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上海房外房升学
从去年开始到现在,唱空漕河泾的声音不绝于耳、越发喧嚣:
互联网一撤,是不是代表漕河泾要凉了?漕河泾那块的次新房还能不能买?
但也有不少人表示不屑一顾,没什么好杞人忧天的:
漕河泾又不是一天两天建成的;这里的行业巨头和世界五百强,几乎超过全市部分产业的1/4!哪能因为转型就倒了?倒是不可能倒下的。
自1988年被批准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后,
这三十余年间,漕河泾得益于科研创新、互联网集群发展迅猛,发展已相对成熟。
如今,走到转型的岔路口,风波肯定难免有的。
至于是不是真的如传言中所讲,板块需要避雷?还是下一个风口正在酝酿?
今天是要和大家好好聊一聊的。
深入“高端码农”聚集地历史
会产生产业带动板块的“蝴蝶效应”吗?
如今漕河泾板块,已经被贴上“高端码农”标签,
高薪、人才、产业,是提到这里最常见的关键词。
但却很少有人知道,漕河泾的发展历程也不轻松。
据资料显示,漕河泾开发区前身,起步于1984年的微电子工业区。
1978年,我国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1984年,中央决定开放上海等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彼时,上海根据中央的要求,以“利用上海科技优势、人才优势,加快中国微电子(集成电路、半导体等)产业发展,赶上全球第三次科技浪潮”为宗旨,把筹建上海市微电子工业区列入规划日程。
1980年代,开发之初漕河泾很艰难。
“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只能靠发展解决问题,靠自己闯出一片天。
直到1991年,漕河泾开发区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上之前获批的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成为全国唯一具有“双重性质、功能”的国家级开发区,这才为其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地桩”。
如今,漕河泾在交通大学、华东理工、上师大、应技大等20余所高等院校;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等上百家研究开发机构及互联网巨头、芯片设计类企业的包围下,成为了新一代开发区高地。
没有漕河泾的时代,只有时代的漕河泾。
近年来,漕河泾从“以园聚产”进入到“以产兴园”的新历史阶段。
在逆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链脱钩,汽车“缺芯潮”来袭,漕河泾开发区企业的国产替代半导体芯片成为重要突破口。
诸如此类的技术数不胜数,“引进企业只选对的、不选贵的”,漕河泾此前奠定的产业基础也终开花结果。
产业即如此,那么板块配套随产业迎来的发展会是怎样的呢?
交通
“西南轨交之王“将迎颠覆性改线?
中环线直通市区“堵堵堵”
漕河泾开发区多条地铁线路,上班族每天通勤是不必担心的。
9号线,漕河泾开发区站,位于漕河泾开发区的核心区域。
此外,板块周边还有12/15号线交汇的桂林公园站,12号线虹漕路站及9/15号线交汇的桂林路站。
根据公开发布的信息,未来漕河泾板块还将进一步受益于轨道交通的发展。
比如,上海地铁25号线或将惊现“颠覆性改线”。
25号线计划串联漕河泾开发区和南站,是首次公开提及。
内容源自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
不过最终还是需以官方公示为准,但如果这一改线方案通过,有望进一步提升漕河泾板块的轨道交通服务水平。
除了轨交,这里的路面交通也是极大程度与市中心串联。
有沪闵高架(柳州路)、中环线(顾戴路)两个匝道口。
沪闵高架是上海南北向的主要高架道路之一,柳州路口是连接沪闵高架与其他地方的重要节点。
作为上海市的一条重要城市快速路,中环线全长约70公里,穿过多个重要节点,包括宜山路、吴中路等。
漕河泾附近的,便是中环线在顾戴路的匝道口。方便是一说,只不过上下班时间,这里的拥堵比较让人头疼。
这几条线路在漕河泾开“口”,共同构成上海西南部一个“重要地面交通网络”。
如今上海的楼市处于一个低位调整期,很多学区的房价都回归到了2020年初的水平,学区泡沫几乎被挤干。比如说110万左右的价格,就可以买到徐汇、杨浦、闵行、虹口等优质教育强区的一梯队XQ房。我们统计了热门行政区的《TOP100热门学区挂牌门槛价》,以此来帮助家长根据自己的预算,更快对号入座。教育
只有一所学校?
人才子女教育是“硬伤”
人人都说,沪漂人才对教育程度远远超于一般人,但漕河泾的配套却罕见的缺少这一点——
优质教育资源。
板块内能算上梯队的只有一所西南位育附属实验学校,
总体上来说缺乏集群和头部学校,但好在这所学校的来历也不算小。
上海市西南位育附属实验学校,最初是一所创办于2019年的公办小学——西位实验小学。
作为徐汇航天二期公建配套学校,创办之初便颇受关注,但初中对口迟迟没有消息。
直到2024年3月转型为九年一贯制,与西南位育中学合作办学,实施同质化教学,大家才明白其中意。
学校命名为“西位”,那是否和西南位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呢?
