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新加坡刚宣布即将禁止奶茶类饮品做广告宣传,
今天南京就开了一家奶茶店,并且还排起了长队。
虽然两者貌似没什么关系,往下看,你会觉得关系不一般。
一杯奶茶被黄牛炒到200元/杯,这是什么样的奶茶居然敢卖200一杯?
是西游记里面可以长生不老的神丹妙药吗?
200元一杯,孙悟空都表示喝不起。
人民网评官微特别针对这家奶茶店痛斥了一番。
一杯奶茶成本不过几块钱,在商家营销的作用下,在雇佣大量排队者的造势下,在与假黄牛的双双配合下,在买下一条热搜后,这家奶茶店刚开业三个小时,就火了!
为了突出大品牌的形象,为了让人们无脑消费,营销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简直将年轻人的智商碾压在脚下。
新店开业还没开门,就已经排起了五六十人多的队伍,人们都没有喝过你的奶茶,怎么会有人排队,况且奶茶店很多,随便走几步,就是一家奶茶店。
年轻人再无脑,也不会朝着一家新店排队三四个小时,为的只是一杯从没喝过的奶茶。
我想年轻人应该没那么闲,他们要学习、要上班,不可能放着好好的学不上,放着好好的班不上,为了喝一杯没喝过的奶茶,就旷课、就旷工吧。
开门后三个小时就宣布暂停营业对外称是售罄了,还搞起来一套饥饿营销,每人限购四杯的噱头。
限购四杯,这说明奶茶供不应求,如果真的限购,每人一杯怎么样?
谁买个奶茶还要一下买四杯?不怕得糖尿病吗?
其实,在个人需求的情况下,限购四杯和限购四十杯,本质上并没什么区别,都是商家说了算。
反正真正的顾客也不可能买四杯那么多。
前一阵,我们针对新加坡禁止奶茶做宣传一事写过一篇文章,里面也介绍过,有孕妇一天一杯奶茶,结果喝成了奶茶血,导致各种指标超标,还出现早产现象。
奶茶中糖分含量大,已经众所周知,在新加坡国家很注重人民健康,因此对于超糖分超量的奶茶及其他饮料禁止广告宣传。
当时看网友评论里,最多的人一天也就喝两杯奶茶已经受不了了,奶茶太甜了,糖分含量不低,每天保持一杯奶茶都能造成糖分过量,导致身体出现异常。
在今天这条奶茶开业的评论里,居然有人称自己一天喝六杯。
很多人面对有瘾性的食品就难以抗拒,殊不知这样超量的饮用,嘴巴是爽了,你身体各个零部件却不知承担了多少压力。
甚至有人一度怀疑,是不是放这东西了,为什么人们对奶茶这么有瘾?
还有人一天十杯,真是不拿身体当自己的。
突然看到有网友问,排队的那些人有没有一大半是托的时候,
有人说,评论区也满满的托,一天六杯、一天十杯,他们就不怕喝出糖尿病吗,不怕喝死吗?
但凡上过网的人不可能爱喝奶茶却看不到之前奶茶血的新闻吧?
之前的新闻评论下一片爱健康的网友,都拒喝奶茶。
在这篇热搜下,简直没了谁了!
她们蹭蹭蹭都窜出来了!
她们就那么不懂得爱惜自己的身体吗?
简直漏洞百出,将网友的智商踩在脚下的感觉是不是很爽?
还有很多人认为,像这种大品牌不需要托,但被人当场打脸。
有同样在南京的网友称,自己去现场问过,排队一次可以收到商家支付的80元酬劳。
80元,对成年人来说,可能不会浪费一天时间去赚这点钱,但80元对于学生党来说,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排队几个小时就赚80,也很不错了。
有网友称,这品牌的奶茶店在武汉快要倒闭的节奏,撑不下去了。
但面对南京这家新店还没开业就排队这么多人,是不是有点矛盾了?
在评论区,这节奏带的,就好像喝一杯奶茶就很高大上,如果没喝过这家奶茶就是没见过世面一样。
以前朋友圈都晒名包名车,现在他们要晒奶茶啦!
整个评论区,充斥着这家奶茶真好喝,简直现场认爹的节奏。
真的有那么好喝吗,
也有网友说不好喝的。
奶茶,不过是一杯奶茶而已,既没有奶,又没有茶的普通饮品。
真的没必要如此吹捧上天。
就像曾经一度火热的“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不过是商家营销而已。
你还真以为这是某位科学家的发言呀!
