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曾经说过,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另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很多人都没听说过红旗渠,红旗渠位于河南林州,因为当地极度缺水,才费尽千辛万苦完成了这项工程。
本来这是一件造福百姓的好事,却遭到了当地村民的强烈反对,不断向有关部门反映应该拆除红旗渠!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红旗渠的建设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
(希望各位观众老爷理解,作者每天起早贪黑写文,收益只有几十块,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锁,就是能为了多几块收益,还请各位看官高抬贵手点一下广告解锁,万分感谢!)
河南林县:极度缺水河南林县位于太行山区,自古就是个干旱缺水的地方。全县 500 多个行政村中,就有 307 个村人畜饮水困难。
困难到什么程度呢?
毫不夸张地说,在那个年代,林县人很少洗脸和洗衣服。
盆水往往是老人洗了孩子洗,男人洗了女人洗,洗来洗去还舍不得倒掉,要放到一边澄清,留着下次再用。
大多数人只有在过年过节、走亲串友时才洗手、洗脸,换上件干净的衣服。
缺水不仅影响日常生活,更是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
由于缺水灌溉,农业基本上靠天吃饭。大旱绝收,小旱薄收,正常年景小麦亩产不超过 35 公斤,秋粮亩产不超过 100 公斤。
当地有句俗语:"汗水浇土风洗面,茅草刷锅泪洗碗。"
林县人民深陷贫困的泥潭,看不到希望。
直到一个人的到来,才改变了这里的困境。
1954 年,一位名叫杨贵的年轻干部来到林县,担任县委书记。
他曾两度带领工作组到林县帮助抗旱,对这里的缺水状况有着深刻认识。
上任后,杨贵多次深入基层调研,他越发认识到,缺水是导致林县贫困的主要原因。
为了解决缺水问题,杨贵带领林县人民修建了几十座中小型水库。然而,在 1959 年的大旱中,这些水库未能发挥作用。
人们这才意识到:在天上无水蓄、地下无水汲的情况下,唯一的出路只有引外来之水入林县。
就在这时,一个惊人的发现给了大家希望。林县政府派出的调查组在山西省平顺县境内发现了浊漳河。
这条河最大流量为每秒 7000 立方米,一般流量每秒 30 立方米,最小流量为每秒 13.02 立方米。
即使在中等旱年枯水期,其流量也能达到每秒八九立方米,是个理想的水源。
如果能把浊漳河水引到林州,缺水局面将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这个想法,成为了改变林县命运的关键。
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1960 年 2 月 11 日,在河南省与山西省协调好引水问题后,杨贵带领林县干部群众正式开工修建红旗渠。
然而,这个决定背后,是杨贵承受的巨大压力和责任。
作为主要决策者,杨贵深知劈山修渠的艰巨和复杂。
面对各种质疑和困难,他抱定一个决心:在林县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就要首先做好"水"字这篇大文章,打一场彻底摆脱缺水、逃水荒、不能生存的翻身仗。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为了林县人民的根本利益,红旗渠决不能半途而废!
然而,现实的困难远比想象中更加严峻。
缺乏资金、缺乏物资,甚至连最基本的工具都很匮乏。
在国家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杨贵号召自力更生。
据统计,工程总投资 6868.64 万元,其中林县人民自筹 5839.66 万元,占总投资的 85.06%。
面对艰苦的条件,林县人民发挥无穷的智慧。
抬杠坏了改为洋镐把,洋镐把坏了改为锤把,锤把坏了改为镢寨,镢寨磨得不能用了,也要当柴烧石灰。
群众还发明了空中运输线、土罐车、土吊车、土铁轨,创造了明窑烧石灰、自制炸药、大炮爆破等施工方法。
施工条件之艰苦,令人难以想象。
在悬崖边、石洞里和山缝中,工人们用石块简单垒一下,拿绳子在外面一拦,把铺盖卷放进去就成了临时的家。
为了防止睡觉时滚落山崖,大家睡觉时都脚冲外、头朝里。
可以说,林县人在哪里施工,家就安在哪里。
修建过程中,困难接踵而至。
1961 年,国家陷入极度困难时期,人民饥饿,物资紧张。有人提议停工,但杨贵坚持己见。
他在县委书记会议上做好了被撤职的思想准备,反映林县的实际情况:当年干旱缺水,16 万人翻山越岭取水吃;大部分建渠民工已经下山,只留少部分人在凿青年洞,尽快建渠引水,也是为干渴的林县群众着想。
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林县人民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大无畏气概和愚公移山的强大精神力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削平 1250 座山头,架设 157 座渡槽,打通 211 个隧道,修建了 1500 公里的"人工天河"。
一条生命线的诞生经过 10 年艰苦卓绝的奋斗,1969 年 7 月 6 日,红旗渠工程全部建成通水。
这一天,10 多万人聚集在干渠边,喜极而泣,边哭边喊"毛主席万岁"。
红旗渠工程规模宏大,堪称人间奇迹。
它包括干渠、分干渠 10 条,总长 304.1 公里;支渠 51 条,总长 524.1 公里;斗渠 290 条,总长 697.3 公里;农渠 4281 条,总长 2488 公里。
