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时尚行业虽然以快闻名,但不是所有公司都能保持高速增长。也正因为如此,据称业绩增速惊人的SHEIN,为自己的上市之旅吸引了许多关注的目光。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今年3月的一则报道,SHEIN在2023年的商品交易总额约达450亿美元,利润更是超过20亿美元。而令人深思的是,这样的业绩成果虽然让SHEIN的品牌知名度提高了很多,但却没有解决它自己的一个烦恼——上市。
(图源:SHEIN官网)
从最开始被传“搬家”到新加坡谋求美国上市,到后来的伦敦上市,再到最近的香港上市消息,SHEIN这段奇幻的经历让很多人看花了眼,也让很多人不解,SHEIN为什么一直在上市问题上徘徊?
快时尚行业新巨头的喜与忧
SHEIN无疑是快时尚的“模范生”。从成绩看,SHEIN早在2022年4月F轮融资之时,估值就达到1000亿美元,超过了H&M和ZARA这两个老品牌的总和。而从增长速度看,SHEIN在2021年之前连续8年保持年销售额增速超100%的成绩。
不过,随着市场饱和,以及快时尚行业的发展重点从规模和效率至上,转移到兼顾质量和环保,SHEIN也逐渐摸到行业天花板,直面行业固有的缺陷。而这,也让它在资本市场心中的地位,受到了影响。
例如,在2023年5月完成20亿美元G+轮融资时,SHEIN被传出的估值变成了660亿美元,出现明显滑落。这可能是它对上市越来越重视的原因,但也可能反过来证明,市场不再像以前宽容,可以大方给出估值。
一方面,外界对快时尚这个概念产生了疑虑,尤其是欧洲市场的担忧,这给包括SHEIN、H&M和ZARA在内的品牌,都带来了压力。
就在今年3月之后,法国及欧盟都开始了对抑制快时尚产业过快发展的讨论,主要原因是快时尚带来了更大的环保问题。而他们给出的措施,无外乎加税。因此,SHEIN必须直面相关问题,这自然会影响到外界对它的看法和估值。
另一方面,SHEIN的上市之旅出现多次意外变化,尽管资本市场本身可能欢迎一个有力的IPO,但那也需要SHEIN自己经得住考验。
在这方面,SHEIN自己的一些决策反而削弱了外界的信心。例如,SHEIN起家于中国,依赖以广州为主的服装供应链,才能实现自身小单快反模式的有序展开。但是,随着SHEIN的动作越来越多,外界也越来越看不透这家公司的想法。
比如在关于身份定位上,SHEIN执行主席唐伟(Donald Tang)在5月8日米尔肯研究所全球大会上进行了一番滴水不漏阐述,但反而让观众看迷糊了:
唐伟表示,如果从出生地和供应链角度,SHEIN是一家中国公司,因为SHEIN诞生于中国,供应链在中国;如果从总部和核心人员所在地的角度,SHEIN是一家新加坡公司,CEO办公室、财务等核心部门均设在新加坡;而因为SHEIN的价值观、使命和远景与美国一致,所以如果这样看,它就是一家美国公司。
(图源:Vimeo)
显然,至少到目前为止,“中新美”模式的身份定位,没有解决SHEIN到底能在哪里上市的问题。
香港上市是答案?
这一次,公布SHEIN可能在香港上市的消息的,还是《金融时报》。此前,它也率先爆料了SHEIN可能在伦敦上市的消息。
但一个信源带来的前后摇摆的消息,其实已经说明了SHEIN上市之路的弯弯绕绕。
SHEIN最开始以美国上市为主要目标,这也比较合理:SHEIN的主要市场就在美国,平台知名度较高,以接近四成的份额成为美国最大的快时尚品牌。因此,如果在美国上市,可以获得的关注度,以及在资本市场的升值前景,可能是最好的。于是在2023年11月,SHEIN 首次传出将赴美上市的消息。
不过,美国市场虽然很多消费者选择SHEIN,监管方面却没有因此放松。根据媒体不完全统计,SHEIN面临的问题包括侵权、环保等方面,受到了“重点关照”。
无果,SHEIN又把目光放在伦敦。今年2月开始,路透社和《金融时报》等媒体持续传出SHEIN登陆伦敦交易所的相关消息,核心原因是“监管障碍和美国立法者的抵制”——这实际上说明,“中新美模式”没有得到监管认可。
在伦敦,一度有消息称SHEIN的管理层已经和英国相关机构高层实现了会面和沟通,因为SHEIN高达500亿英镑的估值对当前的伦敦交易所来说很有吸引力,但目前看来也没有拿到实质性的成果。
(图源:环球时报)
于是,在两个上市地点先后被否的情况下,香港上市也就成为了新的“后备计划”。山东商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SHEIN也有可能考虑在香港双重上市。不过,具香港《信报》报道,2024年港股表现出现进一步疲弱,“截至6月底仅录得30宗,集资额约131亿元,按年续降27%,全球排名跌到第十位”。这一成绩可能使得港交所更欢迎有实力的独角兽,但SHEIN会不会因此将香港作为最终答案,以及是不是能轻松走过上市流程,还是一个未知数。
总之,SHEIN对上市的渴求是毫无疑问的,关键是外部环境并没有提供轻松上市的机会。对于SHEIN来说,当“中新美”模式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怎么提升公共形象、改善品牌认知,要走的路已然变得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