得稍微变软,便勉强吞咽下去。

马鞍尤为特殊,由于其体积较大且结构复杂,士兵们往往会把马鞍拆开,将皮革部分剥离后切成小块,再进行烹煮。这样的“食物”不仅难以下咽,还几乎没有营养,但在极端的生存环境中,任何可以填饱肚子的东西都显得弥足珍贵。

当红军的行军路线经过一些相对湿润的地区时,士兵们会尝试寻找可以食用的野生植物根茎,虽然稀少,却依然成为了他们坚持下去的希望。有些士兵会翻动地面,寻找可以食用的根茎类植物。这些根茎被挖出来后,简单冲洗,分给每个队员,生嚼或者用火煮熟,再吃下肚。这些野外找到的根茎虽然口感粗糙,但在艰难的时刻,为队伍提供了些许支持。

过草地的行动给红军带来了极为惨重的伤亡。据统计,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进入草地时约有近2万人,而最终走出草地后仅剩1.3万人。几乎半年后的1936年7月,红二方面军也踏上了同样的征途。入草地之前,他们的总人数约为1.6万人,历经艰苦跋涉,走出草地时只剩下1.3万人。经过这两次行动,红军总共损失了9000多人。

草地的转变与现代治理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着手对松潘草地的科学治理,这片曾经被红军称为“死亡之地”的广袤草地,开始迎来了新一轮的生机。治理之初条件艰苦,四川省政府组织人力,进行了大规模的人工改造,首先是挖渠排水,缓解草地上过多的水分积聚。工人们没有现代化设备,最初只能用铁锹和锄头一点点挖掘,在草地上开出排水渠。许多人齐心协力,挖出一道道沟渠,将多余的水引导出草地,慢慢降低了湿地的含水量。

工人们日复一日地在湿地上劳作,排水的工作尤为艰苦。有时候他们刚刚挖好的排水渠,因为水量太大或下大雨又被淤积堵塞,工人们不得不反复清理和疏通。遇到较大的泥潭或沼泽地,他们还需要利用竹筒或其他工具来加固排水通道,防止重新积水。在这些人力投入之下,水草逐渐减少,地面开始干燥变硬,部分草地不再像以前那样泥泞难行。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国家逐渐引入了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挖掘机、抽水机等设备的引入大大提高了排水的效率,使得治理工作进展明显加快。机械设备的轰鸣声回荡在草地上,工人们分工合作,一部分人操作机器挖渠,另一部分人负责在后方填埋和整理。这些机械化操作显著地减少了人工劳动的强度,草地中的多余水分得到了更为彻底的排出,地表变得越来越坚实,逐渐达到了可以种植和放牧的条件。

排水之后便是土壤改良的工作。由于草地土壤长期受水浸泡,土质板结,缺乏肥力,不适合植物生长。工人们开始循环种植一些耐贫瘠的植物,比如牧草或苜蓿,用这些植物的根系逐渐改善土壤结构。这些植物根系发达,能够逐渐疏松土壤,同时防止水土流失。每一批植物种下去,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再翻耕,让土壤变得更加适合栽培和放牧。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这片草地逐渐改变了模样,湿地消失了,曾经危险的沼泽地成了平坦的牧场。许多地方草长得郁郁葱葱,牧草成片地生长,为牲畜提供了丰富的饲料。一些牧民开始在草地上放牧,牛羊成群地悠闲吃草,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

若尔盖大草原的恢复,使这里成为了中国三大湿地之一。它不再是那个让人望而却步的死亡之地,而是变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绿洲。湿地周边的动植物种类也随之增多,鸟类在这里栖息,野生动物在草原上奔跑,水中的鱼群自由游弋,形成了一个稳定而繁茂的生态系统。许多游客也慕名而来,欣赏这片壮丽的大草原,体验牧民生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参考资料:[1]裴周玉.翻越雪山过草地 长征路上创奇迹[J].党史文苑,1996,0(5):15-17

1 阅读:7

爱吃凉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