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唐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步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时期。在此期间,北方广袤的边疆地区,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而突厥作为一个特殊的少数民族,是匈奴人游荡在西域地区的一个分支,自古以来都是让中原封建统治者最头疼的存在。
唐高祖李渊
在唐朝开国时期,唐朝的社会依旧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唐高祖李渊,既要增强国力,又要保证百姓的生活与安定。但是东突厥经常出兵,袭击大唐的边陲之地,让原本就不太稳定的大唐又陷入了一片新的混乱之中。
一直到唐太宗李世民登基,才开始着手整顿边疆军务,对东突厥采取了报复性的打击。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颇有魄力和政治手腕的大人物,在他的连番进攻下,东突厥全军覆没。此后,为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统治,加强与巩固中央政权,唐太宗李世民在西域设立了都护府,以统领各个羁縻府州。
汉武帝
一、唐朝在西域设立都护府的原因都护府是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建立起来的。为了扭转战争中与匈奴僵持的被动局面,汉武帝对之前的和亲政策进行了调整,决定对匈奴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不过考虑到匈奴的强悍战斗力,汉武帝想要找人结盟,共同对付匈奴。
他听说西域有个叫大月氏的小国与匈奴人有过恩怨,所以想与大月氏联手。但那时候,交通不便,汉人对广袤的西域一无所知,于是汉武帝便派出张骞,以通商之名,前往西域寻找大月氏,之后又打通了河西走廊,与西域进行贸易。
张骞出使西域
到了元前108年,西汉军队先后攻占楼兰、车师,击败西域大国大宛。从此,西域各国人心惶惶,纷纷派人来汉进贡。看到西域有许多中原闻所未闻的生物,又见识到了大宛天马群的壮丽,汉武帝发觉西域在汉朝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公元前101年,汉武帝派遣兵力驻扎在轮台、曲犁等地,并派遣使节,负责维护汉与西域各国之间的通道。
而随着区域形势的逐步稳定,渐渐地,从西域到汉朝的路上,也有越来越多的信使、商人,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公元前60年,汉朝正式在乌垒城设立了西域都护府,设立了官署,驻军屯田,实行政令,西域地区从那时起就是中国的土地了。
王莽
到了新莽时代,王莽对西域诸国的霸道统治,导致了西域与中原的分裂,西域大乱,李崇被杀,西域和中原的联系被切断。东汉建立后,西域十八国曾要求刘秀重建都护府,但是光武帝认为后汉新立,国力衰微,无法分心于西域。
一直到永元三年,班超平定西域动乱,恢复了都护府。但在班超回朝之后,西域却时不时发生叛乱,就连都护府的设立也是时断时续。而在朝堂上,太监、外戚交替干预朝政,政局黯淡,权力斗争频繁,朝廷对西域的都护也是十分忌惮,担心他们联合当地势力,建立自己的统治,因此,东汉对西域的管理很差。
隋炀帝
到了十六国、南北朝时期,中原再次陷入混乱,再也无法掌控西域。即便是隋朝统一了,隋炀帝也只能远眺西域,感慨不已,直至大唐成立,中原王朝才重新掌控了西域。
唐太宗贞观十四年,朝廷在西州设立了都护府,同年九月又在交河市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唐高宗时期,苏定方平西突厥,设置安西都护府,统治西域各个地区,其管辖范围自今新疆至咸海东部,包括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大部分地区。
武则天
长安二年,武则天将北庭都护府设于庭州,与安西大都护府一起分治天山南北。至此,西域在唐朝时期的统治格局已基本成型。盛唐时期,大唐曾踏入中亚,征服了无数的国家,与阿拉伯帝国的分庭抗礼,让大唐的声名远扬,同时,也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都护府的设立,让当地的少数民族更好地融入中原的统治体制,让中原和西域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让西域诸国对大唐的臣服,不是简单名义上的臣服,而是都对大唐有了一种强烈的归属感。
