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蒙古部形势图
在谈明末蒙古形势之前说一下,元朝灭亡后,蒙古部落很快分裂,但曾有两位雄主基本统一蒙古各部,均为短暂统一。
1438年,瓦剌部首领脱欢统一了东西蒙古。1449年六月,瓦剌部首领也先(脱欢之子)南征明朝边境。 八月,双方交战于土木堡,明军溃败,明英宗朱祁镇被也先俘获,史称土木之变。十月,也先率军抵达北京,开始攻城。十一月,明军打退瓦剌军多次进攻,也先故率军退出塞外。次年,也先释放明英宗朱祁镇南归,并于明景泰四年(1453年)与明朝议和。后分裂。
1506年,达延汗征服鄂尔多斯部、土默特部等部,除汗廷直接控制的部落外,还有永谢布部、蒙郭勒津部、喀尔喀部、兀良哈部、科尔沁部以及兀良哈三卫。明正德五年(1510年),达延汗攻打右翼,大战于达兰特哩衮,亦不剌和满都赉阿固勒呼战败,率残部逃往青海。自此达延汗征服了右翼,统一了蒙古本部,史称达延汗中兴。后又再度分裂。
1635年四月,察哈尔部林丹汗之子额哲奉传国玉玺出降后金,北元正式宣告灭亡(一说北元灭亡于1402年)。清太宗皇太极将察哈尔部安置于义州,分设左右翼察哈尔八旗,封林丹汗之子额哲为察哈尔亲王,并将次女固伦温庄长公主马喀塔嫁之。
明末清初时期,蒙古部落分为漠南蒙古(成吉思汗的嫡系子孙)、漠北蒙古(成吉思汗时代征服的“林中百姓”后裔)和漠西蒙古(瓦剌部后裔)。漠南蒙古即内蒙古,后金最先征服漠南蒙古(先收降科尔沁蒙古,进而迫服内喀尔喀蒙古,完成对漠南蒙古的完全控制,标志性事件是1635年察哈尔部林丹汗之子额哲奉传国玉玺出降后金)。漠北蒙古即外蒙古,又称外喀尔喀蒙古。1688年,准噶尔汗国武力东侵后,大喇嘛哲布尊丹巴说服漠北蒙古诸部首领民众归顺清朝。1690年多伦会盟后,将喀尔喀蒙古分为36个旗,正式确立了清朝对喀尔喀三部(札萨克图汗所部号札萨克图汗部、土谢图汗所部号土谢图汗部和车臣汗所部号车臣汗部)的行政管辖,并驻军。
漠西蒙古又称为厄鲁特蒙古,明末清初时漠西蒙古分裂为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土尔扈特四部以及附牧于土尔伯特的辉特部。其中有两支杜尔伯特部追随了土尔扈特部西迁至伏尔加河流域,一支依附于准噶尔部在阿尔泰地区游牧,还有一支依附于清朝,被康熙安排在了内蒙古各地。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建立一个强大的准噶尔汗国,一度与清廷争天下,最终在康雍乾三朝坚持打击下,于1755-1757年间,乾隆皇帝趁准噶尔内乱两度岀兵攻灭了准噶尔汗国,尽取准噶尔旧地。1771年,漠西蒙古的分支、流亡在沙俄伏加尔河流域的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率领部众从冲破俄军重重阻碍东归大清,被乾隆安置在新疆境内(影视剧《东归英雄》讲述的就是这件事)。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的国策是满蒙联盟一体(满蒙联烟),共同压制汉族。清廷重要的军事力量的八旗军,满八旗首位,蒙古八旗次之,最后才是汉八旗(早期归附清朝(后金)一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