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战役,志愿军几乎全歼英军最精锐部队!斯大林:不可能!

黄土风情 2022-12-06 19:58:34

前言

世人只知志愿军第63军曾在铁原地区血战数倍于己的敌人。

却鲜有知志愿军63军第187师在临津江南岸的雪马里地区,全歼英军第29旅格洛斯特郡团第一营,对英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造成了巨大的震撼。

整个雪马里战斗中,志愿军63军歼灭英军第29旅“格洛斯特营”、一个炮兵队、一个重坦克连,毙敌中校营长以下官兵59人,526人被俘。

时任志愿军63军187师561团1营2连排长的刘光子,单枪匹马俘虏63名敌军。

63军最终圆满完成彭总司令交代的阻击任务。

1953年6月30日,志愿军战斗英雄刘光子受邀参加了在莫斯科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大会。

会场上,斯大林特别找到刘光子问到:“你是不是真的俘虏那么多名英军,这似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刘光子接下来的回答让斯大林哈哈大笑。

那么,志愿军第63军是如何全歼格洛斯特郡团第一营的?

铁原阻击战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吗?

图|斯大林

一、第五次战役爆发,63军任务艰巨

1951年4月22日,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打响,志愿军派出三个兵团,共计11个军,与朝鲜人民军一起向“联合国军”发起反击,意图歼灭美军3~4个整师。

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结束后,由于前三次战役过于顺风顺水,志愿军一口气把“联合国军”打到三七线附近(今首尔——春平地区)。

这导致我方战线拉得太长,且补给线遭到“联合国军”空军的侵袭,志愿军不得不后撤。

接替麦克阿瑟成为“联合国军”总指挥的李奇微命令部队趁机北进,将战线推进到“三八线”附近。

“联合国军”于1951年4月初再次越过“三八线”,酝酿新一次的“仁川登陆”,试图从斜后方进攻志愿军主力部队,把战线推进到平壤、元山一线。

志愿军彼时刚刚组建空军,飞机种类、地勤保障等各个方面与“联合国军”有明显差距,没有制空权就无法保障志愿军后勤补给线。

因此,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与第五次战役时,志愿军必须要在一个星期内发起一轮攻势。

一星期后,弹药和粮食将全部消耗完毕,只能暂时撤退,千万不可与“联合国军”硬碰硬。

李奇微把志愿军的进攻称之为“礼拜攻势”。

继“磁性战术”之后,李奇微再创“诱敌战术”。他命令美国第8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每天率领部队后退32公里,避免和志愿军夜战、近战,依靠强大远程火炮消耗志愿军。

图|时任美第八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

与此同时,李奇微派遣空中打击力量,不分昼夜地轰炸志愿军补给线。

于是乎,“联合国军”一路退守至首尔(汉城)附近,志愿军虽收复大片失地,粮食弹药皆已消耗殆尽,“联合国军”的主力没有受到严重损失。

彭总司令决定变更战术目标,他命令志愿军所有参战主力分批回撤。

“联合国军”机械化部队行进速度非常快,万一敌人穿插到志愿军的身后,后果将是不可估量。

基于战场情况,彭德怀命令63军死守铁原。

因为铁原是志愿军后勤补给基地,公路、铁路在此交汇贯通,它是一处重要的交通枢纽。

这里一旦被“联合国军”占领,志愿军19军团和朝鲜人民军第1军团皆有被全歼的危险,所以必须有一支主力部队在这里殿后。

然交通枢纽之地,地势必然一马平川,恰好给了美军机械化部队发挥的空间。

美、英、韩、加、土等国组成的联合部队向铁原疾驰而来,决定数十万志愿军的“生命决战”就此打响。

敌人前进速度非常快,63军根本无法就地修建防御工事。

为了阻击敌人,彭德怀下达“铁令”:“志愿军第19兵团63军,你们这25000人必须死守住铁原,至少阻挡“联合国军”15~20天!”

19兵团司令杨得志罕见地向彭老总提出反对意见:“在铁原阻击敌军,我们没有必胜的把握。

无论是人数还是装备,我方均处于绝对劣势。63军根本来不及修建工事,难以完成志司的任务。”

杨得志司令不是空穴来风,单单美军就派出4个师、火炮1600余门、坦克300多辆、200余架飞机。

面对数倍于己,且武装到牙齿的敌人,63军确实很难完成彭总司令交代的殿后任务。

彭总司令怎会不清楚63军的窘境,他一向爱兵如子,绝不会让志愿军战士白白牺牲。

话又说回来,如果63军不去与敌人硬拼,无法完成殿后任务,数十万志愿军指战员很有可能会被“联合国军”团团围住,到那时损失可就更大了。

战场上容不下眼泪与慈悲。

彭德怀不给杨得志任何反驳的余地:“就算把63军打光,也要坚守铁原15天。

我的指挥部距离前线100多公里,敌军坦克仅用2天时间就可突击至此,63军没撤,我也不撤!”

