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克而瑞发布的数据显示,1-4月份,销售额前十房企平均销售额为1023亿,比去年同期增长17%,千亿销售额房企比去年同期增加3家,楼市回暖进一步延续。虽然4月份与5月上旬相比前两个月力度有所减弱,但并不改专家们的预判。
这不,一直对楼市颇有见解的经济学家任泽平在《中国房地产展望2023:分化时代到来》一文中就表示,2023年将出现分化式复苏,总体表现是一二线城市好于三四线城市、改善需求强于刚需,总结可分三个复苏梯队:
复苏第一梯队城市:北京、深圳、成都等,三个城市环比连续3个月正增长、同比连续3个月改善。
复苏第二梯队城市:上海、广州、苏州、杭州、南京、武汉、青岛、无锡、佛山、宁波等,这些城市环同比实现2个月正增长或同比连续3个月正增长。
复苏较弱的城市:福州、南宁、泉州、柳州、芜湖、娄底、吉安等,这些城市环比、同比改善幅度小、持续时间短。
从任泽平团队划分的依据看,同比、环比连续三个月改善和正增长的属于复苏的第一梯队,环同比两个月正增长或同比连续三个月正增长属于第二梯队,而第三梯队复苏较弱一些。
从任泽平的文章中可以看出,目前这些预测都已得到了逐步验证,2023年楼市将继续保持点状弱复苏态势,以二手房、改善住房为主。同时他还表示,2023年全年的销售面积将转正,增幅为5%。2023年后的改善需求将超过城镇人口增长带来的需求,成为最大的住房需求。
当然,复苏并不意味着全面性的,只是局部的,对于未来房地产的趋势,任泽平团队认为区域分化将成为主流,即便在城市内部,普涨也结束了,产业与地段对房产价值的影响将进一步深化,大户型的改善产品将成为购房主流。
那么,任泽平团队的说法有可能成真吗?在房君看来,任泽平团队的研究大方向没有什么问题。可从三个方面佐证:
第一,人口流动趋势决定了各城市楼市势必出现分化。城市化进入下半程,依靠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的楼市不可持续了,加上生育率持续走低,楼市的新鲜血液不济,所以,大部分对人口吸附力较弱的城市楼市复苏越来越难,前期房价较高的三四线城市楼市将继续调整。但是,像北京、深圳、上海,以及成都、杭州等二线强城市产业完备,就业空间大,对人口的吸附力强,只要经济进入复苏阶段,这些城市将率先、持续恢复。
第二,越来越多城市进入二手房市场。当一座城市每年的二手房的成交量超过新房量,意味着这座城市进入了二手房市场。这个不难理解,新房建到一定程度就会慢下来,越来越少,但需求和变现置换却一直在进行,人们会把目光转向二手房市场,目前像北京、上海,包括南京等老牌城市,实际上已经进入二手房市场。但需要注意的是,遍地二手房,但他们的命运却不一样,只有那些地段较好、品质较好的二手房才更具抗通胀价值。
第三,改善产品将越来越受青睐。如果说,过去二十多年,我们的房地产属于快速、粗放发展,更侧重于满足人们的刚性居住需求的话,那么,2023年后,随着住房套数饱和、以及经济恢复、收入增加,人们将对改善需求越来越多。相关数据显示,三房的成交量占比越来越高,四房也处于增长趋势。所以,我们的开发商也在与时俱进,大平层做得越来越多,别墅更是稀缺品。如果说过去是小户型天下的话,未来品质大户型将走俏。
但是,就2023年的房地产走势来看,还需要观察,目前市场出现转弱趋势,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提振市场的措施出来,楼市回暖的持续性不足。所以,随着楼市“金三银四”结束,楼市是否有后劲,只需看看有没有相关支持楼市的措施出来,买卖房可据此作出决策。对此,你了解了吗?
[吃瓜][吃瓜][吃瓜]只有80.90愿意去做房奴,零零后清醒得很
想多了,你们说的复苏就是大幅降价换取数量
不管哪个城市,房子都是越来越多,叠加人口出生大幅暴跌,持续下跌,只会越来越难卖,越来越不值钱。房子是商品,卖不出去喊破天都没用。越到后面剩下还没买房的往往越没钱,也就意味着有需求的购买力越弱,房子价格不得不持续走低。有钱人虽然有很多,但他们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再去买那么多不具备投资价值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够住就行。房住不炒也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再怎么对着干,对着吹牛哄抬都是徒劳的。(房子实际建造成本是非常低的,有人说土地贵,房价都跌了,土地不跌吗?不肯卖?你爱卖不卖,不卖拉倒。别以为大家不知道,卖地是来钱最快的,也是最好赚的。)
还复苏呢,死都死透了
别尼玛的无知了忽悠了
大城市打工攒钱十年,回家种地养老多好,没必要非要把一生奉献给外地,
降不到合理价位没有人接盘
任泽平就是卵的,球经不懂
之前说什么大国博弈等美国降息大量热钱的还不赶紧入手几栋
叫兽叫唤
六个荷包还不快快加好杠杆站好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