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权博弈史》读后感
美国内战
在相继打败西班牙和法国后,英国在欧洲再无后顾之忧,海外殖民扩张的进程大大加快,但也许由于地盘太多,在北美以南北为界限,新旧移民因为奴隶和与英国的关系问题上,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南方军队在1861年4月炮轰联邦军队的要塞福特·萨姆特时,这标志着美国内战的开始。
在林肯的命令下,北方海军封锁了南方沿海和密西西比河的各个主要港口,该军事行动被命名为“巨蟒行动”。
在陆地上作战可以拼士兵的军事素养,拼军官的指挥技术,这些南方都不虚。而在海上作战首先拼的是工业实力,你得先拿得出足够的军舰再说。这方面以种地为生的南方大佬们就抓瞎了,军舰又没法从地里种出来,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建造足够规见模的舰队与北方军硬拼。
此时欧洲真正关心美国内战的除了英国,就剩下俄国。当时的俄国是英国的死敌,它关心美国内战,是为了跟美国搞好关系,同时也制衡一下英法,因此,俄国支持美国北方。
为了表达对朋友的全力支持,俄国大老远地把自己的舰队开进美国纽约港,断绝了英国海军的所有念想。19世纪的美国在世界上没什么朋友,俄国是它在那个黑暗年代里唯一的依靠。
这一通军事行动花了俄国很多钱,俄国也不富裕,这个开销还是得由美国北方政府来买单。林肯为了表达对俄国的感谢,就跟它谈下了一笔大生意,花720万美元“巨款”买下了俄国一片鸟不拉屎的荒地——阿拉斯加。
到了战争后期,南方由于长其期被封锁,失去外援,再加上自身疯狂印钞,其物价水平较战前已经上泓米了9000%。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南方军队离败亡的时间,也就不远了。
中日甲午战争
在西方列强开始掀起瓜分世界狂潮的时候,明治维新后力图以西方为师,脱亚入欧的日本,也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而首先受到冲突的,便是一水之隔的清朝。
1894年9月17日,中国和日本这两个19世纪的后进生,在海上大打出手,一不小心制造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大规模蒸汽铁甲舰海战。
甲午海战之前,在人类海战里唱主角的还是电影《加勒比海盗》里出现的那种木制战舰。
日本国土只有清朝的1/30,人口只有1/10,经济总量不到1/5。但到了甲午战争前,日本虽然经济总量不如清朝,国家的年财政收入达到了7000万两白银,已经接近清朝8000多万两白银的水平。
日本从1873年开始设立银行,并于1882年设立国家中央银行(日本银行),到了1889年,全国银行已经多达218家。依托中央银行和遍布全国的各大银行,日本建立了近代金融体系。而近代金融体系有两个重要的功能:印钞和发债,通过提前预支费用,扩充军备,然后通过掠夺战败国去还债,才是日本海军真正的力量所在。
从1886年开始一直到甲午海战前夕,日本的海军军费占财政支出比例常年保持在10%以上,每年拨给海军的军费达到800万两白银。相对而言,清政府每年分给北洋水师的军费仅为130万两,占财政收入的1.6%。
日本在清朝宣战2个月后就通过了临时军事费用预算1.5亿日元,并发行了战争债券1亿日元,总计为这场战争筹集2.5亿日元,折合1.78亿两白银。
清政府方面,东拼西凑搜刮各地库银筹集了700多万两,通过富商捐款筹了200多万两,通过向各地的银号票号借款又筹了1000多万两,再加上其他各种渠道,清政府国内国外总共为战争筹集了6000多万两白银。
所以尽管开战前清朝海军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九,但这并不是一场以强服弱的战争,胜负的天平,已经向日本进行了倾斜。
甲午海战尽管战况惨烈,但理论上北洋水师主力尚存,并未完全失去主动权。奇怪的是,这之后北洋水师再也没有主动出港寻战,而是一直龟缩在威海卫,直到被日本陆军从陆地占领母港后束手就擒。
是李鸿章怂了吗?事实上,李鸿章在黄海海战后多次命令北洋水师出击,而提督丁汝昌不为所动。
