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活着》:被封禁至今,究竟触碰了哪些底线?

田大哥说 2024-05-13 19:25:19
熟悉张艺谋导演的观众都知道,近几年,张大师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魄连续推出了几部极具震撼力的电影作品,占据了各节假日的档期,成为一股融艺术性、娱乐性、商业性很强的电影主流。

在张艺谋名气与票房双回归的大好局面下,谁又能想到,他曾有一部呕心之作的电影作品却被封禁至今。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里,小说,一直是文化长廊的一种载体。无论是古典名著还是当代文学,优秀作品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使我们的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它不仅散发着不可抗拒的文字魅力,而且,根据原著改编的影视剧,在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上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升华和提高。

小说《活着》就是这么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1994年,根据余华的小说《活着》改编的同名电影拍摄完毕,这部影片被业界誉为张艺谋艺术生涯的巅峰之作。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该片在制作完成后却未通过国家广电总局的审查,被禁映了。

影片《活着》,讲述了旧社会时期,纨绔子弟富贵(葛优饰),不顾家人的反对,整天沉迷于赌场。最终被赌场老板龙二(倪大红饰)设套输掉了整个家产,导致老父亲(黄宗洛饰)气绝身亡。妻子家珍(巩俐饰)也带女儿离开了他。

颠沛流离的生活对富贵打击很大。在无家可归一年后,妻子家珍带着出生不久的儿子回来了,富贵喜出望外,发誓永不赌博。为了生存,富贵去向龙二借钱,希望给自己找一条生路。龙二不借,将家里风尘多年的一套皮影戏道具给了富贵,让他以此谋生。

富贵与春生(郭涛饰)搭档外出演皮影戏,结果遇到内战,两人被抓了壮丁。在国民党大势已去之后,两人又稀里糊涂地成了解放军的俘虏。

解放后,由于富贵为解放军演过皮影戏,在牛镇长(牛犇饰)的帮助下过上了安稳的日子。而女儿凤霞因为连续高烧成了哑巴。可天有不测风云,在大炼钢铁期间,儿子有庆睡在墙根下,被倒塌的墙体砸死了,令夫妻俩泣不成声。意想不到的是,砸死有庆是因为区长开车倒在了墙上,而区长却是曾经与富贵一起演皮影戏的春生。

进入60年代,牛镇长为凤霞(刘天池饰)介绍了一个叫万二喜(姜武饰)的对象,是个瘸子,工人身份。文革期间,春生和牛镇长都受到冲击,春生媳妇自杀,春生也离开了家乡。

凤霞在生孩子的时候因为医院缺少医生,导致大出血而去世,富贵与家珍悲痛欲绝。好在凤霞留下了儿子,一家人在经历了无数的风霜雪雨之后,坚强地活了下来,互相照顾,其乐融融。

该片是张艺谋继《秋菊打官司》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影片以凝重精炼的叙事结构和深沉淳厚的画面色调为观众展现了在动荡的历史大背景下,富贵一家子与命运抗争过程中的跌宕起伏和悲欢离合。

看过该影片的观众都一致认为,《活着》才是张艺谋电影作品的高峰。这个时候的葛优和巩俐也正是演艺事业绽放的黄金时期,为观众呈现了炸裂般的演技,提升了影片的艺术高度。

影片并于1994年获得了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最佳男演员奖、人道精神奖;第48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奖、全美国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等殊荣。

我们从获得的这些奖项上来看,无一不是国外的,没有一项是国内的,因为影片从一开始就被禁映了,没有机会在国内参赛。

这样一部优秀的国产影片为什么会被禁呢?它究竟触碰了什么,而至今仍然没有解禁。

1.影片还没有过审,张艺谋就带着拷贝参加了戛纳国际电影节。

张艺谋对电影的创作和热爱达到了近乎痴狂的地步,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经过精心的艺术提炼和严格把控的。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孩子,在历经科学的孕育之后,很疼爱、很细心地将他接生出来,然后悉心照料,呵护有加,慢慢培育。

于是,张艺谋为了获得大家对他的作品的认可,也为了扩大影片的知名度,进行宣传和推广,特别看重一些国际上较有影响的电影奖项和赛事。

就在《活着》刚刚制作完成,在没有通过国家广电总局审查的情况下就匆匆地踏上了戛纳的红毯。并且一举夺魁,获得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多项大奖,葛优也凭借该奖项获得戛纳影帝。《活着》剧组在国际影坛可谓是风光无限。