虽然官方表述较含糊,“与西南位育中学进行育人目标和课程特色衔接”。
但还是有不少家长推测:小升初的时候,可能会有一定倾斜。
创办初期,学校就被列为上海市学习基础素养市级项目校、上海市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市级项目实验校等。
不难看出,西位本身的定位就是冲着高精尖人才子女去的。
如果说老的优质教育资源基本都在优质稀缺的地段,大多集中在中内环;
那新增优质教育资源则是跟着产业跑,核心还是在于“吸引和留住人才”。
西位实验也是一样的路子。
或许当下的漕河泾还在蓄力,一旦完成区域性的产住融合,
想必方圆百里皆是精英教育了吧。
居住体验
板块中心空空如也?
房价上升空间“未知数”
虽说漕河泾是浦西的产业之王,但本身居住氛围确实很缺乏。
主要住宅区集中在北部区域,集中为2000-2010年的次新电梯房:
如凯迪虹桥晶舍、航天公寓、华悦家园(动迁)、东方康洛、欣嘉苑等。
但价格并不便宜。
毕竟,支撑漕河泾房价的本质,是产业、购买力、稀缺性。
但不难看出,整个漕河泾的中心,空空如也,僧多肉少。
由此,漕河泾只能依靠隔壁的几位“老大哥”。
不过,康健、田林老破小太多,上海本地人已经占据主要位置,缺少一个适合漕河泾产业中产的优质居住区。
于是,万源城的出现打破了僵局。
万源城的品质住宅区一出,再加上协和双语和上实西的学区加持,很快就成了漕河泾的“家属区”。
“我和漕河泾是自由恋爱,以后我们的后代就是漕河泾二代。”
此外,漕河泾的大股东、高管,分别都买在了:金虹桥、古北、古美、康健;
白领买到田林老公房,或者七宝、松江九亭、泗泾。
这也可以反推出“漕河泾人”的购买力,有多么强大,覆盖了上海西南片区。
想要读懂上海楼市,要格外关注产业。
国内房价的几大高地,也都是产业高地;北上深杭,无一例外。
因为产业强而房价强,而不是反过来。
看一张很有意思的图:
上海各区产业定位图
好的产业,才能吸引到高收入的人群,才能有财力去弄来好的学校,好的基建,好的规划。
而高新收入群体的聚集,一定能成就一个城市最为坚挺的房价天花板。
再加上学区,那即将获得更多的隐形附加值。
✍️ 一句辣评普通城市界面,以动迁房为主,核心区住宅稀缺,往隔壁板块分流。
楼市降温!想了解最抗跌板块
还有哪些保值学区板块?
加我微信私聊
(仅限前10组)
配套
商圈“新业态”打造年轻社区
配套还有待升级
商业配套
漕河泾印象城是板块内最知名的大型商圈,属于区域级商圈,位于漕宝路上,商业面积约5.5万平方米。
定位为“上海潮玩生活基地”,通过融合“科技、跨界、文化”等元素,为消费者呈现潮流艺术体验和数字化生活空间。
主打一个围绕“核新弄潮”的理念,引入一批首店、概念店以及特色店。
可以说是一个年轻型的业态,迭代区域的消费形态。
为的是“营造一个生活气息丰富的新型产业社区,推动产城融合,点亮园区夜生活”。
医疗配套
板块三公里内医院不算丰富,大家经常会去距离比较近的三甲六院,在桂林路宜山路附近。
“跌打损伤骨科在行”,六院的总体水平还是可以的。
✍️ 一句辣评配套还未成熟,期待崭新业态入驻。
增值保值
大厂一波波走 又如何?
“浦西产业之王”不可撼动!
最后回到开头,互联网大厂的纷纷撤离就代表漕河泾凉了吗?
想必大家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归根结底,任何一个地区的产业也好,房价也好,甚至地区发展也好,
就如同自然界万物,遵循着起步、成长、繁荣与转型的生命周期规律。
企业的迁移,不过是这一动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板块区域的整体走势,取决于内部经济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教育资源、生活配套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多维度综合发展成果,最终会以房价这一经济指标作为直观体现。
根据漕河泾未来产业定位可以了解到,
"十四五"期间,漕河泾开发区聚焦上海“(2+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漕河泾元创未来(元宇宙)特色产业园、上海园区更新试点示范区、数字经济转型示范区、绿色低碳发展实践区。
目前,漕河泾开发区的4大重点产业分别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绿色低碳。
一直以来,浦西的产业分布很分散:
大虹桥、桃浦、江湾五角场、长风、东外滩、南京西路,市北高新……
产业一般位于自己的核心腹地,否则就可能为他人做了嫁衣。
各有各的心思。
但是,唯独徐汇漕河泾这里,产业连成了一片。
徐汇滨江初生牛犊,体量也不大;桃浦、南大,位置太偏;
终言之,作为国家级开发区的漕河泾,
浦西产业之王地位很难撼动。
选择一个城市,其实就是选择这个城市的产业,选择一个板块亦是如此。
归根到底还是产业强,新型产业的发达,吸引越来越多能人志士。
年轻人在这里,上限足够高,下限有保障。
所以,不必担心。漕河泾即是一个缩小版上海,在转型过程中不断发展。
真正印证那句,产业在哪里,未来就会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