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聊聊逆势涩行和提的笔起这两个词。这是书写中一种感觉,说起来玄之又玄,其实很简单。
什么是逆势涩行?
逆势涩行就是种感觉,一种你推着毛笔走的感觉。你能感觉到毛笔与纸面有种摩擦力存在。这种感觉就是逆势涩行。比如下图毛笔形态就是一种逆势涩行。
这个图片很直观表示了一下逆势涩行的感觉。但是,
大家注意但是。我们日常书写过程中不可能一直这么端着。也不是个舒服的姿态,当然网上有人这种推着毛笔走写隶书,比如好大王碑,也有可取之处。毕竟追求质感了,像好大王这样笔法简单,对线条质量要求很高的字写的平滑确实不耐看。
不过这种书写方法总是看起来有些别扭。其实常规书写完全可以达到,就没必要那么样子了。毕竟如果给人家题字,你拿个笔跟拖把似的推过来推过去着实有点不雅观。显得吊儿郎当的。
这里就需要提到——提的笔起
提的笔起就是一种提留着书写的感觉。把笔头提溜着,并且让它逆势涩行。
比如上图,如果你一直推着,不给个向上提溜的力度。那就推炸毛了,就更别提线条质量了是不是?
所以,逆势涩行总是伴随着提的笔起使用的。
这样,如上图,同时给它两种力度,这就是合理的写法。这么个过程中,你一边涩行一边提。把笔画粗细保持匀称。比如你这个地方需要细点笔画,那么你自然就会提多点。
如果你要笔画粗一点,那么你需要按多点。
根据上面图上这个巅字,你就可以看得出来,哪里提哪里按。
那么,再回到开始问题,常规书写如何逆势涩行呢?
这里就得回到最基础的执笔法了。
比如五指执笔法。据说由王羲之、王献之传下来,经唐代陆希声归纳阐明( 源自: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宋代《宣和书谱·儒素帖》载:“古之善书鲜有得笔法者,唐陆希声得之,凡五字:擫、押、钩、格、抵。自言出二王,斯与(李)阳冰得之。”
这几个手指,都是有它独特作用的。
如上图,红色圆圈位置是捏住毛笔的中枢纽。毛笔在这个位置,从道理上来说就是一个杠杆的指点。
把上图杠杆原理换作毛笔,那就是毛笔找到支点的情况下,书写的直化是绿色位置。这就是手指配合的道理。那么几个手指就是相互配合运用写不同方向的笔画。
比如你写横画,主要用食指和拇指作为发力手指,绿色圆圈位置为支点做运动。永字八法都有对应的手指。这个大家可以体会一下。
有时候不要忽视最基础的东西,毕竟高级的食材往往用最简单的手法烹制……这个基础的东西,他是地基,基础要牢固。
当然了,执笔无定法,别的执笔道理是一样的,拿铅笔书写也是一样道理。
再说涩行。涩行是否只有推着毛笔走才算涩行呢?答案是否定的。笔杆纸面往某个方向移动,他本身就是涩行。涩行相对的就是拖着走,比如下图,你用拖把,往绿色剪头拉,这就是拖着毛笔走的感觉。这种是顺行,顺着拖把方向。这样拖地也没有力度,拖不干净不是?这样写字力度是差点的。书法中不取的。
那么这种方向能否写出逆势涩行感觉呢?也能,需要加入提按。你提起来一半,拖地还是有效果的。但是力度不大,这个拖过地的都有体会。毛笔一个道理。给毛笔一个前顶的力度,不是难事。
怎么样?大家明白了吗?
所谓逆势涩行就是认为把毛笔控制到一个有摩擦力的档位上,这里需要加入提按。所谓提的笔起也不是光提笔,提按结合的东西。这两个往往是配合着用的。如果提按之后笔毛还是炸开了,那么适时加入绞转,可以收拢笔锋。这里绞转,你可以捻管,可以转腕,可以转动胳膊。
好了,就到这里吧!祝大家日日精进!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