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春风一杯酒
首图|缅甸北部地图示意
“在缅北的众多独立武装中,佤邦和果敢是发展最好的两个。这两个地区传统上是属于中国,佤邦的佤族人,和云南的佤族是同宗同源,果敢当地的人口构成很多都是华人和华人后裔,在文化渊源和历史归属上,两地都更倾向于北方邻居,其在经济、文化、制度很多方面直接照抄北方邻居。”
1950年,随着云南的解放,国民党第8军237师709团残部在团长李国辉的带领下从云南西盟佤山逃亡到了缅甸北部,在小孟棒与国民党26军278团谭忠残部聚集在一起,随着各路残兵游勇的加入,逐渐汇集到3000多人,组成了所谓的“云南救国军”,由李国辉任总指挥,谭忠任副总指挥,在缅甸北部苟延残喘,妄图等待蒋介石的“反攻大陆”。
面对这些不速之客,缅甸国防军多次驱离无果后,调动15000人,在飞机和大炮的协助下,试图消灭这股残军。这股国民党残军在大陆面对解放军一路溃逃,但面对战斗力低下的缅甸军队却神勇异常, 残军虽然缺弹少药,却凭借着多年的战斗经验和求生的本能,将前来围剿的缅甸国防军打的丢盔弃甲,缅甸国防军战死1500人,伤兵3000余人,还被残军俘虏了几百人,大炮也被残军缴获。
无力再战的缅甸国防军,只好主动找残军谈判,表示只要释放缅军被俘人员,离开大其力和公路沿线,缅甸方面愿意允许残军在小孟棒、孟撤、孟果一带暂时居住,于是李国辉率领的这股残军就此在缅甸北部驻扎下来。这股残军一边与当地山民通婚融入其中,又武装贩毒聚集资金,同时开办各种军事培训班积累力量,一度成为缅甸北部的实际统治者。缅甸政府几次出动军队围剿都无功而返,甚至损兵折将。
萎缩在台湾的蒋介石了解到在缅甸还有这样一支战斗力强悍的孤军,立即派人联系,补充武器弹药,将那个从淮海战场侥幸脱逃的李弥派过去,整个残军扩军到3个军,总兵力达到3.5万人,还专门在孟撤修建了军用机场用于弹药物资补给,试图依靠这支残军重返大陆。
壮大后的这支国民党残军,不仅将将缅甸军队打的丢盔弃甲,整个控制区域已经从缅甸边境区域扩张到缅甸中部,俨然要鸠占鹊巢,同时这支残军还不断越过边境线骚扰我国的云南边境,靠着偷袭一度成功攻陷靠近云南边境的县城。
一支原本被打的抱头鼠窜的残军、孤军居然在缅甸建立武装、割据一方,一时成为了国民党大力宣传的典型,当时这支残军的领导已经换成了李弥,面对记者的提问,问他是否能当云南王时,李弥狂妄的答道:云南王当不上,当个缅甸王应该还可以的!
面对国民党残军的占地为王,此时的缅甸政府面对残军打不过,赶不走,一肚子窝囊气,跑到联合国去哭诉,投诉国民党非法派兵侵占其国土,迫于国际压力,台湾当局撤走了一批老弱病残的士兵,剩下的军队却依然占据着缅甸北部。
无计可施的缅甸政府最终向刚成立的新中国求助,请求派兵帮助缅方清剿这股残军。
这股残军在缅甸站稳脚跟后,并没有消停,反而不断越境骚扰云南边境县城。1960年,解放军应缅甸政府请求,大军出境清剿了这股残军,1961年,解放军再次应邀出境围剿剩余的国民党残军,自此这股残军就被解放军给打散了,剩下的要么撤往台湾,要么去往泰国,还有一部分在当地落地生根,逐渐融入当地。
这批国民党残军如果不去招惹人民解放军,在二战刚结束不久的那个时间段,在缅甸北部那个乱局中,其实是有很大可能形成事实上的国中之国。
国民党残军被打散之后,缅甸政府依然无法实际掌控缅甸北部地区。在上世纪60年代,美苏争霸,东风压倒西风,共产主义红色革命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1968年,缅甸共产党乘着共产主义革命的东风,作为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了来自北方大国大力支持,从人员培训到武器装备都得到了充分的保障,有了信仰加持的缅共武装,一度控制了从缅甸老挝边境到缅甸泰国边境,靠近中国边境一条东西走向的约1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已经实际控制了近六分之一的缅甸国土,控制人口超过200万,拥有武装部队3万人,这时的缅共不仅事实上再缅甸北部形成了国中之国,甚至有可能在缅甸建立一个完整的红色政权。
但是缅共过分专注于军事斗争,对于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没有同步进行,过分依赖外援,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失去了来自外部的援助后,缅共武装最终走向分裂,缅共领导人在中国终老,其下辖武装佤族鲍有祥、赵日来,果敢的彭家声、掸邦林明贤、克钦邦丁英等都趁机拉起武装,自立一方。此时的缅甸北部进入了群雄乱战的时代。
国民党残军被打散了,但是国民党残军开创的”以毒养军、以军护毒“的模式却被缅北的各路武装传承下来,而国民党残军在当地创办军校培养的各路武装人才又进一步加强了这些武装得军事力量,这些大大小小的武装势力靠着制毒贩毒的资金各自割据一方,其中又以佤邦、果敢、小勐拉、大其力四个最大,缅甸政府依然无可奈何!
这其中又以坤沙最为著名,坤沙还有个中文名字叫张奇夫,其父亲是汉族,母亲是缅甸人。坤沙一开始在国民党残军中只是小角色,后来受到李弥的赏识,开始掌管武装贩毒业务,随着国民党残军的退出,坤沙利用这个权力真空期果断拉起队伍靠着制毒贩毒的资金割据一方。
巅峰时期的张奇夫足足有6个师,其打着“掸邦独立”的名义,成立了“掸族革命委员会革命军”,一度试图建国,1993年,坤沙宣布成立“掸邦共和国”,自封为首任总统。
靠着制毒贩毒起家的张奇夫,终归不能被国际社会认可,无论是缅甸当局,还是中美这些大国,都不能允许一个毒贩立国,在国内外的压力下,1996年,坤沙领导的”掸邦独立军“向缅甸政府投降,坤沙被软禁在缅甸仰光终老。
缅北地区这些地方势力无论是在军事实力还是经济实力上都不具备独立建国的实力,与他们的前辈相比也失去了特殊的历史条件,想要独立建国在国际法理上已经很难取得国际的承认和认可,更多是类似佤邦这样追求完全自治,大力发展经济,依靠靠近中国的优势,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顺风车才是正道!
编辑制作:春风一杯酒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