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万青年不惧风险奔赴延安背后,有着怎样的精神力量,这本书给了我们真实的答案

我是杭头人 2023-11-07 21:40:03

在中国,曾经有一个地方,它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有追求、有理想、有抱负的无数青年男女。

这些有志青年不远千里万里,奔赴的路漫长而艰辛,困难重重,路途有各种各样的关卡,甚至有生命危险,但是依然阻挡不了他们坚定的脚步。

这些奔赴青年不乏一些家境殷实,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甚至还有“豪门公子”和“大家闺秀”,更为特殊的,其中还有不远万里归国的华侨青年。

这座城市,就是革命圣地延安。

在抗日战争时期,“到延安去”成为最时髦和自豪的时代口号。

“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

漫画先锋张仃在1938年到达延安时激动地在地上翻滚,亲吻着延安的土地。

据史料记载,任弼时1943年12月在中共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抗战后到延安的知识分子总共4万余人,就文化程度而言,初中以上占了71%,初中约为30%。

到底是什么在吸引着无数有志青年奔赴延安,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这是一股什么样的力量,它的力量为何如此之大。

《红星照耀中国》给了我们真实的答案。

美国人斯诺第一次以外国人的视角真实地再现了当时陕甘宁边区有激情、有力量、有希望的火红场面。

书中既有对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领导人的长篇描写,也有对普通的红色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的叙述。

比如对毛泽东有一段是这样描述的:

毛泽东在我的印象中是感情相当深遂的人。记得有一两次当他讲到已死的同志或回忆到少年时代湖南由于饥荒引起的大米暴动中发生死人事件的时候,他的眼睛是润湿的。在那次暴动中他的省里有几个饥饿的农民因到衙门要粮而被砍了头。有一个战士告诉我,他曾经亲眼看到毛泽东把自己的上衣脱下来给一位在前线受伤的弟兄穿。他们又说当红军战士没有鞋穿的时候,他也不愿意穿鞋的。

至始至终心里装着穷苦人民,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与人民同甘共苦。

与国民党高官追求升官发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样的领袖谁能不爱。

比如在写吃穿时,斯诺是这样写的:

从最高级指挥员到普通士兵,吃的穿的都一样,但是营长以上可以骑马或骡子。我注意到,他们弄到美味食物甚至大家平分一在我和军队在一起时,这主要表现在西瓜和李子上。指挥员和士兵的住处差别很少,他们自由地往来,不拘形式。

没有压迫,民主平等,团结进步,这样的军队代表了时代潮流。

在描写兵工厂工人,斯诺有一段这样的叙说:

对吴起镇这些工人来说,不论他们的生活是多么原始简单,但至少这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有运动,新鲜的山间空气、自由、尊严、希望,这一切都有充分发展的余地。他们知道,没有人在靠他们发财,我觉得他们是意识到他们是在为自己和为中国做工,而且他们说他们是革命者。

没有官僚作风,没有不良风气,没有萎靡不振,有理想,有信仰,有民族的希望,我想这就是延安让人舍生忘死奔赴的原因。

正如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所做的序写到: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凡是这些,断不是一个作家所能创造出来的,这些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