图|志愿军63军军长傅崇碧

消息传到63军,时年35岁的军长傅崇碧悲壮地说:“即使63军打到最后一人,也不会让敌军前进半步。”

为了阻击敌人,彭总司令命志愿军第63军死守铁原,伺机与志愿军第65军一起全歼英军第29旅。

就这样,关系到志愿军能否打赢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的“铁原阻击战”打响了。

二、血战铁原,63军幸不辱命

1951年5月22日,战局突变,美军集中装甲力量,组成骑一师七团突击队、“德尔温装甲支队”、“牛曼尖兵”向我志愿军后方猛冲而来,其余十个国家组成的13个师则紧随其后。

3小时内,美军穿插20公里,将宋时轮的第九兵团拦腰斩断,数十万大军很有可能遭敌人围歼。

如果别的国家军队遇上这种情况,或许早已投降,甚至没有抵抗的信心。

然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乃“百战之师”,全体指战员士气高昂,善于打硬仗,打苦仗,坚决贯彻上级领导交代的任务。

我志愿军相互掩护,最终突破了敌人的包围。

此时的李奇微不肯善罢甘休,他命令“牛曼尖兵”继续进攻志愿军腹地,同时其余10个国家组成的联合部队,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着志愿军第63军驻守的铁原地区发起猛攻。

图|来势汹汹的联合国军

1951年6月初,5万多名“联合国军”气势汹汹朝着铁原而来。

早有心理准备的傅崇碧军长深知此战关系重大,63军绝不能与“联合国军”硬拼,必须要合理分配为数不多的兵力。

既如此,傅崇碧军长采取新战术——纵深梯次打法,不与“联合国军”正面对抗,采取分批次、调换战斗小组、前后方不对称攻击,试图扰乱“联合国军”前进步伐,从而起到拖延敌人进攻时间的目的。

这套纵深梯次打法其精髓就是配备兵力,即为前方少摆兵,后方多屯兵。

前方战斗小组伤亡太大时,后方兵力再上。因为前方兵力不多,傅崇碧军长将重兵囤积于后方,会让“联合国军”感受到不同的打击力量,从而无法进行针对防守。

63军布置多个战术小分队,对“联合国军”进行袭扰,不让敌人展开架势,发挥机械化部队的特长。同时,傅崇碧军长抓住一切可以主动出击的机会,尽可能多地消耗“联合国军”有生力量,打击其士气与进攻信心。

夜间,63军还会组织夜间分队,突袭对手。

美第8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被63军这套连环打法弄得苦不堪言,一时之间,他也没有好地破解良策。

不过,范佛里特秉持着“炮兵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炮兵轰”的老套战术打法,利用“联合国军”火力打击的优势,向志愿军阵地倾泻数千吨炮弹。

仅仅一个小时内,美军就向63军189师的阵地投掷4500吨炮弹,所有地面设施全部被打掉。

时任189师师蔡长元命令全师分散成200多个作战单位,战士们“化整为零”,既能减少本方损失,还能牢牢钉在阵地上,持续不断对美军实施打击。

志愿军战法固然高明,但受制于美军倾泻而下的炮火,还是得进行战略转移,放弃部分阵地。 尽管“联合国军”能攻下一部分志愿军的阵地,却要浪费许多时间。

除189师,63军187师和188师开始效仿此种“化整为零”的打法,耍得“联合国军”团团转,既浪费时间,更无法前进。

图|雪马里战斗路线图

与此同时,志愿军连、排级别的基层军官,同样积极开动脑筋,发明了各种战术。

188师563团8连班长郭恩志防守255.1高地时,首先向敌人队形前后左右各打一发炮弹,呈梅花形,随后发射第三发炮弹,大量杀伤聚拢的敌人。

凭借这套灵活多变的战术,8连仅以16人的伤亡,挡住了美军王牌骑兵第一师的一个加强团的进攻。

铁原阻击战结束时,8连战士没有后退一步,牢牢守住了阵地,此时全连仅剩下20余人(一个连大约120人)。

1951年6月14日,铁原阻击战宣告结束。经过14天的浴血奋战,63军伤亡高达2.2万,参战部队的伤亡率高达92%,军长傅崇碧身负重伤。

“联合国军”伤亡约1.6万人。

此役,63军圆满完成殿后任务,志愿军兵团主力撤回三八线,重新建立防线。

当63军撤出前线时,彭德怀亲自看望幸存官兵,一生刚强的彭德怀哽咽着对他们说道:“我代表祖国感谢你们。”

