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分配嘉峪关的武大选调生已离职,被指太任性,或难进体制内了

飞鱼谈教育 2024-05-30 10:27:03

俗话说:宇宙的尽头是编制,编制的尽头是公务员。

公务员对大学生非常有吸引力,每年国考和省考人数居高不下,也可以看出大家考公的热情。

不过,公务员不只是稳定,肩上同样也有责任,更需要奉献和吃苦的精神,考上了大城市的公务员岗位,各方面的条件会好一些,若分配到小城市或乡镇,能撂挑子不干吗?

答案当然不能,既然选择了公务员这个职业,就不能因个人的喜好和偏见,对分配的城市或工作心存不满,更不能随意在网上发泄自己的情绪。

然而,武汉大学的硕士选调生顾某,因不满分配到嘉峪关,在网上发布了一篇名为《山风存海树,不如就春风》的文章。

在文中,顾某称嘉峪关就是落后的戈壁滩小县城,我在那里被禁锢,动弹不得。

顾某还进一步表示,自己并没有地域歧视的意思,但实在不想愧对武大和导师对自己的培养,最后去一个小城市,离家800多公里远。

顾某之所以会这样写自己的后悔与不甘,主要原因就是她对分配的城市嘉峪关就不是很满意,是导师的劝说和父母的鼓励,她才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前往嘉峪关,结果仍然没能回心转意,对嘉峪关“恶语相向”。

由于顾某的言论,在网上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讨论,甚至对嘉峪关这座城市带来了一定影响,大家都很关注,顾某还有没有在嘉峪关工作?有没有受到处理?

根据媒体从当地得到的消息,顾某已经离职,今年4月份,她本人申请取消录用资格,后来批准了。顾某所在单位的一名工作人员则表示,顾某是被取消录用资格的,现已不在嘉峪关市工作。

其实,顾某自己就是甘肃人,走选调生路线,分配回到家乡工作,很照顾她了。

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是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旅游资源不错,如果能够沉淀下来,完全可以有一番作为。

奈何顾某在武汉大学读了几年硕士,已经瞧不起自己的家乡。

有媒体就一针见血地评价她:外出经见了世面,更应该抱有学成归来,建设家乡的情怀和抱负,而不是见惯了繁华之后就厌弃乡土。

再说了,定向选调生,是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培养干部后备人选,提拔速度比公务员快得多,很有发展前景。

用不了几年,或许就能得到提拔或重用,或者调往其他地区。

很可惜,顾某不满自己的分配地,也缺乏激情和奉献精神,到手的选调生机会都白白浪费了。

看了顾某的言行,得知其已离职,有网友就直言,什么是选调生?是让你去带动当地发展,不是让你去享福的,是储备人才,既然无法接受,就应该永不录用公职人员。

另一网友则认为,小姑娘太年轻,把自己后路堵死了,就这一点,后面考公政审都过不了。

还有网友非常理性地分析,称这个女生太任性了,以后体制内或许是进不去了。

网友们的话不假,如果连分配好的工作地方都不愿意服从,甚至对分配城市冷言冷语,不仅缺乏吃苦和奉献的精神,价值观也难以得到认可。

根据当地此前的公示,这名女生拟录取至市直部门单位工作,工作单位很好,但即便如此,她都看不上,等于在自己的履历上留下了瑕疵,今后再想考公或考编,可能很难通过审核。

客观地说,她毕业于武汉大学德语语言文学专业,是文学硕士,哪怕觉得自己工作和自己的专业不太匹配,也不应该在网上抱怨,发牢骚。

既然不喜欢,又何必走选调生呢?这个路线本来就要去基层磨炼,获得更多的经验和能力,等分配好了又后悔,让人感到无力吐槽!

武汉大学是211、985高校,能够考入这所高校,顾某的考试能力和天赋毋庸置疑,但顾某的一言一行告诉我们,她并不成熟,素养与学历不太匹配,在择业方面更是缺乏规划和思考。

作为大学生,毕业之际最好做一下职业规划,考虑清楚,是追求稳定还是心仪大城市的繁华?希望在边远地区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还是更在乎个人生活品质?

每一种不同的选择,都可能会遇到不一样的职业和人生方向。

不考虑清楚这些问题,盲目选择一个职业,难免会走很多弯路,也干不长远,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很不利。

另外,不管哪一个行业或职业,都要敢于吃苦,有奉献精神,让理想和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绩,获得更大的舞台。

贪图安逸,不仅难以获得成长,也得不到加薪和提拔的机会。

0 阅读:57

飞鱼谈教育

简介:分享教育热点资讯、学生的趣味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