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批评无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枇杷谈情感 2023-09-20 06:03:06

Vol.1

明朝崂山下的清宫里,有一株两丈高的耐冬树,树杆粗壮的几个人合抱才能围过来;还有一株牡丹,一丈多高,绚丽夺目,宛如一团锦绣。

胶州黄生喜爱清静,便借住一个房间当书斋。

一日,黄生正在书斋中看书,偶然抬头望见窗外,远远看见一个白衣女子的身影在花丛中若隐若现。

黄生觉得好奇,便出书斋探个究竟。

待他走到花丛中时,早已没了女子的踪影。

黄生便回到书斋,突然一个白衣妙龄女子笑盈盈地走了过来。

黄生又惊又喜,连忙起身相迎。

白衣女子说:“我叫香玉,本是妓院中人,被道士幽闭在这山中,实在并非心甘情愿的。”

黄生说:“道士叫什么名字?我一定替您洗雪耻辱。”

香玉说:“不必了。他也没敢逼我。我趁此机会跟您这位风流文士常来幽会,倒也不错呢。”

当日,两人交谈甚欢,是夜,香玉便留宿在了黄生的书斋。

此后,两人夜夜相会,俨然如一对甜蜜的小夫妻。

一天晚上,香玉突然面带凄惨地对黄生说:“咱俩分别的日子到了。”

黄生大惊,忙问香玉是怎么回事?

香玉泣不成声地说:“这都是天意,说不清的。”

无论黄生如何追问,香玉只是低头哭泣,两人一夜无眠。

第二天一早,香玉便走了。

当日,一个姓蓝的人来到清宫,见到那牡丹十分欢喜,便把她挖走了。

黄生这才明白,香玉就是那株牡丹。

黄生打听到姓蓝的家里,却发现那株牡丹已经死了。

黄生一边痛哭,一边写诗悼念香玉。

花神被黄生的痴情打动,让香玉重生了。

黄生和香玉伉俪情深,还生下了一个儿子。

后来香玉去世了,黄生便长住在清宫,那株牡丹越长越茂盛。

十年后,黄生病危,他对儿子说:“将来牡丹花下有一个红芽冒出来,一长五片嫩叶,那就是我。”

说罢,便撒手而去。

第二年,那牡丹花下果然冒出一株红芽,上面果然着五片嫩叶。

这是蒲松龄写的故事《花妖》,也是刀郎的新歌《花妖》的创作背景。

这首《花妖》同样出自他的新专辑《山歌寥哉》。

这首歌之所以没有像《罗刹海市》引起争议,因为它讲述的是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且歌词充满了诗意感。

自古深情留不住,但人人都渴望深情。

Vol.2

民国时期,有个小学毕业的男子,靠自学成才成了大学教授。

当时,有个教授瞧不起只有小学学历的男子,说只有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该拿400元工资,自己该拿40元,小学毕业的只配拿4元。

男子非常气愤,但又无可奈何,只有忍气吞声。

在一次日军轰炸中,男子带着学生逃命,在路上遇到了同校教授刘文典。

刘文典对着男子大骂道:“我跑是为了保国粹,为学生讲《庄子》,学生跑为了保存文化火种,你跑什么跑?”

男子被骂得哑口无言,气愤之余去找胡适评理。

胡适安慰他道:“他说你值4元,那你就努力让自己值40元,甚至400元。”

后来,男子化悲愤为动力,创作了《边城》《长河》等著名小说,成了我国著名作家,作品被翻译到世界多个国家。

这个男子就是我们熟知的沈从文。

沈从文一向自称“乡下人”,和同时期的胡适、徐志摩、梁思成等文人相比,沈从文不仅小学毕业,而且从未留过洋。

所以,初到北京文化圈子,“乡下人”沈从文也遭到了排斥。

但这不妨碍沈从文写出了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你看,刀郎的经历和沈从文是否很相似,一样没走过专业路线,初来乍到都不被主流圈子认同,但他们都受到了大众的认可。

Vol.3

无论是文学还是音乐,既要有主流认可的价值观,也要允许通俗的、老百姓喜欢的存在。

两千多年前,儒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百家争鸣,互相论战,由此创造了我国学术上的鼎盛时期。

法国思想家博马舍说过:“倘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亦无意义。”

艺术本身就是多元化的,观点的碰撞推动艺术的发展,被质疑、被批评未必是件坏事。

那英和刀郎的歌除了受众群体不一样外,本质上都是一样。

你可以质疑一首歌好不好听,可以批评一首歌的歌词没有韵味,但你不能上身到人生攻击上。

网络时代,要学会思辩,不要被人牵着鼻子走,别一不小心当了乌合之众。

2 阅读:42

枇杷谈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