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冷门寺院,为褒奖郑和航海而建,屈辱的《南京条约》在此签订

四月去旅行 2024-08-15 21:24:29

古都南京,历史悠久,梵刹林立。知名如栖霞寺、灵谷寺、鸡鸣寺、毗卢寺等,但是阅江楼畔的静海寺,却很少有游客知道。回溯过往,才发现这座冷门寺庙并不一般。

静海寺始建于明朝,为敕建皇家寺院。位于仪凤门外,北靠狮子山,东连天妃宫。彼时朱棣为表彰郑和下西洋之卓越功绩,在郑和第二次航海归来时,建造了这座寺院。赐名“静海寺”,取“四海平静,天下太平”之意,并令僧众将佛牙舍利供奉在寺中的佛塔之中。

根据记载,寺院刚建成时规模宏大,殿宇鳞次栉比,被称为“金陵律寺之冠”、“金陵八大寺之最”。当时的静海寺吸引了南城及邻近的善男信女前来拜佛进香,香火久盛不衰。

住在静海寺的名人,除了郑和,还有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李时珍曾在静海寺住过三年,期间一边寻找书商想出版《本草纲目》,一边到牛首山、栖霞山等地采药以扩充修订书中内容。可惜李时珍终其一生都没找到愿意刻印的书商,直到其去世后三年,《本草纲目》才在南京出版。

静海寺见证了大明帝国的强盛,也见证了晚清时期的屈辱。就在郑和从南洋归来400年后,1842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在静海寺议定。中国因此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长达百年之久的屈辱史就此开始。这座金陵名寺从此蒙上了历史耻辱,承受了国之哀伤。几十年后,静海寺也在抗战中彻底倾覆。

1987年,南京决定在遗址上重建静海寺,并将其辟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经历了1997年和2005年两次较大规模的扩建后,现为“南京静海寺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基地教育后代勿忘历史,奋发图强。

重建后的静海寺,主体建筑为明清建筑风格。寺前有一座刻有“静海沧桑”的牌楼,两边各为钟楼和井亭。钟楼楼顶悬挂着一座青铜警世钟,高1.842米,象征《南京条约》签订的1842年。钟上“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八个大字赫然醒目。

静海寺的参观主要分两大部分,一是郑和纪念堂和复建的潮音阁。潮音阁是静海寺里的最高建筑,内部展示着郑和下西洋的成果资料、以及当时运送辎重的船只模型。特别是郑和所在的旗舰宝船,有九桅十二帆,长134米,是当时独一无二的大型航母。

二是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以“从屈辱到自强”为主题,展示了《南京条约》谈判、议约、订立的历史史实。眼前一件件文物、一张张图片诉说着那段屈辱的历史。在当年议约的东配殿里,陈设一如当初。从当年的英军随从画家的作品得以看出,英军全副武装大摇大摆进入了静海寺,而清朝官兵则卸甲列队欢迎侵略者。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荣辱交织的静海寺历经风雨,告诉我们莫忘历史,莫忘来路。作为历史的见证人,静海寺给世人留下了无尽的追忆与深刻的沉思。

0 阅读:30

四月去旅行

简介:不忘初心,步履不停。分享旅行、摄影、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