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不腐野猪蹄、坚如化石柴火堆,这些背后是两千年前的平安密码

瑞知道史 2024-08-20 19:38:36

1983年,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件奇特的文物——风干猪蹄。测年技术表明,猪蹄距今已有2000年了,而且来自一只野猪。对这猪蹄进行研究后,人们对汉代戍边军人的日常,有了更多遐想。

因为经过了千年岁月,这只猪蹄因脱水看上去干巴巴,猪蹄脚趾甲尚未剃掉,甚至连黑色猪毛都清晰可见。更令人奇特的是,在同一场所,人们只发现了这一只猪蹄,而不见其他躯体部分。

于是,人们推测,这猪是戍边战士们的意外之喜,于是用来打牙祭,但战士们尚未来得及享用这“大猪蹄子”的美味,就发现有敌来犯……

“古来征战几人回”,也许战果凄惨,战士们并没有等到静静享用野味的美好时光。而只有这只猪蹄,静埋在尘沙黄土中,静静诉说战士们既要和敌人相搏,也要和恶劣的环境竞争的严酷岁月。

一只2000年前的猪蹄,令人感伤又感慨。而让人们一窥古代戍边将士铁血与智慧的,不仅是这剩下的猪蹄,还有很多很多。

例如,这猪蹄出土的地方,就大有来头。这里离嘉峪关不远。嘉峪关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雄关,其实,它仅仅是明代概念。宋元以前,嘉峪地区有关无城,只起稽查来往行人的作用。明代,为加强西北边防,宋国公冯胜在此修建关城,不久,九眼泉地区平地而起一座黄土夯城,周长220丈,高两丈,宽一丈。这一座土城,成了嘉峪雄关最早雏形。

而大猪蹄子出土的地方,虽然比不上嘉峪关的雄浑,却更显历史的苍凉与厚重。它是一座汉代的烽燧遗址!

西汉占有河西后,为了巩固统治,先设立了酒泉郡,之后又相继“分置武威、张掖、敦煌郡”。在置酒泉郡同时,又建阳关、玉门关两个军事关隘,史称“列四郡、据两关”。而巍巍长城,路线漫长,可不是只有几个雄关就能镇守的。

展开一份地图,不难发现,古代关隘大多集中在山川险要之所,而在西北荒漠戈壁中,名关屈指可数,因为地形特殊不利于设关,于是,众多的烽燧就承担了部分关的功能。

例如,学者陈梦家在进行了大量研究后,曾概括烽燧的职责——窥伺塞外敌情动静;举烽火;为入侵作防御和戒备。也就是说,烽燧有望敌情,放信号,卫屯田,检查商,援附近郡县防务等任务。正是因此,唐玄奘“偷渡”西行时,就不得不避开沿途的一些烽燧。

一般而言,一个烽燧设置一名燧长,至少三名燧卒,他们的工作分成军务和杂役。所谓军务,就是警戒,不只在望楼上候望,还要巡视“天田”—— 在烽燧周围设定的沙地,每天用耙子搂平,根据天田中留下的足迹判断是否有敌人入侵。杂役呢,是燧卒的日常活动,劳作一天,还要把工作记录下来,叫做“日作簿”。从管仓库、种蔬菜,到割马草、收苇草,还要负责炊事、记账,每一个燧卒都是“多面手”。

作为军事示警的重要手段,烽火积薪,就成了见证戍边军士辛苦岁月的重要证物。

学者们考证,在今敦煌西北的戈壁上,东起安西东碱墩,沿疏勒河南岸,逶迤北上,蜿蜒朝西,经东泉、大方盘、哈拉淖尔、玉门关、吐火罗、天桥墩……罗布泊,在延绵一百多公里的长城沿线上分布着烽燧81座。烽燧一般都居高临下,大部分建在戈壁滩的风蚀台地上。这些烽燧遗址至今保存完好,而“积薪”也奇迹般留下了痕迹。玉门关一带芦苇遍布,把芦苇以横纵交错的方式堆积起来就是“积薪”,用芦苇捆扎成的束叫“苣”。许多烽燧备用的积薪依然整齐的在附近堆放着,这些虽算不上什么珍贵珠宝,但它们在戈壁滩上经历两千多年的风霜雨雪,给人们讲述着千百年前戍卒将士每日伐薪的日常。有意思的,有一座烽燧周围存放的积薪多达15堆,排列整齐,因天长日久,在风沙风化之下,凝结在一起,已坚如化石。

但相比猪蹄和柴火,让人们对烽燧军士生活有系统认识的,还是文字。

例如,考古学家在黑河流域调查汉代烽燧遗址时,发现的居延汉简。其中,就有汉代烽火制度的“密码本”。居延汉简《塞上烽火品约》记录,汉代吏卒们通过烽、表、苣、积薪等物品进行排列组合,传递详细敌情。