从不哭泣的彭老总泪流满面。

铁原阻击战意义重大,它代表着抗美援朝战争大规模运动战的结束,美国及其仆从国止步于三八线,为即将到来的和平谈判增加筹码。

三、63军全歼英国王牌营,斯大林连说不可能

众所周知,抗美援朝战争是1950年6月爆发,至1953年7月结束。

在这三年多时间里,美军纠结了数十个国家的军队组成“联合国军”,违背国际公法,对中朝两国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英国一向是以美国马首是瞻,先后派出27旅、28旅、29旅到达朝鲜作战,

格洛斯特郡团隶属英军第29旅,兵源主要来自英国西南地区的格洛斯特郡,组建于1694年。

图|被志愿军俘虏的英军

1801年,埃格洛斯特郡团与法军的一场血战后,该团被允许在前后帽檐上各佩戴一个徽章,因此被誉为“双徽团”。

二战期间,格洛斯特郡团为两营制(第一、第二营),一个营打仗、一个营休整;二战后裁撤第二营,整个团就只剩下第一营。

第一营约750人(相当于格洛斯特郡团总共就这700多人),下辖一个火力支援连,装备迫击炮、机枪、反坦克炮,作战主力为4个步兵连,每个排有一个迫击炮组,装备一门50mm迫击炮。

1951年3月31日,英军第29旅奉命来到临津江南岸布防,格洛斯特郡团第一营驻防左翼的“堪萨斯”防线。

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爆发前,英军多次过江巡逻,与志愿军侦察部队有过交火,双方互有伤亡。

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三次战役中,志愿军歼灭了英29旅皇家尤尔斯特枪团第一营及1个坦克中队。

据志愿军老兵回忆,英军士兵正面战斗力尚可,武器配置五花八门,但不擅长打逆风仗。 1951年4月22日,第五次战役打响,英军第29旅正好挡在志愿军右翼进攻路线,双方免不了要展开一番较量。

时任第29旅旅长布罗迪准将召开战前会议,根据情报分析:“志愿军主力尚在32公里以外,不会来得太快,29旅还有时间布防。”

这群英国人没想到,30多公里的距离对于志愿军只是一眨眼的事情。

白天做了周密侦查的志愿军战士们,从事先标定的浅滩徒步涉水渡过临津江,兵分几路同时进攻。

1951年4月22日晚8点,志愿军63军187师先头部队已经击溃临津江畔“联合国军”比利时营和英军诺斯伯兰燧发枪团的防线。

1951年4月22日晚10:20,格洛斯特郡团发现志愿军187师,随即打出照明弹,最先与志愿军交火的是格洛斯特郡团第一营C连7排,还没过半个小时就被志愿军彻底打散,放弃阵地。

此时的“联合国军”侧翼防线被志愿军撕开一个大口子,加上天色已晚,格洛斯特郡团只听见枪声,却看不到志愿军具体动向。

4月23日凌晨3点,志愿军187师561团一个连控制绀岳山,将格洛斯特郡团第一营与皇家燧发枪团(一个营兵力)分割。

图|前来救援的菲律宾营

第一营四个步兵连均重创,位于城堡山(148号高地)的A连伤亡近半,连长当场毙命。

同一时间,格洛斯特郡团B连没有丢失314阵地,且无人阵亡,顶住了志愿军7次冲锋,因为其他连都撤了,也只好跟着撤退。

B连撤退过程中,大部分士兵被我军俘虏,仅有哈丁少校带着十几名士兵撤到了235高地,与C连合并。

这只是英军单方面说辞,真实情况是B连害怕极了,不停向北岸开火,就连机枪打出的弹壳填满了战壕,却只是空放枪,没有造成志愿军伤亡。

我军当时已经拿下重要的148号高地,先头部队兵力有限,故没有全歼B连。

1951年4月23日,天刚蒙蒙亮时,志愿军63军187师560团、561团已经占领格洛斯特郡团第一营的雪马里周围大部分高地,将第一营营部包围。

235高地成了格洛斯特郡团第一营的覆灭之地,日后得名“格洛斯特山”。

志愿军559团在雪马里西侧切断了第一营与韩军的联系,此时第一营所控制的仅有235高地以及雪马里村。

与第一营一同被包围的还有皇家炮兵第70连、第170连C排。

4月23日上午9点,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下令全线后撤,他让英军第29旅先守住阵地,掩护美军第3师的侧翼。

