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离世,没有流一滴泪的人,大多属于以下几种

麦麦笔记 2024-10-05 17:43:44

说到底,葬礼这事儿就像一场舞台剧,看哭不哭,眼泪流多少,仿佛都是孝不孝顺的“量尺”。

可谁知道,有的人眼泪往心里流,有的人呢,擦干眼泪又能笑逐颜开。

现实太滑稽,一场葬礼成了亲朋好友的考场,看看棺材够不够大,花圈摆得漂不漂亮,墓地买得够不够气派。

规格上去了,大家嘴里啧啧称道“这孩子,孝顺得很”;规格低了,那闲言碎语就跟长了翅膀似的,飞满天。

其实,外表的光鲜亮丽,只不过是给人看的,至于心里装了啥,天知道。

01

家庭矛盾难以言表。

有些家庭的矛盾,那根子深得跟树根似的,不是一两句话能讲得明白。

我认识一个亲戚,他的葬礼可谓尴尬至极,两位亲生女儿都到场了,可那气氛冷得让人打哆嗦,大家都是亲戚,当然知道这里头的隐情。

原来,这亲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导致孩子成长过程里吃了不少苦,自然对他没什么感情,见面也是淡淡的。

这种家庭矛盾,外人看不透,外人也说不清。

所以,有些时候,在葬礼上看到冷漠的子女,外人也别急着评价说人家不孝顺,很多事咱们不在其中,是不可能了解背后的种种恩怨的。

家庭里,有时候就是这么复杂,爱恨情仇纠缠在一起。

矛盾深的,不是我们一句“和解”就能化解的,毕竟感情这东西,不是一日积累的,心结更不是一天能解开的。

02

性格决定方式。

有些人遇到突发事件,第一反应是怎么处理问题,而不是歇斯底里地哭天抢地。

这不是冷漠无情,只是性格内敛,懂得克制罢了。

相反,有的人一听到坏消息,情绪立马垮掉,大哭大喊,这只是外放的表达方式。

这两种反应,其实都很正常,因为性格决定了人对情绪的表达方式。

我认识一些人,平时就习惯冷静、克制,不管发生啥事儿都默默消化,很少露在脸上。

这种人在葬礼上看起来冷淡、不走心,可那是人家的性格所致,并不代表不孝顺。

所以,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评价对方的情感深浅,毕竟,看人这事儿,是个技术活,不能三言两语就下定论。

性格不同,决定了人对待情感的表现也不同。

理性的人习惯隐藏,情感外露的人就容易宣泄,这都无所谓对错。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理方式,没必要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人。

尊重个性,理解差异,才能真正看清一个人。

03

表面功夫,最会掩盖人心。

人与人之间,这反应差距就像天和地。

别看有些人对老人嘘寒问暖、表面上好得不得了,但背地里早把老人的钱掏了个精光,就为了博得个好名声。

反过来,儿子花了家里的钱,可在葬礼上一把鼻涕一把泪,哭得比谁都响亮,旁人看了直夸“孝顺啊”,说得跟真事儿似的。

可这“孝顺”,你真信吗?不过是场面话罢了。

看过一部电视剧,老母亲过世,女儿在家里从来没得到过什么好待遇,父母偏心到了骨子里。

于是到了葬礼,女儿表现得很冷漠,别人看着就觉得“这孩子不孝顺”。

可那又怎么了?

现实里,一个人孝不孝顺,根本不在于葬礼上哭得多惨。这哭声,只是给外人看的表面功夫,哭得响亮不代表心里真难受,哭得冷淡也不一定是无情。

很多时候,最懂得作秀的人,反倒最会利用“哭”来获取别人的同情和赞美,什么孝道、什么感情,都是演出来的。

葬礼上那两行泪,往往比一辈子的照顾来得更值钱。

真正孝顺的,是在老人活着的时候陪伴、照顾,而不是在人走了以后嚎啕大哭、摆尽排场。

让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里
2 阅读: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