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以其辽阔的草原、连绵的沙漠和极端的气候条件而闻名。这里水资源的稀缺,沙尘暴的频繁侵袭,以及严酷的冬季寒冷,这些都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难题。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内蒙古却创造了一个令人瞩目的奇迹——一年粮食总产量高达791.6亿斤。
这一数字不仅令人惊叹,更引发了广泛的好奇:在如此不利的自然条件下,内蒙古是如何做到的呢?
——【·气候干旱,大沙漠·】——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中国北方内陆,地理环境极为恶劣,自然条件十分严峻。这里气候干旱,缺乏水源,加之地形以沙漠、戈壁为主,可谓是人迹罕至的绝佳人间场地。
气候干旱是内蒙古农业生产的最大天敌。这里终年日照充足,但降水稀少,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个别地区更是不到200毫米。而且降水分布极不均匀,绝大部分集中在夏季,冬春两季几乎全无降水。
干旱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水资源严重匮乏。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属于半干旱或干旱区,天然河流稀缺,地下水位极低。而且由于蒸发强烈,地表水分易于流失,根本无法形成天然湖泊或水库。缺水不仅影响了当地农牧业的发展,也严重影响着工业以及生活用水。
除了干旱缺水,内蒙古还以广阔的沙漠著称。绵延数千里的草原常年遭受风沙侵袭,逐渐成为荒凉贫瘠的戈壁和沙漠。不仅如此,沙尘暴更是成为了当地居民生活的大难题,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另外戈壁沙漠的形成,与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密切相关。内蒙古属于古老的太古陆台地,地势平坦开阔,缺乏高大山脉,难以形成径流。由于长期受板块运动影响,大部分地区被抬升成高原和高平原,进一步加剧了干旱化程度。
在干旱少雨的条件下,内蒙古极为贫瘠的土壤也成为农牧业发展的严重阻碍。这里的土地大多贫瘠缺钙、缺镁、富铝,且常年遭受风蚀水蚀,难以保存肥力。由于土壤盐渍化严重,盐碱地遍布各地,一旦遇到小雨天气,更容易导致“白碱熘”现象,危及农作物安全。
总的来说,气候干旱、水资源贫乏、土地沙漠化,这三大自然条件是制约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绊脚石”。
然而,正是在这片看似人迹罕至的“绝佳人间”上,内蒙古人民凭借智慧和勤劳,创造出了令人瞩目的丰收奇迹。
——【·一年盛产·】——
尽管内蒙古自然环境如此恶劣,但在当地人民的智慧经营和不懈努力下,内蒙古的粮食产量还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据统计,2022年,内蒙古全区粮食总产量高达2850万吨,比上年增长6.7%,再创历史新高!这个产量不仅大幅领先全国平均水平,更是位居全国前列。
2850万吨的粮食产量,足以满足全区3500多万人口的口粮需求,并有大量余粮外销他省市。粮食增产主要得益于内蒙古对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和单产水平的双提升。
其中,内蒙古2022年小麦种植面积达到667万公顷,较上年增加3.5%。虽然受旱情影响,个别地区减产,但由于大面积推广抗旱品种,小麦平均单产实现了较大增长,达到每公顷5083公斤,比上年增加3.8%。全区小麦总产量达到339万吨,同比增长7.6%。
玉米作为内蒙古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去年种植面积505万公顷,单产每公顷5761公斤,总产量达到291万吨,同比增长7.9%。其他粮食作物如大麦、高粱等,虽然种植面积不大,但单产普遍较高,为粮食总产量增长做出了一定贡献。
如此之高的粮食产量,实属不易。那么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科学选育适生品种,提高抗旱能力·】——
面对气候干旱的巨大挑战,内蒙古人民没有气馁,而是以智慧和勤劳战胜了大自然。他们通过科学选育,培育出一批具有极强抗旱性的农作物品种,从根本上提高了农作物的抗旱能力。
内蒙古农牧研究所历经几代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选育出了大量优良农作物新品种。其中,春小麦新品种“筋完节”、“内农22号”等,耐旱性明显优于国内外同类品种,即使在极端干旱年份,也能获得较好产量。
农牧民在种植时,会优先选择这些抗旱品种。这些品种不仅需水量少,而且发芽期短、抗倒伏能力强、籽粒饱满。在内蒙古这样干旱的环境下种植,获得的产量往往是常规品种的2-3倍。
——【·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
内蒙古不仅通过选育品种来提高抗旱能力,还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实现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内蒙古有着中国最大的天然草原——锡林郭勒草原,面积高达18万平方公里。这里每年盛产各种优质牧草,是天然理想的放牧场所。