4月23日中午,志愿军187师成功包抄侧翼,实现了对格洛斯特郡团第一营的包围。

副营长迪格比·格里斯特少校乘吉普车去补给地时发现那里已经被中国军队占领。

格里斯特运气好,没有被志愿军捉住,他赶忙回来向格洛斯特郡团第一营营长卡恩中校报告了部队的困境。

4月23日晚上11点,志愿军向格洛斯特郡团第一营的235高地发动夜袭,一直冲到离英军战壕只有18米的地方。

看不见敌人的英军士兵盲目地密集投掷手榴弹,用冲锋枪拼命扫射,枪口喷焰成了志愿军的活靶子。

两个小时后,格洛斯特郡团第一营丢弃235高地以外的阵地,全部撤上高地固守待援。

随着志愿军的攻势一浪高过一浪,235高地越打越小,格洛斯特郡团第一营伤亡惨重,只好朝山顶的方向撤去。

被围困的格洛斯特郡团第一营不停向29旅报告情况,请求主力部队赶紧派兵援救。

第29旅在4月24日上午8时派出救援部队,由菲律宾营与第8皇家轻骑兵团C中队部分“霞飞”坦克组成。

格洛斯特郡团第一营营长卡恩同时接到撤退命令,旅部让卡恩放弃部分伤员,带领还能行动的战士边退边撤,与大部队会合。

卡恩不愿放弃伤病员,(抑或者被志愿军围困根本出不去),只能固守等待救援。

29旅派出救援部队每小时只能前进1英里左右,行动非常迟缓。

由于格洛斯特郡团第一营固守的雪马里直接威胁志愿军南下追击的道路,这伙敌军也已经被志愿军团团包围,插翅难飞,因此我军希望全歼格洛斯特郡团第一营。

志愿军560团原本准备在4月24日上午发起总攻,因为1营下午才穿插到位,所以总共时间推迟至24日下午2:00左右。

志愿军560团1营1连、9连从南北两侧夹击敌军,被围的格洛斯特郡团第一营没有放弃抵抗,持续向志愿军发起炮击。

下午3时,与英军第29旅合力救援的菲律宾营一辆M24坦克触雷被炸毁。

菲律宾人与英国人产生分歧,担心人没救回来,自己倒会被志愿军轻易摧毁。

双方指挥官扯皮,最终菲律宾人放弃对格洛斯特郡团第一营救援。29旅好说歹说,与菲律宾营合力把诺斯伯兰团和比利时营救了回来。

4月24日晚,格洛斯特郡团第一营已经弹尽粮绝的地步,通过电台,幸存士兵得知救援失败,每个人士气都非常低落。

4月24日晚间10:00,志愿军发起冲锋,与格洛斯特郡团第一营鏖战至第二天清晨。

4月25日早间6:05,卡恩再次得知救援失败,下令各连放弃伤员突围。

4月25日早间8:00,志愿军再次发起总攻;上午10点,格洛斯特郡团沿着附近的山脊向南方移动,径直撞进了志愿军的包围圈。

最终,绝大部分英军士兵被俘,唯一保持了建制的是格洛斯特郡团第一营D连。

D连指挥官哈维上尉,率领剩余81名士兵突围,最后只有46人侥幸逃生。

据统计,235高地上的英军格洛斯特郡团第一营只有63人突围成功,500多人被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俘虏,营长卡恩中校、副官霍克利上尉,营军乐队指挥巴斯,一股脑地被我军活捉。

561团1营2连排长刘光子独自追击敌人时,发现一大群英军畏畏缩缩躲在山坳里。

惊讶之余,他拿起手榴弹假装身后有大批志愿军包围而来。

结果战斗英雄刘光子一人就俘虏了63名英军。

图|战斗英雄刘光子

结语

1953年6月30日,刘光子受邀参加了在莫斯科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大会。

会上,斯大林特别找到刘光子:“你难道真的俘虏60多名英军,这或许是不可能的吧?”

刘光子回道:“英国人怕死,我不怕死,我准备和他们拼命时,这些英军士兵就已经投降,乖乖成为我的俘虏。”

通过翻译的叙述,斯大林哈哈大笑,他拍了拍刘光子的肩膀,说了一番勉励的话。

志愿军用坚强的意志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弥补了武器上的不足,彻底消灭了敌军,谱写抗美援朝战场上一段可歌可泣的凯歌。

33 阅读:12419
评论列表
  • 2022-12-09 22:34

    致敬志愿军,立国之战,让国人从此挺直了脊梁。

  • 2022-12-13 01:16

    一个军百分之九十二的伤亡都坚守,注意这是一个军哦,据我所知,除了解放军历史上绝无仅有[点赞][点赞][点赞]

    老东 回复:
    只有中国军人能这样!
    掩耳盗林 回复:
    都是视死如归的人民英雄
  • 高登 12
    2022-12-11 20:18

    致敬英雄,扬我国威,愿我们宏扬先烈精神,奋发有为,在当下新的环境中更创佳绩,名垂青史!

  • 2022-12-20 15:13

    致敬志愿军,立国之战,让国人从此挺直了脊梁

  • 2023-03-04 15:10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谁还记得这句话!!

  • 2023-03-06 14:22

    志愿军,胆气壮。

  • 2022-12-24 22:58

    英雄用热血换来的河山,来之不易!

  • 2022-12-25 15:35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