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太上皇”一般是指皇帝还没死,他的儿子就继位了,他退居二线,人称“太上皇”,历史上的太上皇虽然不多,可圈可点的比如:①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因为天下都是刘邦打下的,尊父亲为太上皇只是个尊重;②李世民的父亲李渊,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就独掌大权,把父亲软禁起来,尊为太上皇;③乾隆皇帝,因为自己说过自己在位的时间不能超过他爷爷,所以他在位60年后,把皇位让给儿子嘉庆,自称太上皇!
可是这些太上皇都是年龄很大了,历史上有一位太上皇,年仅18岁就退位了,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北魏第六位皇帝拓跋弘。
拓跋弘是拓跋濬之子,公元465年,拓跋濬死后,年仅十二岁的拓跋弘继位,尊冯皇后为皇太后,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文明太后,年仅二十四岁!
可是拓跋弘继位之初就面临车骑大将军乙浑的叛乱,他掌控禁军,并且控制了小皇帝,吓的小皇帝钻到养母冯太后怀里大哭。
冯太后暂时没办法,只得封乙浑为丞相,这是北魏第一个丞相,位列诸王之上,可以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整个朝政都被乙浑控制。
可是仅仅七个月后,冯太后就反杀了乙浑,临朝听政。看看冯太后的手段,稳、准、狠!
公元467年,十四岁的拓跋弘生了皇子拓跋宏,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北魏孝文帝,不知道这爷俩为什么叫一样发音的名字,反正这一天冯太后还政给了拓跋弘,专心养育小孙子拓跋宏,此时他还小,我们先放一放,让他慢慢成长!
亲政后的拓跋弘改元“皇行”,他政治手腕相当高明,虽然只有十四岁,处理政务确是手拿把掐的,然后就带兵四处南征北战,巡视天下去了!
从拓跋嗣、拓跋焘、拓跋晃,拓跋濬再到拓跋弘,北魏的太子一个赛一个能干,这个南朝宋的太子一个个死于非命形成鲜明对比,虽然也都是英年早逝,但至少能把皇位传承下去啊!
按理说,正值青年的拓跋弘应该可以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可是仅仅四年后,出巡河西回来的拓跋弘竟然以“厌倦了世俗”、“人间不值得”为由,打算把皇位传给叔父拓跋子推。
我们不知道拓跋弘到底经历了什么,是后宫佳丽三千不香吗?还是皇权在握它扎手呢?反正就是不想干了!
我怀疑,他受到了某种压力,一种来自于冯太后的压力,他用这种方式表达抗议。一千多年以后,也有一个皇帝用出家的方式向他的母亲表达抗议,他就是康熙的父亲顺治皇帝。
可是你不想干了,可以传给你儿子啊,你又不是没有儿子,为什么要传给叔叔呢?四叔哪有好人呢?
这从另外一个层面印证了我的猜想:他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来自冯太后的压力,如果传给儿子,儿子将继续受到这种压力,而传给有一定势力的叔叔,能够跟冯太后进行抗衡!
但是拓跋弘啊,你爷爷、你太爷爷、你高祖爷爷废了多大事,才最终实现了“父死子继”,你竟然要把皇位传给叔叔?脑袋让驴踢了?满朝文武也不答应啊!
公元471年,拓跋弘无奈把皇位传给儿子拓跋宏,自己则当上了太上皇,还履行着太上皇的职责。
作为太上皇的拓跋弘还率领诸部讨伐柔然,还巡视天下,还检阅部队,并且持续了五年,直到公元476年,回到平成城的拓跋弘去世,有人说是被冯太后毒死的,也有说是被勒死的,总之是死在了冯太后手里。哦不,现在应该叫太皇太后了!
三十五岁的太皇太后冯氏,终于现在了北魏权力的巅峰,开始俯瞰这个北魏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