汉代烽火的信号标志,大致可分为五类:烽、表、烟、苣火、积薪。

烽是草编或木框架上蒙覆布帛的笼形物;表是布帛旗帜;烟是烟灶高囱所升烟柱;苣火乃举燃苇束火把;积薪为巨大的草垛,昼燃视其浓烟,夜则熊熊大火。吴礽骧先生在《汉代蓬火制度探索》一文中解释了五种信号的应用规则。

即:第一级,敌人十人以下在塞外时,昼举一蓬,夜举一苣火,毋燔薪;第二级,敌人十人以上在塞外,或一百人以上、五百人以下入塞时,昼举二蓬,夜举二苣火,燔一积薪;第三级,敌人一千人以上入塞,或五百人以上、一千人以下攻亭障的时候,昼举三蓬,夜举三苣火,燔二积薪;第四级,敌人一千人以上攻亭障时,昼举三蓬,夜举三苣火,燔三积薪;第五级,敌人已攻克亭障时,昼举亭上蓬,夜举离合苣火。因为这种情况特殊,亭上蓬与离合苣火,是紧急情况下的特殊信号。

烽火报警,事关重大,故务求迅速、准确。汉代烽燧绵延西至疏勒(今喀什)、莎车,路程约2000公里,烽燧烟火传递速度大约需要30个小时。这在两千多年前,已是“高速”了。

此外,汉简中,还记录了更多“人的痕迹”。让我们从另一个视角窥见历史的细节,找寻早已消散于历史尘烟中的动人故事。

例如,一位“新官上任”的故事。衣严担任不侵部候史一职,主要职责是巡视天田,察看有无偷越塞防线的人马足迹。但因为刚任命,衣严没有用于追捕逃亡者的器具。于是,衣严亲自跑到塞尉骏的住所,禀明自己的处境。后来,衣严天快黑时才回到家,但因为路途比较远,而且一路寒风,衣严到了家就感冒了。因为不能上班,衣严只能在当晚写下病假书,让兄弟衣赦将病书交给覆胡亭的某名戍卒。

这一段记录虽然简单,但也记录了边塞烽燧例卒的日常以及严格的考勤制。但好在,最终衣严还是得到了“办公设备”——绛红单衣、甲带、旁橐、刺馬刀。想必,衣严一定会在烽燧上做出一番事业的吧。

还有汉简,记录了烽燧兵吏的尽心,也彰显了军事互相配合的重要性。

事情是这样的,东汉建武五年十二月的一天黄昏,数名匈奴人悄悄进入了居延塞核心地区,并趁着天色难辨,到达木中隧地界意图抢掠。木中隧隧长陈阳及时发现敌情,随即指挥候望戍卒们“举二烽、大表一,点燃一积薪”,成功发出有敌人来袭的信号。

城北隧助吏李丹在候望时发现了木中隧燃起的烟,但没有看见所举烽和表。于是他将这一情况汇报给城北部候长王褒,王褒当即命令李丹骑驿马去查探敌情,就在距离木中隧还有一里左右的地方,突然从结了冰的弱水里冲上来四名匈奴人,他们一路狂追,想活捉李丹。李丹策马狂奔。正在这时,又有两名骑马的匈奴人从后方包抄,将李丹围住。最后,六名匈奴人生生将李丹拽下马背,拿下李丹,跳上驿马,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故事的最后,甲渠候官斗食令史周氏以失亡马、燔举不如品约、不忧事边诸罪将城北部候长王褒告到了居延县狱。

同样铁血而枯燥辛劳的戍边故事,也发生在大唐。人们在将士们留下的书信等资料中,看到这样的句子“春景渐芳,暄和未尽,不委如何……” “冬景既终,春光已逼,节候相趁,新故递移, 不委如何……”“临河烽状上当烽四面罗截一无动静,及烽子五人并得平安,开元四年八月十日,烽帅蒋果”……

从一粒沙看世界,从一朵花看天国。千载时光转瞬而逝,长城见证了在此驻足过的古人的生活,也见证了人们的悲喜、思念。而无论是两千年前将士们没来得及享用的大猪蹄子,是因为岁月沁压坚如化石的积薪,还是记录在简牍上的“边塞日常”,他他们都记录了千年的岁月流转,见证着一个个“小人物”如同城墙砖一般化作巍峨城墙,守护国土平安,保障丝路安全。

千年古城墙仍在,而他们或许已化成了风,依然呼啸游荡在边塞的冷月孤星、大漠黄沙之上…………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2

瑞知道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