工程还削平山头 1250 座,沿渠兴建了"长藤结果"式的小型一、二类水库 48 座,塘堰 346 座,水利库容 2381 万立方米。
修建提灌站 45 座,并利用居高临下的自然落差,兴建小型水电站 45 座。
红旗渠的建成,彻底改变了林县的面貌。
54 万亩耕地得到灌溉,56 万人口及牲畜的饮水困难得到解决,粮食亩产提高到 460 公斤。
这条"人工天河"不仅解决了林县的缺水问题,更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红旗渠的意义,远不止于解决了一方水土的问题。它更铸就了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党和人民的榜样。
红旗渠引发的争议不过红旗渠的修建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除了自然环境的艰险和物资的匮乏,施工本身也给当地村民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爆破是修建红旗渠的主要施工方法之一。
为了劈开坚硬的山体,开凿隧道,工人们不得不频繁使用炸药。
每一次爆破,都如同一声惊雷在山间炸响,震耳欲聋。这对附近村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
村民们回忆说:"那时候,几乎每天都能听到'轰隆隆'的爆炸声。刚开始大家都吓得不行,孩子们哭闹,大人们也心惊胆战。晚上睡觉都睡不安稳,生怕哪天山就塌了。"
不仅如此,持续的爆破还导致一些村民的房屋出现了裂缝。有的房子墙壁上裂开了蜘蛛网般的纹路,有的屋顶瓦片松动掉落。
虽然这些损害大多不严重,但也给村民们的生活带来了困扰和担忧。
牲畜也深受其害。牛、羊、鸡鸭等家禽家畜被爆炸声惊吓,常常受惊逃窜。
有村民说:"我家的老母鸡被吓得好几天不下蛋,奶牛的产奶量也明显减少了。"
这无疑给本就不富裕的农村家庭带来了额外的经济损失。
面对这些问题,工程指挥部并非置之不理。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轻对村民的影响。
比如,尽量避免在夜间进行爆破作业,提前通知村民爆破时间,帮助修缮受损房屋等。
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要完全避免这些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
值得赞扬的是,尽管面临这些困扰,绝大多数村民仍然理解并支持红旗渠的修建。
他们深知,暂时的不便换来的将是长久的利益。正是这种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精神,成为了红旗渠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太行山间的"人工天河"杨贵晚年感叹,红旗渠建设中有经济上的困难,有精神上的压力,风风雨雨,几经周折:"要干好一件事,应该无私无畏,忍辱负重,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盯住目标,锲而不舍,如果碰到风险遇到艰难就退缩,再好的事情也办不成。"
这种精神,正是红旗渠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
如今,已升级为林州市的林县,经济稳定在河南省前十的位置。
2018 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为 590.9 亿元,是修渠时的 8400 多倍。
2018 年 12 月,林州入选全国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100 强。这些成就的背后,无不闪耀着红旗渠精神的光芒。
50 多年过去了,红旗渠依然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不仅是太行山深处的一段记忆,更是为改变命运而不屈抗争的精神象征。
红旗渠,这条蜿蜒在太行山间的"人工天河",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艰辛与辉煌。它不仅改变了一方水土,更铸就了一种永不褪色的精神。
当我们回首那段历史,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坚硬的石头、汗水和泪水,更是一种永不言弃的信念,一种为了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决心。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依然需要这种精神。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要像当年修建红旗渠的先辈们一样,保持那份执着和勇气,用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信息来源:
映象网——《杨贵》
中国军网——《杨贵:“人工天河”红旗渠的总设计师》
澎湃新闻——《10万河南人,修渠引水干成“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
京报网——《这条"人工天河",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新中国奇迹"!》
京报网——《奇迹!一条修建在悬崖绝壁上的“人工天河”》
荆楚网——《引丹渠:襄阳的“红旗渠”》
毛主席时代创造了无数人间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