但张艺谋这样的做法却严重违反了《国家电影管理条例》,其结果就是在国内被禁映。

一部伟大的电影作品因为触碰了国家的审查制度而被禁映,实在令人唏嘘。与《活着》遭遇同等命运的还有娄烨的《苏州河》、姜文的《鬼子来了》、田壮壮的《蓝风筝》、贾樟柯的《站台》等影片。这些影片都是在未过审的情况下迫不及待地参加了国际电影赛事,被广电总局永远禁映。

这样的处罚看似很无情,但这也是国家的底线,为的就是规范和完善文化市场,维护法律的尊严。无论你的作品如何伟大,观众多么喜闻乐见,一旦触碰了红线,后果就会很严重。

2.影片的故事过于沉重。

看过电影《活着》的观众都普遍认为故事太过于沉重了,给人制造了一种压迫感和令人窒息的痛惜感。

其实读过原著就会发现,张艺谋手下留情了,小说里比电影更加悲惨,除了富贵,基本上亲人都死完了。

《活着》是一部横跨半个世纪的年代剧情片。在历史洪流中,小人物的命运常常是微不足道的,在那个人吃人的旧社会,生离死别几乎涵盖了生活的全部。压迫、剥削,处处充满着悲悯和绝望。在那样的境况下,生存几乎成了奢望,往往命运弄人。

影片为了不脱离原著精神,改编的力度并不太大,尽管融入了很多张艺谋的思考和认识,而我们看到的依然是凄惨无比的富贵一家。难道活着就必须要以死人为代价才能体现坚强吗?活着,不单单是在旧社会,在新社会更要好好活着,主题思想显然是为了突出小人物富贵在社会变革中那种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一个家庭的命运如果在旧社会支离破碎无力回天,那么到了解放后,还要遭受灭门之灾吗?

显然,在影片《活着》获奖之前,原小说是默默无闻的,是电影把原著带火了,出现了阅读原著的热潮。而我们发现,从张艺谋改编后的影片来看,其实比原著更符合传统的叙事审美,升华了原著思想,但是还不彻底。

活着,既然是想突出富贵对待生活的一种坚韧精神和千百年来中国人的生存状况,在故事结构上就应该区别开来:旧社会与新中国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和结局。

富贵在旧社会输了家产、气死了老爹,女儿凤霞连续高烧造成聋哑,这在解放前是无法避免的。但在新中国成立后,家庭的命运却依然没有改变:儿子有庆被砸死、女儿凤霞大出血而死,这样的改编就有点过于沉重了。生活中的意外谁也不可预测,可这样的悲剧却阴魂不散地发生在了富贵一个家庭,这不是要把人往绝路上逼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哪里去了?是有意回避还是故意践踏?

3.时代背景被放大,存在抹黑、讽刺因素。

《活着》的故事经历了旧社会、解放战争、“三反五反”运动、大跃进、文革等不同历史日期的重大事件。

编导是想通过社会变革来映射小人物的命运起伏总是与历史的动荡息息相关。

影片中为了给有庆的死做好铺垫,把责任推给了那个火热的年代——大跃进;把凤霞的死推给了“文革”。

编剧这样的处理就是在告诉观众:富贵一家的命运即使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依然在历次的政治运动中被冲击、依然逃不脱悲惨的魔咒。影片利用历史事件作为时代背景是对国家形象的有意抹黑和讽刺。

新中国的建立,是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历经血与火的洗礼与考验,付出了巨大牺牲才取得的伟大胜利。新生的共和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改造和探索中走一些弯路也是在所难免的,这也是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我们应该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去理解那段历史,而不是有意地去扩大和讥讽,曲解政治制度和国家决策。

很多历史事件的发生,至今都并不十分清楚,有待考证和发掘。文艺工作者不能随意地以影视剧的形式去歪曲和否定,那是对国家和民族的不负责任,违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

国家广电总局在那个年代果断封禁《活着》,是出于对国家体制和形象的一种保护和尊重,决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对历史污蔑和造谣。

影片《活着》从诞生至今已30年了,该片无论是艺术性还是思想性都堪称中国电影史上的精品,但自从被封禁以来便争议不断。这也许成了张艺谋永远的伤痛。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田战利)

0 阅读:2

田大哥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