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这一古老的传统节日,兴起于虞舜时期,迄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春节”这一名称诞生自辛亥革命。但其源头可谓是相当久远。
《尚书》、《礼记》中似有言及, 《尚书大传》有: “正月一日为岁之朝, 月之朝, 日之朝, 故曰:‘三朝’, 亦曰: ‘三始’。”隋杜台卿《玉烛宝典》: “正月一日为元日, 亦云‘三元’: 岁之元, 时之元, 月之元。”均指春节是一年的开端。学界一般认为, 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腊祭) 与过年节庆相关。西周初,已有一年一度的风俗活动,在新旧岁交替之际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也就是“过年”的雏形。
另有学者指出,春节源于上古的腊祭。早在尧舜时代就有了腊祭。这样似乎春节的起源时间要更早一些。时代长河奔流不息,有关春节的称呼也一直在变。但春节的内核亘古不变,无论身处何地,我们总会在春节相聚一堂,庆贺这一年一度的日子,这或许已经成为华夏儿女灵魂深处的共鸣。
汉武帝时以夏历纪年,把二十四节气编入历法,定正月为岁首,十二月为年终,作为年节的“正月初一”才被确定下来,即当时的元旦,也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春节。
而到了民国成立之后,才改用了公历,并把公历的1月1号立为元旦。而原为元旦的农历大年初一,就改成了我们现在的春节。我们所知的春节,是指农历正月初一。而广义的春节一般从腊月二十三祭灶(甚至于从腊月初八的腊祭)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结束。其中以除夕、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元宵节为高潮。节日活动很多,我们将选取颇具代表性的几个活动加以分析,最重要的是,这些活动延续到了今天。
早些年,人们希望通过过年来获得上天的保佑,从而希冀来年有一个美好的光景。于是就出现了年终祭祀活动,人们为之准备了丰富的祭品。祭祀活动逐渐完善,最终演化成了“傩祭”。“傩祭”是从汉朝流传到唐宋年间的庆贺活动,通过举行驱邪仪式,驱除一年的晦气、邪气,迎接新的一年。而且在唐朝“傩祭”规模更加宏大,除了驱除邪气,它还增加了一些娱乐功能,比如很多人戴着面具又唱又跳,类似于现代的化妆舞会,不过,现代社会已经彻底失传,对我们而言或将是一大损失。
除了“傩祭”,在古代“正旦朝会”也是官方过年的一项重要活动。它从汉代一直延续到了清代,是古代过年必备的一项重大的礼仪活动,即文武百官给皇帝拜年。随着封建王朝的黯然落幕,许多相关的文化均化作了历史的尘土,但相对的,许多民间的拜年习俗流传了下来。既有当时朝廷的重视,也有民间流传不息的薪火,于是民间也就诞生并演化出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比如祭灶、祭祖、打尘、放鞭炮、吃年夜饭、守岁、拜年,即便是21世纪的今天,依然在全国各地流行,并向我们释放着独特的魅力。
鞭炮即爆竹,相传古人在除夕燃放爆竹是为了驱赶名为年的怪兽。这头奇兽于除夕晚出现,来去如风,专门破坏民间农作物包括稻米,蔬菜等等。村民不胜其烦,因他每逢过年时就出现,于是人们称之为"年兽"。
人们苦于年兽已久,机缘巧合之下,年兽惧怕红色事物以及灯光的特点被人们发现,于是人们掌握了“年”的弱点。每至年末岁首,人们就在家门口贴红联、放鞭炮、挂红灯,院子里烧柴禾、拢旺火,用菜刀剁菜肉,发出声音。
事实上,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放鞭炮是为了新的一年事业更上一层楼。
门神现在已不多见。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惯。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着“神荼(tu)”和“郁垒”。相传上古时期有神萘郁垒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萘、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
明朝,随着《隋唐演义》等话本小说故事的流行,秦叔宝、尉迟恭二人成为最普及的门神。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征战天下杀人无数,登上皇位后夜间常做噩梦,元帅秦琼与大将军尉迟恭二人每夜披甲持械守卫于宫门两旁,唐太宗得以安然入睡。久而久之,唐太宗念及二将过于辛苦,命画匠绘制二将画像,手持鞭锏,不怒自威,挂于宫门两旁,邪祟不能侵。秦叔宝、尉迟恭二人作为民间最普及的门神,一直流传至今。小说《西游记》里面,也有两位门神的情节描述。