二、都护府制度在唐朝的发展安西和北庭都护府是唐朝在西域地区设立的最高的军事和行政机关。唐朝就是靠着这两个机构,才能在西域实行政治、军事上的统治。唐朝在都护府中设立了都护和副都护两个职位。大都护在都护府中地位权力最高,官从二品,地位仅在三公之下。大都护的职责主要是对管辖区域内的政治、军事工作进行管理,其中包括指派各级官员,指挥边境防卫。《通典》中《职官·都护》还有一些记载:“掌所统诸蕃慰抚、征讨、斥堠,安辑蕃人及诸赏罚叙录勋功。总判府事。”
唐朝都护府的职能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管理职能、抚慰职能以及征讨防御职能。所谓管理职能,就是都护府西域地区的各个少数民族进行统一的管理,管辖当地所有羁縻府州,总揽当地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工作。而在都护府中,各级官员的设立,也表明了都护府的制度十分健全,管理功能尤其突出。
所谓抚慰职能,就是指安抚已投降的突厥、铁勒、薛延陀等少数民族部族,这是都护府最大、最重要的职责之一。自从东突厥覆灭之后,“其部落或北附薛延陀,或西奔西域,其降唐者尚十万口”。面对数量庞大的少数民族降部,唐朝命令各部族,顺其风俗,采用开放的民族政策,对其进行合理的安置和安抚,这是朝廷巩固北方边陲的一个重要举措。安抚合理,有利于边疆长期稳定;如果安抚不当,很可能会引起当地部落的叛乱。
北庭都护府遗址
所谓征讨防御职能,就是抵御外患、镇压叛乱的责任。突厥是北方的游牧民族,骁勇善战,逐水草而居。如此分散的经济形态和生活方式,很容易受到了自然灾害的严重冲击,在经历了很严重的自然灾害之后,他们会向南方进犯大唐,将严重影响中原地区的安定与发展。都护府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中原王朝监督这些游牧民族,在他们制造叛乱时进行及时的镇压,也像一道厚厚的屏障,守护着边疆的稳定。
除此之外,这两个大都护府都设立于西域的中心,这其实也就是在向四面八方的西域民众发出信号:你们正在强盛的大唐的管辖之下,不要做出有违民族团结之事。这种政治力量的宣告,让整个西域都在唐朝皇帝的威严之下逐渐被同化,进而实现各民族的大融合。
安西都护府
三、唐朝都护府制度带来的影响首先,中原王朝在西域设立了都护府,这就意味着,西域将正式归属于中原,让中原王朝的领土范围进一步扩大。伴随着中原和西域地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原对西域的掌控力也越来越强,让西域真正成为了中国无法割舍的一部分。
其次,唐朝在西域设立都护府,对于巩固边陲、加强对西域的军事控制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西域与中原王朝的中心地带相隔甚远,再加上古代交通不便,行军、后勤大多依靠人力或者牲畜,因此一旦发生战争,朝廷派出的部队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抵达指定地点。特别是在远离主城的地方,军队的推进需要更长的时间,也不可能派出太多的兵力,长途跋涉对军队作战能力的影响很大。
唐朝军队
而设立都护府后,中原王朝可以在当地屯田驻军,沿着河西走廊和西域建立驿站,让两地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特别到了唐朝,在去西域的必经之路上,每隔三十里就会有一座驿站。在唐玄宗时代,河西走廊是唐朝时期交通最发达的区域之一,史书中曾这么描写河西走廊一带:“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
最后,都护府的设立,还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促进了中西经贸文化的交流。《旧唐书·舆服志》中有关于这一现象的记载:“开元以来,太常乐尚胡曲,贵人御撰尽供胡食,士女皆竞衣胡服。”由此可见,在那个时候,中原人对西域文化的喜爱程度很高。
中原道教、儒学、中医学,都是从这个时候传入中亚,受到了诸国的称赞与尊崇,所以,很多国家都派出了使者,与大唐交好。丝绸之路对于盛唐文化的交流有着重要的作用,而都护府的设立,更是保证了这条丝绸之路的畅通。
结语:唐朝对西域的统治,不仅带来了维护稳定的“边疆缓冲地带”,同时也是“以文化为中心”辐射出去的一个重要纽带。也就是说,唐朝都护府制度的设立,不仅仅是扩大了大唐的疆域,更是对大唐深厚文明的传播,让世界感受大唐的浩瀚,见识到大唐磅礴的力量。
虽然大唐已离我们远去,它的辉煌盛世也只停留在百年前的历史画卷里,但是,它所留下的文化遗产,将会在今天的“一带一路”中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通典》《旧唐书》
《唐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