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2》大结局,林若甫是能臣还是奸相,他还会重返庙堂吗?

花煜寒 2024-06-03 09:31:52

若说林若甫是能臣。

当春闱一案拉开序幕时,作为范闲未来岳父的他,不仅没有看透庆帝之意,更是以比旁人更高的姿态向未来女婿递着小纸条。

若说林若甫是奸相。

当面对日后能庇护林家的未来女婿遭难时,他却能将所有责任一肩扛起,让范闲有机会做他想做之事。

无论《庆余年2》是否只是一个有着诸多外挂的架空故事,庙堂之上的君臣制衡,依旧无法跳脱千年历史形成的规矩与方圆。

无论庆帝将“帝王之术”玩得多么风生水起,他始终只不过是一个只懂权术、只在乎个人利益的孤家寡人。

即便林若甫背负了奸相的千古骂名,他始终是一个能借助号令百官、掌管六部,让南庆国泰民安的治世能臣。

也许是因为《庆余年2》中的南庆天下,始终无法摆脱叶轻眉的“阴影”。

即便这个早已不在人世的角色离开多年,都无法让林若甫这样一个实际治理南庆的宰相有出头机会。

我们看到的林若甫,不过是一个善于玩弄权术的奸相,一个门生、门客遍布天下的奸相,一个权势大到让庆帝都对其忌惮三分的奸相。

为了突出林若甫的“奸”,虽然庆帝伙同长公主借助春闱与范闲做局,逼迫他亲口说出了告老还乡放弃宰相一职。

更是为其设定离开御书房后,即便没有走出皇宫大内,便已经迫不及待要怒怼庆帝的大戏。

此时的他,面对范闲的他,虽然看起来明白所有的一切因果,却用一种近乎于歇斯底里的方式再向范闲宣泄自己对庆帝的不满。

作为一名合格的奸相,此时林若甫依旧认为自己是庆帝不敢擅动的当朝宰相,依旧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他将会重回庙堂与庆帝分庭抗礼。

这样的林若甫真是一个合格的奸相吗?真是那个能运筹帷幄看清天下事的奸相吗?

或许他并不是,因为只有能臣才会不明白庆帝想要的是什么,只有能臣才会在面对生死威胁时,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做。

从某种角度来说,若没有陈萍萍向王启年透露消息,若没有范闲及时明白陈萍萍的用意。

这个自以为是纵横庙堂不可一世的奸相,只会落得个如赖名成同样的下场。

或许林若甫的下场都未会有赖名成那般好,毕竟作为死谏的御史,赖名成还落得个青名留名,可林若甫呢?

范闲并没有辜负林若甫希望他能庇护林家的诸多,林若甫也并未在招范闲做女婿这件事上看走眼。

事实证明,无论是庙堂之上还是墙外运筹,林若甫这个奸相或能臣都未必是范闲的对手或层级。

朝堂之上的林若甫看似八面玲珑,可却只在事关自己利益时出手,这样的百官之首真会是一个治世之能臣吗?

宰相府中的林若甫没有了庆帝的压制,虽处处尽显奸相的本质与嘴脸,却在面对范闲时表现的大义凛然、处之泰然。

面对庆帝处心积虑的废相布局,面对看似庆帝与长公主携手合作,庙堂之上的林若甫除了玩弄权术还有何长处?

他以为依靠自己那遍布天下的门生与门客,便可压制庆帝让其对自己有所忌惮。

可最终呢?

即便庆帝放弃自己大宗师的身份与能力,纵观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无论你是千古一帝或是遭人唾弃的昏庸之君。

无论你有多少的门客或门生,都不足以真正威胁到“庆帝们”的废相之心,无论你是奸相或是能臣,林若甫的命运不仅只是他自己的命运,更预示了范闲等所有人的命运。

也许只有庸庸碌碌之人才能得以安享晚年,也许只有放弃一切的臣子才有资格告老还乡。

离开庙堂前的林相太过自以为是、太过目无一切,因为他付出了代价,一个余生再无享其天伦之乐的代价。

也许林若甫终有一日可重回庙堂,也许从此连踏入京都的机会都不会有,因为他只能在能臣与奸相之间选择一个。

无论林若甫是能臣也好奸相也罢,权倾朝野的他终将会在史书上留下一笔,这是比赖名成青史留名更加恢宏的一笔。

没人会在乎林若甫治下的南庆百姓有多么安康祥和,也没有人会在乎林若甫为了能臣之实背负了多少奸相之名。

历史只会记住一个权势擎天的林相,一个被庆帝废掉的林相,一个将儿子作为质子的相林,一个不那么光彩的林相。

关于《庆余年2》的解读暂时先写到这里,更多精彩解读且听下回分解。

若觉得文章不错,还请点赞、分享与关注哦,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188

花煜寒

简介:一起品百味人生,百味情感 剧评 影评 书评 动漫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