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个“游龙”皇帝,他游江南的时候,游到了丰城。一天,他装扮成一个农夫,登上赣江丰城大码头。这时,皇帝感到有点饥饿。他抬头一看,街上有一家“胡记点心店”。他便走进店里坐下来,问店老板:“老板,有什么吃的吗?”
胡老板回答说:“有,救饥米古。”
“酒醉米古?正好,来一碗!”
胡老板端出一蓝边碗米古。这米古是用米粉、细糠、山薯粉混合做成的,方便那些劳碌奔波、没功夫坐下来吃饭的谋生人。
皇帝吃了几个米古之后,觉得这米古既有点甜又有点苦,既有点香气又有霉气,便问:“这是什么东西?”
“不瞒客人说,这丰城街上推车的、挑担的、过路的,饿了,都喜欢吃这救饥米古!”说完,对着大街叫:“救饥呀!救饥呀!”
皇帝听到这叫唤声,心里一怔:莫非老百姓都没饭吃吗?他故意对老板说:“这米古吃不下,卖给我一碗白饭!”
胡老板说:“这就叫我为难了,除了县衙门里有白米饭,走遍丰城全县都找不到啊!”
“你们丰城不是产稻谷吗?”
“不是大水,就是大旱,种的稻谷,全被天收走了!”
皇帝起身,交了米古钱,就走了。胡老板觉得此人长相不凡,吐言不俗,但猜不出他是什么人。不久,朝廷拔来一大笔钱,兴修赣江大堤,开挖丰水河床。于是丰城县里城外传开了皇帝到过丰城,皇帝开恩了!
胡老板听了,心想:莫非前不久在我店吃救饥米古的人就是皇帝么?要是今年风调雨顺,我一定做一种好吃的点心,进贡到京城。
这一年,因兴修了水利,丰城县一带丰收。为了做进贡点心,胡老板忙坏了。他从江浙采来桂花,从闽南买来茶油,从台湾购进白砂糖,然后挑选丰城最好的糯米,准备做一种从未做过的糖米古。他先把大米用箩筐装着,放在船上,划到赣江中心,淘了又淘,直到淘清了水,才把大米运上岸,蒸成米饭,凉干,碾成扁扁的冻米。然后,把冻米放到茶油锅里炸,炸成白花花的米花,再把米花放进熬溶了的饴糖里,并放进桂花馅,搅匀,成米花糖。接着,盛起米花糖,放进木盒中,撒上红柚丝,待到冷却后,切成小方块,用上等的白纸包好,印上“贡糖小切”四个字。
皇帝接到丰城县送来的贡糖小切,品尝一番果然落口消溶,酥脆香甜,比起那“酒醉米古”来,不知要好吃多少倍。皇帝大加称道,拿在手里仔细端详。心想:贡糖,送给朕吃的都叫贡糖。小切,小不妙也;切,不吉也。总应该有个好的名称呀!皇帝突然灵机一动:“这米花冻结在一块,就叫它做“冻米糖'吧!”
自此,丰城冻米糖名扬天下,丰城人家家户户都做这种冻米糖,省内外、海内外的人也都喜欢吃这种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