用曾经微商那一套,天天朋友圈晒提车,表面很励志,加入后才发现囤了一堆货无法消化。
而很多人为了解决这些货,继续跟着他们发天天卖货的假截图,找新的无知下家来接手后才能撒手。
如果评论区真的大部分是托。
那我们明白了,这种评论套路和电商的商品下的评论套路毫无区别了。
电商的产品评论里你会看到100个人的评论有98条都是正面的,如果突然出现一两条差评,那么如何解决差评带来的负面影响呢?
最好的办法不是换链接新发布一个新品,而是再增加200个正面的评论来淹没那一两个差评。
当正数大于负数几十倍时,仍然会有很多新访客成为吃螃蟹的人。
这时,你也许会问:这样的话,操作成本不是更高吗?为何不新开一个连接重新打新品不是更好吗?
要知道这个答案,就要明白电商平台的规则。
当一个产品所属链接做到一定程度后,就会有很高的产品权重,人群标签都已经逐渐稳定,而做到这一步,其投资的成本很高的。
如果新开一个链接重新发布新品的话,就等于一切从零开始,而重新开始做权重的投资是往往要比旧链接的投资大好几倍甚至几十倍的。
再通俗点讲,就是说,商家刷十单或十几单的成本,可能卖一个产品的利润就已经回本了。
而重新开新品,则需要更多的周期才能有人来吃螃蟹。
只要明白了电商商家的操作方法后,你就明白了在人民网评官微的批评下,为何有越来越多的正面评论偏向商家了。
过分地神化一个普通不能再普通的商品,就有点太过分了。
有人认为,线下排队,线上好评的套路,不是为了证明奶茶有多么好喝,而是要营造一个生意火爆的假象,让无知的人来加盟。
如果你还不明白,那咱们把这个套路换到电商的产品上。
刷单刷好评的电商,为了制造生意火爆的假象,目的就是让无知的人看到这么多好评分享后来消费购买。
这样是不是很简单地就明白这个套路究竟是怎么回事了。
2021年央视新闻频道报道过这样一个关于奶茶加盟诈骗的事件。
这起诈骗案涉及资金7亿元,所使用的套路跟我们上述讲到的简直一个模式。
先铺天盖地地宣传,再雇人排队营造生意红火的假象,同时结合线下排队,线上也要营造很多人喜欢喝的气氛。
其目的就是吸引加盟商来投资加盟他们旗下的品牌来开店。
号称傻瓜式运营,答应为你做到包括前期、后续、中间,反正给你做到面面俱到的那种。
而当你交了钱之后,其他之前承诺的给你找黄金地段、定期的培训全部都一拖再拖。
除了给你一张奶茶配方,让你自己做以外,都无法兑现承诺。
只要加盟费到手,一切之前美好的愿景都将成为一滩泡沫,维持不了几个月后关门大吉。
所以,相对于雇人排队、热搜刷好评这种巨额投资,在普通人看来,卖多少杯奶茶才能回本呢?
但相较于巨额的加盟费来说,那些不过是九牛一毛的小菜罢了。
就算这起案件不代表所有奶茶品牌,即使对加盟商很认真对待的良心品牌,收个几十万的加盟费,也有很大的赚头了。
当然,我们应该相信每一个认真做事业的商家。
奶茶源自日本,在日本却很少有奶茶店。
却在中国成为被商家营销的热门网红产品,实在是一个奇迹。
任何行业都有污垢,同样也有良心品牌。
就像本文并不单指某品牌,只是在阐述这个行业出现的一种乱象,
但这种乱象乱得有点过分。
在被人谈论起奶茶的时候,都会扣上一顶贬义的帽子,以至于连少数的良品都要拉下水,实属不该。
在乱象横生的行业里,想要真心做美食的商家,更需要努力改变这种反面案例带来的不良风气。
大家别傻家,明显是在为以后加盟店的收割造势!
才200,看不起谁。我觉得起码要20000一杯。
200元一杯的奶茶流浪汉也喝的起,背后能🈶什么鸡皮蒜毛的小事吗[好生气][好生气][好生气]
排队这么久 工资得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