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睡土炕,土炕的外面会连着灶台,灶台上安置一口大锅,烧木柴做大锅饭,灶台后壁上的黄土长期经历火的灼烧,就变成了一味药材,叫做灶心土,也称为伏龙肝。
灶台
灶心土因为长时间在火中煅造,具备了火和土的双重属性,就是温补脾胃阳气,具有温中止呕、止泻、止血的功效。医家根据灶心土的特性,以此药为君,创制了一个温阳止血的名方,就是黄土汤。
黄土汤记载于东汉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原文记载“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对于“先便后血”的机理,后世很多医家解释为脾虚不统血。
1、中医对出血证的认识
中医认为导致出血的病因无外乎虚实两个方面:实者多因火邪与气郁,使血不行常道所致;虚者则因脏腑功能不足所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肝脾功能失调,尤其是脾阳不足,中气虚寒,失去脾的统摄之权(脾统血),则血液不行常道而妄行、逆行,因而造成虚寒型的出血证。
脾阳虚导致的出血特点是血色紫黯,久治不愈,或兼腹痛绵绵,喜热怕冷,脉象迟弱等。
2、黄土汤的药物组成及配伍特点
黄土汤主要由甘草、干地黄、白术、炮附子、阿胶、黄芩、灶心黄土组成。
方中灶心黄土辛温而涩,温中收涩止血止呕;灶心黄土首载于《名医别录》“伏龙肝,味辛,微温。主治妇人崩中,吐下血,止咳逆,止血,消痈肿毒气。”《本草便读》中记载:凡诸血病由脾胃阳虚而不能统摄者皆可用之。
灶心土
白术、附子温阳健脾,以助力脾土恢复统血之权,为方中臣药;灶心黄土、白术和附子相伍,温中止血,健脾运胃,既能补纯阳之本,又能益气血化生之源。但是药性辛温的白术和附子容易耗血动血,加之患者本身就有出血症状,导致体内阴血亏耗更严重,故方中加入干地黄、阿胶以滋阴养血止血;
配伍苦寒的黄芩合用,还可以制约白术、附子的温燥伤血之弊;生地、阿胶配伍白术、附子则滋而不腻,避免呆滞碍胃,为方中佐药;甘草调药和中为使药。
全方诸药寒热并用,刚柔相济,温阳而不伤阴,滋阴而不碍脾。
3、黄土汤的功效及临床应用
黄土汤具有温阳健脾、养血止血的功效,原方主要用于治疗脾阳不足、脾不统血证,临床表现以大便下血、先便后血、或吐血、衄血、及妇人崩漏、血色暗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等为特征。
现代临床中黄土汤被广泛用于治疗由于中焦脾阳虚衰、脾不统血而引起的各种出血证候,如吐血、便血、鼻出血、崩漏、潜血、隐血以及紫癜等证。
4、小结
黄土汤是治疗脾阳不足所致的便血或崩漏之常用方,临床辨证应用以血色暗淡,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为要点。现代由于科技的进步,很多地方已经找不到纯正的灶心黄土了,现代临床中多用赤石脂代替,赤石脂是一种矿石,色红,光滑细腻,药性甘、酸、涩、温,与灶心土相似,能够涩肠止泻,收敛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