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安检,可以说是我们现在日常出行的“必要程序”了,不管是乘坐地铁、火车还是飞机,都要首先过安检。
但是为什么每当有女性过安检的时候,安检员就会显得有些尴尬。
他到底看到了什么呢?
安检设备的重要性从上个世纪开始,全球恐怖主义活动日益猖獗,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尤其是针对民航客机和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袭击事件屡见不鲜。
当时因为没有安检设备,恐怖分子往往可以利用隐蔽的方式,将炸药等危险物品偷运到机舱或列车上,制造爆炸或劫持,造成大量无辜平民伤亡。
每一起恐怖袭击都如同一记惊雷,震撼着全世界,敲响了加强反恐力度的警钟。
1988年12月21日,一架载有259名乘客的泛美103航班在苏格兰上空突然解体爆炸,机上所有人和地面11人全部遇难。
调查发现,是一个藏在托运行李中的炸弹引爆导致了这场惨剧的发生。
洛克比空难凸显了当时航空安检的漏洞,为民航安全敲响了警钟。
各国航空公司意识到,必须尽快研发和引进先进的安检设备,建立更为严密的安检体系,能有效防范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安检设备就是透视?发展到如今,安检已经是保障旅客生命安全的必要手段。
大家在登机乘坐列车之前,都会经过几道安检程序,防止有违禁物品带来危险。
但这样的设备,也难免会给旅客带来一些不便,甚至涉及个人隐私,过度的人身检查、尴尬的全身扫描、繁琐的行李拆检,都可能引发旅客的不满和抵触情绪。
甚至私密物品被检出,身体隐私暴露,更是让人难堪。
这引发了很多人的怀疑,这些安检设备,会不会暴露旅客的身体细节呢?
事实上,安检员看到的旅客成像非常模糊,根本分辨不出具体的身体特征,更不用说看透衣服了。
即便在二次检查时,安检员也会尽量避免与旅客的直接身体接触,更不会强迫旅客当众宽衣解带。
对于需要搜查的可疑部位,也会礼貌地请旅客自行配合检查,安检员的目的只是排除违禁物品,保障旅客安全,而不是去满足什么猎奇心理。
所以,旅客们过安检时请放轻松,安检不等于“透视”,更不是“裸奔”,大家的隐私不会被“看光”,人格也不会受到侵犯。
先进的毫米波设备更是直接对乘客进行三维成像,完全看不出具体的身体轮廓。
这些设备在排除安全隐患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旅客隐私。
操作这些设备的安检员,也都经过严格的职业培训和道德教育。
他们明白自己肩负着保障旅客生命安全的重任,但同时也尊重每一位旅客的隐私权。
他们以客观、克制、不越矩的态度对待旅客,决不会故意去窥视旅客的隐私,更不会对旅客的身体状况评头论足。
正如一位安检员所说:“我们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的旅客,对于特殊的服饰、体征见怪不怪,绝不会刻意去关注,因为那不是我们的分内之事。我们的职责是用专业素养排除安全隐患,同时尽量减少对旅客隐私的干扰,仅此而已。”
由此可见,如果没有安检,那才是真正不利于大家的情况。
而升级安检设备,也是保障大家安全的重中之重。
安检设备持续升级目前,安检技术的升级在全球范围内展开。
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夜以继日地工作,研制出一系列X射线安检设备、金属探测仪、爆炸物毒品探测仪等高科技产品,从硬件上为反恐布下天罗地网。
其中,X射线透视技术可谓是安检领域的一次革命,它利用X射线对不同物质的穿透能力差异,对乘客的随身行李进行成像检查。
由于有机物和无机物对X射线的吸收和透射不同,因此在成像画面上表现出明暗和色彩的差异,熟练的安检员据此可以判别行李中是否夹带危险物品。
X射线安检仪的问世,使得过去需要打开逐一检查的行李筛查方式变得高效快捷,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隐匿运毒、偷带违禁品的行为。
而金属探测仪则是对旅客人身进行检查的利器。
当人体通过探测门时,身上携带的金属物品会扰乱其中的磁场,触发警报。
安检员会使用手持金属探测器进一步扫描,锁定可疑物品的位置。
这一设备能够有效发现藏匿在衣物或身体上的管制刀具、枪支,以及金属制成的爆炸装置,堪称反劫机反恐怖的“守门神”。
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行李和人身安检的智能化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计算机断层扫描、气溶胶检测、人脸识别、生物特征识别等新技术不断涌现,极大拓宽了违禁品的查获范围。
有了这些“黑科技”加持,躲在暗处的恐怖分子如同被“扒光了衣服”暴露在阳光下,再也藏不住自己的狰狞面目。
结语:所以,亲爱的旅客朋友们,下次过安检时请放轻松,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理解,因为严格的安检不仅是在守护我们的生命,也是在保护我们的隐私。
让我们自觉配合,积极支持安检工作,用我们的谅解和支持来回报安检员的辛勤付出。
也让我们感谢科技的进步,感谢它为我们撑起一把平安伞,遮挡恐怖主义的阴霾。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材料:
【1】上海科普网——《当你过安检时,工作人员能看到啥?有辐射怎么办?》
https://www.shkp.org.cn/articles/2024/02/if325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