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两次预警,欧盟拒中国茶叶入境!是刻意针对还是另有原因?

人间靳说 2024-09-21 11:37:17

4月29日,中国出口欧盟的茶叶竟然被检出有农药残留?

要知道,中国出口的东西向来都是层层把关的,如今被检出农药,实属让人不安。

欧盟那边更是对中国茶叶拒之门外,甚至一天内拒绝我们两次。

但这茶叶可是我们祖祖辈辈都爱喝的好东西,从小喝到大也没见有什么问题,怎么会在出口时又检测出不合格了?

这不禁让人纳闷,究竟是欧盟故意针对还是我们的茶叶真不能喝了呢?

欧盟频频预警

欧盟对中国茶叶的严格把关,其实早在2011年就开始了。

从那时候起,欧盟就开始加强对来自中国茶叶的检验,每一批想要进入欧洲市场的中国茶叶,都得在口岸过“安检”,一旦查出问题,比如农药残留超标,就会被无情地挡在门外。

这么多年下来,欧盟对中国茶叶的检验力度一直在加强。2020年来就因为农药残留的问题,欧盟拒绝了中国茶叶入境高达8次之多,让不少中国的茶叶出口商头疼不已。

2023年9月,欧盟的食品和饲料类快餐预警系统,又对中国茶叶发出了两次单独的预警。这次是在茶叶里检测出了致癌物苦参碱和蒽醌这两种农药的残留。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欧盟对中国茶叶的频繁预警?是刻意针对我国还是真是我国的茶叶真的有问题?

农药残留

在出口国外的众多被检测的茶叶中,发现一些有农药残留,尤其是唑虫酰胺。

唑虫酰胺,作为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唑虫酰胺被广泛用于防治茶树上的害虫,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茶叶的产量和质量,深受茶农们的喜爱。

但正是这个看似优秀的农药,却让中国茶叶在欧盟的严格检验下屡屡受挫。

欧盟对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有着极为严格的标准,其中对唑虫酰胺的含量更是有着明确的规定:不得超过0.01ppm。

这个标准之严格,可以说是达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让许多中国茶农感到既无奈又头疼。

在中国唑虫酰胺的使用可是相当普遍的。由于它效果显著,又相对安全,因此很多茶农在种植过程中都会选择使用它来防治害虫。

但是问题就出在了这个“普遍使用”上,为了追求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品质,一些茶农可能会过量使用唑虫酰胺,导致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量超标。

而一旦这些超标的茶叶被出口到欧盟,就会因为无法通过欧盟的严格检验而被拒绝入境。这不仅给茶农们带来了经济损失,更影响了中国茶叶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形象。

农药乱象

中国茶园面积广阔,总面积超过4579万亩,但大多数茶园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由个人所有并经营。从种植到管理,再到收获,每一个环节都由茶农自己亲力亲为。

这种分散的种植模式,虽然充满了田园诗意,但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农药使用的监管几乎成了空白。

没有统一的指导和规范,茶农们在使用农药时往往各行其是,形成了无序的状态。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产量,一些茶农可能会选择那些价格更便宜、但并不符合欧盟严格标准的农药。

而茶叶的加工过程相对简单,并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技术。因此,很多茶农在收获茶叶后,并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专门清除农药残留。

这样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量就很容易超标,给茶叶的出口带来了隐患。

不只是茶叶,部分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往往不按使用说明进行配制,任意加大浓度。这种做法不仅不能提高防治效果,反而会导致畸形果现象频发,严重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此外农民在使用农药的时间上也常常掌握不准确,尤其在高温时段使用,极易产生药害,对作物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大大降低农作物的生产量。

一些农民为了追求除草效果,盲目加大用药量、选择不正确的喷药时间,甚至偷用明令禁止的除草剂。

这些行为不仅给本身作物带来药害,还可能对周边敏感作物造成严重影响,破坏生态平衡。

尽管农药包装物应统一回收处理,但部分农民在使用完农药后,随意将空瓶(袋)丢弃在田边、地头。

这些包装物中的残留农药可能渗入土壤和地下水,对环境造成长期污染,如果不小心误食这些水或农作物,对身体的伤害不言而喻。

欧盟并非刻意针对

欧盟对中国茶叶实施的严格检验标准,并非出于某种偏见或刻意为难,而是对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

中国茶叶,它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全世界还有不少人爱喝。但农药残留问题却不容小觑,唑虫酰胺等农药的残留物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长期摄入甚至可能引发健康问题。

不仅如此,农药残留物还可能通过雨水冲刷、地表径流等途径进入水体,对水生生物造成致命打击,破坏原本生态平衡。

正是出于对消费者和生态的安全着想,欧盟才对农药的残留如此严格标准。

又该怎么应对?