为何不动?因为动不了。黄海海战结束后,北洋水师受伤的军舰就再也没修好过,根本开不出去。
为何修不好呢?因为战舰维修需要大量的进口零件,清廷事先并未做好准备,也没钱买。而且不要说进口零件了,连专业的维修工人都凑不齐,政府竟然调用铁路和煤矿的工匠来凑合。
所以说,关键技术卡脖子,架子搞得再大再漂亮,最终也无济于事。
美西战争
远看日本甲午战争后的《马关条约》获得了大量利益,仅从清政府索要的赔款就有2.315亿两白银,原本恪守“门罗主义”、“中立主义”的美国,为了夺取西班牙在美洲和亚洲的殖民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不惜挑起了战争。
美国联邦海军在南北战争结束时本来已经拥有了各型舰船700余艘。结果战争一结束,国会就对着海军一顿猛砍,仅用5年时间就把海军舰船总数砍到52艘。这52艘基本都是老破小不说,很多还是后勤辅助船。
但在马汉《海权论》的理论下,国家必须依靠海军向海外扩张,输出军力和影响力,以此维护海外利益,这样才能不被历史淘汰。海权论的主要观点如下:
海军不是谁的附属,也不是殖民地的巡逻队,它存在的意义就是要通过一支强大的舰队来控制海洋。
建造海军的投入虽然巨大,但是一旦你控制了海洋,那么你就将获得巨大的收益。相比之下,对海军的这些投资不过是九牛一毛。
而强大的舰队如何去控制海洋呢?很简单,只要你有能力在某片海域上战胜或封锁对方的主力舰队,这片海域就归你了。
马汉的理论首先对欧洲列强产生了影响,各国纷纷扩充舰队,力图通过通过占领海洋要道达到经略全球的目的,而美国为了不掉队,也不得不加入军备竞赛。
1898年1月22日,因不满古巴自治政府镇压起义的力度太弱,西班牙的殖民军队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发云动了一场规模不大的骚乱。
1月25日,西奥多·罗斯福以保护在古巴的美国公民和财产为由,派遣缅因号二等铁甲舰抵达古巴的哈瓦那港。但一个月后缅因号突然爆炸沉没,造成261名船员死亡,舆论一片哗然。
此事件最终变成一件无头公案,却明显为美国正式宣战,提供了极好的口实。在通过欺骗古巴起义军“里应外合”赶走西班牙殖民者后,美国立刻将枪口对准了古巴义军。
美国于1901年被迫古巴签署《普拉特修正案》,并将其作为附录写入古巴宪法。该法案规定古巴成为美国的“被保护国”,古巴不得向美国以外的国家转让主权,而美国则有武力干涉古巴的权利。
修正案签署后,美国派兵人驻古巴并开始扶持傀儡政府。
1903年,又强迫古巴将面积为117平方公里(其中78平方公里陆地面积,39平方公里海湾面积)的关塔那摩地区无限期租给美国作为海军基地,美国每年支付古巴2000美元的租金(1974年涨价为4085美元)。
你没看错,单位是“美元”,不是“万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现今的古巴政府为了维持颜面,每年都会把美国打过来的租金退回去。而关塔那摩地区,却可能永远收不回来了。
在解决完古巴后,美国“宜将剩勇追残寇”,又来和菲律宾和西班牙一较高低。
美国亚洲舰队除了四艘巡洋舰(最大排水量为旗舰奥林匹亚巡洋舰5865吨)以外,还有一些千吨左右的舰船,整支舰队的总吨位超过20000吨。
相比之下,西班牙配置在菲律宾的舰队则十分薄弱,仅有2艘无防护巡洋舰,5艘老式小炮舰以及4艘鱼雷艇,而且基本没有进行备战。当美国军舰出现在西班牙人面前时,这场战斗的胜负基本就已经注定了。
马尼拉的炮火在黎明中划过海面,初出茅庐的愣头青对着虚弱的老炮一顿砍瓜切菜,仅6个小时就结束了战斗。此役,西班牙的菲律宾舰队全军覆没,伤亡381人,而美军仅受伤7人。这与其说是战斗,不如说是打靶。
1898年12月10日,两国在巴黎签署《巴黎和约》,西班牙放弃古巴并撤军,允许古巴独立,同时还将波多黎各和关岛割让给美国,并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将菲律宾卖给美国。在当时的局势下,这个价格也算合理,就是完全没有考虑菲律宾人民的想法。
—————————————
每天更新干货内容,文章原创、资料搜集不易,承爱打赏点赞收藏关注!!!
厉害了[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