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大战本来是玄门三圣事先安排好的一场玄门内部的表演赛,但由于一系列的偶然因素积累,最后假打变成了真打。真打的结果是战前万仙来朝的截教几乎灰飞烟灭,而得胜的阐教弟子后来也大批投入了西方教。所以人们对于阐教截教到底为什么打得如此惨烈也充满了疑惑。按书中所说元始天尊对于截教的态度是彻底的否定,对于通天教主的收徒方式也十分不满。本来三教是一家的阐教截教的教义分歧真的有这么大吗?
阐教截教在封神大战中分歧严重,表面上分歧很大。但阐教截教其实也是同源,它们都是鸿钧道人传下的道统。在万仙阵之后鸿钧道人曾经出面调解阐教截教的分歧,他出场的时候有一首介绍他的偈子:“高卧九重云,蒲团了道真;天地玄黄外,吾当掌教尊。盘古生太极,两仪四象循;一道传三友,二教阐截分。玄门都领袖,一气化鸿钧。”鸿钧道人“一道传三友”,收了老子、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三个徒弟,这三个徒弟虽然都是一师所传,但他们的理念还是不同的。
书中多次提到三教,也多次提及老子、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是三教教主,但鸿钧道人却说“二教阐截分”, 三个教主,两个大教,看着是有些怪异。元始天尊是阐教教主,通天教主是截教教主;老子的身份有些特别,书中多次提到他是阐教,但一个大教两个教主也不太合理。碧游宫三教会商封神榜的时候,就是老子、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所以老子应该也是一个大教教主,只是这个大教可能就是含有儒家影子的人道。所以阐教、截教和人道都是鸿钧道人的传承,他们是一体的关系。
阐教讲究的是顺天应人,天心即我心,所以阐教门人最在意的是顺天而为。而要顺天而为就要先知道天意,所以阐教门人修行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体悟天道,明了天意。对于上天垂象这样的大势阐教门人是绝不会违逆的。云中子曾经不顾上天垂象试图除掉混入皇宫取代了妲己的狐妖,但其最终的结果还是失败,所以云中子便彻底放弃了除掉狐妖的念头,直接返回终南山去静待周兴商灭去了。整个阐教都是这样,一切都顺天而为,绝不逆天而动。在弘扬道法传承阐教法门方面,阐教也秉持着同样的理念。
阐教收徒讲究的是根行和缘分,没有相应的根行和缘分,阐教门人绝不会把自己的修行法门传授于人。修仙法门是把双刃剑,所传之人是善类则能造福众生,结得善果;一旦所传非人,那将祸乱天下,荼毒众生,自己也会因为所传非人而被牵连,受到天道的惩罚。所以阐教讲究的是“法不可轻传”,不遇到对的人,阐教门人是不会传下功法的。这样的结果就是阐教门人数量稀少,但质量有保证。总的来说阐教教义更像老子《道德经》中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宗旨,时时刻刻把天道放在最高的位置。
截教也来自于鸿钧道人的道统,他把截教法门传给了自己的三弟子通天教主。截教的教义按照现代仙侠文洪荒文的总结那就是“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大道之数五十,天道已经衍生出了四十九,这四十九已经是定数,只有那遁去的一不是定数,所以截教教义就是要追寻那遁去的一,以达成自己修成大道的目的。那遁去的一就是截教门人的生机所在,所以截教门人千辛万苦就是在找那遁去的一。当然上述这些论述都是现代仙侠文的总结,并不是原著《封神演义》中的说法。
截教教义想要截取那遁去的一这一线生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比起阐教顺天应人还要困难一些。所以截教的修行应该比阐教还要艰难,按照正常做法,截教门人想要取得成就,付出的艰辛要大于阐教,修行有成的弟子数量不应该太多才是。可是我们会发现封神世界中截教门人的数量远远超过阐教门人,万仙阵只是截教门人的一部分,介绍通天教主时曾暗示截教门人有百万之多。难道那遁去的一如此容易就被截教门人抓到修行有成了?这显然不符合事实。
那么截教门人是怎么达到如此惊人的数量的呢?其实从通天教主到普通门人,截教传承功法时使用了一个取巧的法子,那就是被阐教门人诟病的“一意滥传,遍及匪类”。想要找到那么多根行深厚可以领悟那遁去的一的人实在不容易,截教就采取了“广撒网,多抓鱼,择优而从之”的策略。根行深厚的人不好找,那就把功法传给所有人,在这门多人当中总能遇到有缘人。一万个人中遇到一个根行深厚的人那就赚到了,把这个人收入核心再加以培养,就能弘扬截教法门。
截教这样的传功方式确实有效,碧游宫中根行深厚的核心弟子也确实聚集了一些,但不合格的人数量更多。百万门人之中截取了四大弟子和随侍七仙,在加上数量有限的几个其他弟子,截教门人在核心弟子数量上与阐教门人数量相当。但截教这样做的代价就是那些没有进入核心的普通截教弟子,那些弟子虽然没有进入核心,但也是截教门人,所以他们做的事也都会算在截教身上。于是我们便会看到外界对截教的观感:“不问披毛戴角之人,湿生卵化之辈,皆可同教共处”。
截教和阐教来自于同一个母体,所以截教上自掌教通天教主,下至普通截教门人,最熟悉的一句话就是“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截教门人自认为自己与阐教门人一样都是玄门正宗,并没有高下之分。如果认真一些,可能自己的截教功法还要高于阐教功法。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截教门人在与阐教门人争斗时才会愤愤不平容易嗔怒,因为阐教门人不认可截教玄门正宗的地位。但在阐教看来截教并不是自己的同类,截教中存在太多的匪类。
截教中不是没有根行深厚一心修行大道的人,但更多的是阐教口中的匪类,因此借助截教功法作恶的人就多了起来。一个两个作恶无所谓,人多了自然会反噬截教。所以安排封神的时候通天教主本来就想让那些根行浅薄的弟子当了炮灰上了封神榜就完事儿了,可是截教内部盘根错节,最后还是牵连到了截教的核心弟子,最终导致万仙阵大战。万仙阵大战之后,截教的精华基本消耗殆尽,四大弟子,随侍七仙,只有无当圣母一个人全身而退,其他人都随着万仙阵消失了。
阐教与截教的根本分歧在于截教的传功方式和传功对象。阐教秉持宁缺毋滥的原则,而截教则是广种薄收的方式。截教看似给了众更多人希望,有一种“有教无类”的意味,但他造成的后果确实是“遍及匪类”。任何事物都不会是两全其美的,总是有得有失的。阐教只传根行深厚的有缘人,但传人稀少;截教广撒网多抓鱼,但也会带来恶果。如何抉择都要承担后果,截教也只是承担了自己的后果罢了。
其实是道教要灭了自己的叛徒派系,元始天尊对通天教主说的那番话,和通过老子看通天:全无道气,一脸凶光已经暗示了。
就是窥视通天身怀异宝法力低微,借封神之名,强抢豪夺斩尽杀绝。鸿钧若不带走通天,通天教主必死。
分歧是天下大事哪家教主说了算?结果老二联合老大坑老三、天理不容啊👎🏻👎🏻👎🏻
总的来说就是截教发展太壮大,让另几个教害怕嫉妒,找个理由联合起来打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