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惩罚的青少年犯罪,是因为这个原因

刘远举 2020-08-11 11:29:20

8月10日,大连市沙河口区人民法院对10岁女孩小淇被杀案进行民事诉讼宣判。受害者小淇母亲贺美玲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此次判决被告方父母、律师再次未出庭,法院判处被告向其公开赔礼道歉,并进行128万余元的民事赔偿。

判决书显示,2019年10月20日3时许,小淇被蔡某某骗至家中,欲与其发生性关系,遭到小淇拒绝后,蔡某某将其杀害,抛尸灌木丛。

10月24日,大连市公安局发布《收容教养决定书》,认定被告蔡某某实施故意杀人行为,致小淇死亡,但因蔡某某未满14岁,决定对被告蔡某某收容教养三年。

2019年10月,大连一11岁女孩被一13岁男孩杀死。在整个过程中,男孩表现超越一般成年人。男孩一共刺杀了女生7刀,堪称残忍。他的身体素质也与成年人相当,身高超过1米7,体重160斤,年纪虽然不大,但附近多名女士都称曾遭其不同程度尾随、骚扰。更重要的是,男孩在犯案后表现出了极强的心理素质,甚至超越一般成年人。女孩家人寻找失期间,涉案男孩两次与其擦肩而过,还淡定地问:找到了么?”丝毫没有惊慌和失措。事后,他还表现出足够的对法律的理解,他对同学说,“害怕,怀疑我了,我的指纹咋整,我虚岁14”。

根据中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只有犯下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才应当负刑事责任。而不满十四周岁的,则完全不用负刑事责任。媒体对近年发生的一些广为人知的校园暴力事件处理结果做了统计。大多数施暴者因为是未成年人,仅是被批评教育,或者受治安管理处罚。

免除14岁以下青少年刑责的理由是,14岁以下的青少年,心智并没有成熟到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犯罪行为,这不仅使刑法的报应功能变得无的放矢,更使得震慑同类犯罪的逻辑链断掉。

推翻这个结论,当然需要建立在数据与专业上的充分的探讨。不过,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刑事责任的年龄门槛以下的青少年,心智是否成熟到足以利用这个规定。如果是,那么这个规定就有着严重的道德风险。

所谓道德风险,抛开那些晦涩的解释,用大白话来说就是:一个上了抢盗险的车主,当他知道他的行为有保险公司兜底,往往不再怕汽车被盗,有时候他甚至希望自己的车被偷掉,获得保险公司赔偿之后,可以换一辆新车。这种投保前后的心理变化,会导致他在停车时不再考虑预防被盗,于是,上了保险之后,他的车辆被盗的可能性反而提高了。如果保险公司是以保险之前的行为来测度风险并计算保费的话,保险公司就可能会亏损。当然,实际生活中,保险公司已经把这种风险考虑进去了。

不过,时代在变化,随着经济、信息水平的提升,青少年在体格、心智上都提前成熟了。都使不满14岁的青少年,身体上已经足够有力去实施犯罪行为,在心智已经足够理性去利用刑法规定。实际上,这并不是理论的推测。在相关的新闻中,因为不满14岁,所以才敢去实施犯罪或暴力行为的例子并不少见。

比如,在这次犯罪中,这个少年就问同学:“我还不满14岁”,这就意味着,“有犯罪行为的青少年,已经理性的利用刑责的年龄下限。”所以,本意在于保护青少年的的刑事责任门槛,反而促进、刺激了胆大妄为。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适当的降低刑事责任的法定年限是合理的。

不过,事情并非那么简单。

刑法是抗制违法行为的“最后手段”,如果道德、习惯、风俗等非正式的社会控制手段和民事、行政等其他法律手段能够有效调整社会关系、规制违法行为时,就没有必要动用刑法。这本质上体现了“慎刑”的观念。而且,通过刑罚来惩罚、隔离问题青少年儿童,并不利于其改造教育,也违背人道主义。毕竟,青少年即使能够有意识的犯罪,但仍充满可塑性,所以,教育、矫治才是最好的办法。

不过,降低刑事责任,还牵涉另一个问题,性自主权。

这次案件中有性侵情节,被告蔡某某将小淇骗至家中,欲与其发生性关系,遭到拒绝后将其杀害。被告蔡某某将小淇骗至家中,欲与其发生性关系,遭到拒绝后将其杀害。惩治14岁以下的性犯罪,有一个暗藏的前提,就是低于这个年龄,已经明白性行为。

这就涉及到对性自主权年龄的界定。与此同时,这个公共议题也充满争议,很多人认为应该把性同意年龄提到18岁。

法律是严谨的,有内在的逻辑自洽,正因为如此,我国法律的性同意年龄与刑事责任的门槛,都在14岁。法律认为,14岁以上足够成熟,应负刑事责任,同时,也有了性自主权。

所以,如果降低刑事责任的年龄门槛,又同时提升性同意年龄,这里有个矛盾。简单的说,法律认为一个人,13岁就能明白强奸的含义,自然也明白性的含义,所以应该、也能为强奸行为负刑事责任,但同时,法律又认为17岁的人,仍然懵懂状态,不能明白性行为的意义。

这就产生了矛盾,影响到法律的内在逻辑自洽。这个矛盾,就留给读者您来辨析吧。

0 阅读:149

刘远举

简介:专栏作家,研究员,关注时政、财经、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