面对欧盟严格的茶叶检验标准以及中国茶叶出口遭遇的挑战,我们必须得从源头抓起,提升茶叶品质、确保食品安全。

与化学农药相比,生物杀虫剂以其成本低、安全无污染的特点,成为替代化学农药的理想选择。茶农们可以积极尝试使用苏云金杆菌、昆虫病毒、植物浸提液等生物杀虫剂。

这些生物制剂通过喷洒对昆虫具有特定杀伤力的病毒或提取物,能够高效地消灭害虫,同时保护茶园生态环境。

生物杀虫剂的使用,不仅能够减少化学农药的残留,还能够提升茶叶的品质,让消费者喝得放心、喝得健康。

农业部门和地方政府应肩负起监管重任,制定并执行严格的农药使用规范和标准。

通过建立健全农药残留检测体系,对茶叶进行定期、全面的检测,确保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量符合欧盟及国际市场的标准。

再加大对违规使用农药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让茶农们自觉遵守规定,确保茶叶生产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鼓励茶农采用合理施肥、轮作休耕等科学种植方法,以提高茶树的抗虫性和产量。

科学种植不仅能够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够提升茶叶的品质和口感,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茶叶的需求。通过科学种植,我们可以实现茶叶产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当然还要加强培训,让茶农们充分了解农药残留的危害以及欧盟等国际市场的严格标准,自觉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注重茶叶的品质和安全性。

只有茶农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提升,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提升中国茶叶的竞争力。

可能有人就要问了,即使做了这么多,那茶叶上还是会有微量农药残留,喝进肚子里会不会对人体有伤害?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曾指出,茶叶中检测出农药残留,并不代表喝了就会对人有害,关键是要看残留的量有没有超过标准。

而且大多数农药都是脂溶性的,也就是说它们更喜欢油脂,不太喜欢水。所以,当我们泡茶的时候,那些农药残留其实不太容易溶解到水里。

有研究发现,就算是用冲泡的方法泡茶,也只能让茶叶里的农药残留析出大约10%到20%,这么少的量,对人体来说几乎没什么影响。

人体对微量农药残留有一定的代谢和解毒能力,当我们吃了一些含有微量农药残留的食物时,肝脏、肾脏这些器官就会开始工作,帮助我们把这些有害物质代谢掉,排出体外。

如果长期都吃含有微量农药残留的食物,虽然每次吃的影响可能很小,但是时间长了,还是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

特别是像儿童、孕妇、老年人这些身体抵抗力比较弱的人,他们就更容易受到农药残留的影响了。

如果还是不放心,就在喝茶时讲究一些方法,水温、时间和冲泡次数,这三个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农药残留,但水温太高或者泡得太久,都可能让更多的农药残留跑到茶水里头。

还有些茶友习惯倒掉第一泡茶汤,这可是个好习惯,这么做虽然不能完全去掉农药残留,但也能减少一部分。

即使这茶再好喝,也得适量,别要贪杯,也别只喝一种茶,换着花样喝,也能平衡一下不同茶叶里的营养成分和可能的风险。

希望我国的茶商能加强管理,提升茶叶质量,打破欧盟的贸易壁垒,让中国茶叶再次成为国际市场上的佼佼者。

文/编辑:ToT

参考资料:

中国经济网网-《茶叶还能喝吗?有关专家回应品牌茶叶农药残留争议》-2012年4月18日

食品伙伴网-《我国出口绿茶被检出3种农药残留超标》-2024年7月19日

央视网-《听说茶叶有农药残留?爱茶人士莫要慌》-2021年3月24日

0 阅读:0

人间靳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