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如何理解?

闲闲投资 2024-03-05 12:15:25

一时心血来潮,便想讨论一下经典。《道德经》第五章,在理解上很容易引起歧义。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刍狗,是古代用草扎的狗形,是祭祀活动中用过即扔的东西。既然是祭祀用的,在用的时候被尊重,用过之后弃如敝履。

尤其是第一句,如果阁下用当今的语言进行直译的话,就很容易闹出笑话。天地不仁与圣人不仁,不能直译成天地不讲仁义,圣人不讲仁义。

为啥讨论“仁”呢?

很显然,在春秋时代,有人已经在鼓吹“仁”了。

《道德经》第二章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句话,世人都能理解,天下都知道美的事情,丑就显露了;都知道啥是善,恶就出来了。对立的事物之间,有时候又会互相转化,并非定势。而圣人则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也就是说,圣人的做事方法并非执于一端,以此才能无我。如果再通俗一点来讲,伟大的君王不能有自己的喜好和憎恶,因为一旦表露出来,就会引发不良社会反应。

讨论《道德经》第五章,不得已引述《道德经》第二章的原因,意在说明,天地和得道的君王,都是顺道而行,不执于一端。

所以,天地不仁、圣人不仁,当然不是天地和圣人不讲“仁”,而是不执着于仁,就像不执着于善与不善,美与不美一样。

“刍狗”,其实就能代表两端,做祭品时为尊,祭祀后被抛弃为贱。圣人眼中,不能有尊与贱的,天地也是。

由此,我们就能理解《道德经》第五章第一句的意思了,天地没有所谓的仁与不仁,对待万事万物,没有自己的喜好,不偏不倚,一视同仁;圣人对待百姓,也是如此。

《道德经》接下来两句,是对上一句的解释。

天地之间,难道不像一个风箱吗?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咱家看过很多种解释,绝大多数情况前后文并不通顺,甚至很多人将“动而愈出”解释成,风箱越鼓动风越多,生生不息。

虚而不屈,显然是老子所言道的特性。

风箱越空虚,越有内容。人,越虚心,反而得到的越多,越有智慧。“动而愈出”,是描述的风箱推出风的动作,跟“生生不息”没有一毛钱关系,反而老子认为这是背“道”而驰。

风箱,当你推出风的时候,空虚的地方就少了,看似有为,实际上是自己内心变得浅薄。

来回推动风箱的动作,其实就像仁与不仁一样,善与不善一样,美与不美一样,让人最终无所适从,还不如坚守正道,这就是“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还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意思。

以上是个人理解,心血来潮的原因,是受到傅佩荣先生的一句点拨,其言,《庄子*天运》一篇有对“刍狗”的进一步解释。

咱家再次翻读《庄子》,有一个惊奇地发现,《天运》篇,实际上就是对《道德经》第五章的详细解释。前半部分讲的是道家对“仁”的理解,中间又有对“刍狗”的阐述,最后又是孔子最终从老子那里悟了道。

文中有一句话,非常精辟:古之至人,假道于仁,托宿于义,以游逍遥之虚,食于苟简之田,立于不贷之圃。

古之修行至高者,仁只是借路,义只是暂住,乐游在自在之境,生活在简朴的田野,立身于不施给的园圃。

尤其是最后一句,“立于不贷之圃”,不施受,才是至高境界,或者你能做到在施于人的时候,从来没有认为是“施”,这才是德,也是天地不仁的“不仁”。

0 阅读:12

闲闲投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