春联兴起于五代十国,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据历史记载,公元964年除夕,后蜀之主孟昶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旦》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春联的种类比较多,根据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楣
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之上。
祭灶: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据说是灶神上天之日。为了使灶神“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很多人家都进行祭灶仪式。人们还喜欢用麦芽糖敬灶神,一说是希望他吃了甜食上天后只报喜不报忧,一说是希望把他的牙齿粘住,防止他上天说坏话,这种习俗,体现了人们将神灵世俗化的倾向。
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祭祖敬神:春节祭祖敬神的习俗在汉代已有详细记载。中国有句古训:“祖宗虽远,祭祖不可不诚也。”春节祭祖,意在以祭祀形式表达对先人尊敬,怀念和感恩,并告诫今人感念先人的教养和恩恵。祭祖时的站位、次序是现实人伦关系的一种确认,也是中华传统中尊重长辈、敬重祖先的孝道的体现,敬神仪式与祭祖相似。祭神习俗的形成,源于古老的万物有灵观念和自然崇拜,也是中国民间多神信仰的体现。
年夜饭:又称“团年饭”,是一年中最为丰盛的家宴。一般来说,北方年夜饭的主角是饺子,南方的主角是年糕或汤圆。饺子名称源于与“交子”谐音,取义于“相交子时”。由于饺子形似元宝,吃饺子还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年糕谐音“年年高”、汤圆谐音“团圆”,表达的是对美满生活的祝福与诉望。
压岁钱:压岁钱的前身是汉代“压胜钱”,即一种钱币形状的避邪品,一般正面是吉祥语,背面是吉祥图案。唐宋以后,给孩子压岁钱的习俗渐渐形成。“压岁”谐音“压崇”,有趋吉避邪的含义。古人常常在除夕之夜用彩绳将钱穿起来放在床脚,等孩子醒来取拿,如今流行的是长辈给小辈发装有纸币的红包。
贴“福”字:据说这一习俗是由贴春联的风俗发展而来的,或者说它是最简化的春联。中国人历来重视“福运”“福气”,民间还有“五福”的说法。为了更充分地体现对幸福好运的向。,有人索性将“福”字倒贴在门上,利用“福倒与“福到”,表示“幸福己到”“福气已到”的含义。虽然这有违传统民俗中福字只倒贴在水缸、柜子和土箱子上的习惯,但由于人们钟爱“福到”的美好意义,反而形成了一种流行于民间的新年习俗。
讨口彩:中国人十分重视口彩,这种喜好在春节表现最为突出,不论南方北方,春节家宴最后一道菜常常是鱼,借“鱼”与“余”谐音,象征“年年有余”。现代人发压岁钱时,人们喜欢用号码相连的纸币,意在祝福后辈“好运连连”。
与讨口彩的习俗相应,过年时中国人还有忌讳说不吉利话的习惯,因此出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包饺子的面不足时不能说“面少了”,而要说“馅多了”;饺子煮破了时得说“挣了”“撑了”杯盘不慎摔碎时说“碎碎平安(岁岁平安)”人们利用口彩形式表达对好运的渴求,同时为节日营造幽默欢快的气氛。
中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除了以上比较普遍的年节习俗外,各地、各民族还有自己独特的年俗,如广州的花市、台湾的“围炉守岁”、藏族的“跳神会”、侗族的“芦笙会”、白族的“放高升”等,都为中国的年节文化增添了色彩。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电视的普及、一年一度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中国人除夕必不可少的一道视觉盛宴,地界各地的华人也通过国际频道与国内亲人同庆佳节,“大年三十看春晚”成为一项春节新民俗。
无论时代怎样变迁,春节一直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符号之一。春节这一天,无论深处何方,举杯同庆,成为华夏儿女灵魂深处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