除此之外,呼伦贝尔草原、阿拉善高原等也是驰名中外的天然草场,养育着数百万头牛羊。2022年,内蒙古就生产了77万吨牛肉、75万吨猪肉、108万吨羊肉和23万吨禽肉,以及近800万吨乳制品,其中伊利集团更是挺进了全球乳业五强。
在土地和水资源较为匮乏的地区,内蒙古发展以畜牧业为主,适当发展农业。畜牧业不仅占用水资源少,而且可将畜牧业废弃物制成有机肥,提高土地肥力。相比之下,农业对水土资源要求较高,还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在土地和水资源较为富足的地区,内蒙古大力发展农业。同时,他们坚持“以牧顺农、以农助牧”的方针,做到农牧互补、循环发展。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而且最大程度地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水资源短缺是影响内蒙古农业生产的最大瓶颈,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内蒙古广泛推广了多种节水灌溉技术。
其中,喷灌技术是内蒙古最为普及的一种节水灌溉技术。由于采用喷头均匀喷洒,水资源可以比传统的渠灌和漫灌节约30%左右。目前,内蒙古大面积推广使用了低压滴灌、微喷灌等先进的喷灌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除了推广喷灌技术,内蒙古还大力发展膜下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这种技术可将单位面积农作物耗水量减少40%以上,每年可节约数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同时,膜下滴灌还可避免水分直接蒸发,减少盐分积累,有利于改良盐碱地。
——【·构筑绿洲生态体系·】——
为了保护好宝贵的水资源,内蒙古不仅广泛应用节水灌溉技术,还大力构筑绿洲生态体系,从系统层面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内蒙古大面积营造了天然植被和经济林草,形成了多个分布于河流两岸及盆地边缘的绿洲。这些绿洲如同绿色长城,拦阻了来自沙漠和戈壁的风沙,减缓了干旱化的进程。
与此同时,内蒙古还加大了人工造林绿化力度。近年来,他们在农田周围、村庄四旁大规模营造防护林带,构筑立体绿色环境,从根本上减少了水资源的无谓流失。这些人工林不仅能遮阳避旱、固沙防风,还能引水下渗、涵养水源,为农田持续供给水分。
——【·全面实施旱作农业·】——
内蒙古不仅在节水抗旱技术上精耕细作,在耕作制度上也进行了大胆创新,全面实施旱作农业,确保农作物长期稳产高产。
所谓旱作农业,就是在不灌溉的条件下进行农作物栽培的耕作方式。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自然降水,不仅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能够很好地保持农田生态平衡。
旱作制度下,内蒙古根据气候特点,合理调整了作物的种植制度和时间安排。他们选择在春夏雨季播种,利用该时段的集中降水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而到了干旱的秋冬季节,则将农田休耕。这种作物轮作和季节安排,既避免了水分的无谓流失,又最大限度利用了自然降水。
与此同时,内蒙古还开展深松整地、增施机耕深度等措施,扩大农田蓄水保墒能力,有效提高土壤蓄水量和水分利用率。通过深松整地,农作物根系可延伸至地下较深处,充分吸收深层储水。这种立体利用的方式,也大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抗旱能力。
实施旱作农业制度后,内蒙古的农业生产获得了长足发展。尽管当地降水量较少,但借助当地的先进抗旱技术和科学的农艺模式,内蒙古粮食平均单产已连续多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内蒙古将成为中国粮仓的基石·】——
内蒙古粮食产量的持续增长,离不开自身的勤劳与智慧,更离不开国家的战略部署。未来,内蒙古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夯实作为塞北新粮仓的地位。
内蒙古将继续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大科技投入。通过发展节水高效农业、遏制地下水位下降、加快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等手段,内蒙古将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随着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和其他一批重大水利工程的陆续开工,内蒙古的水资源形势必将得到根本改善。届时,内蒙古将摆脱水资源制约,粮食产能得到进一步释放。
此外,内蒙古还将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一方面,当地将秉承“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理念,持续做好主粮生产;另一方面,还将发展葡萄酒、果蔬等经济作物,拓展绿色优质农产品产业,为农民增收。
可以预见,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统筹部署下,内蒙古必将与东北、新疆等地区一起,构筑起国家粮食生产的坚实基石。那时,书写在黑土地上的希望,必将真正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