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全盛时期,能否打赢围攻光明顶的正道六大派?

史书凌轩阁 2024-06-10 10:35:51

《倚天屠龙记》中,六大派围攻光明顶,实为全书最为扣人心弦之一役。昆仑、崆峒、华山、武当、少林五派,受峨嵋掌门灭绝师太之怂恿,联手进攻明教圣地光明顶。

此役,六大派精英尽出,武当五侠联袂上阵,少林更遣空智、空性二位高僧助战。当然,老张此时在闭关,如果老张也跟着去了,那明教就没有抵抗的必要了。哪怕是阳顶天或者,他也顶不住老张十招。

六大派围攻光明顶时,明教已经是大残血的状态,杨逍、韦一笑及五散人因内讧受成昆偷袭,战力大损。若明教处于阳顶天昔日之鼎盛时期,可否击退围攻之正道六大派?首先来说,明教当时确实处于残血状态,不仅明教高手内讧,明教弟子照样内讧。在《倚天屠龙记》中,彭莹玉说过这样一句话:

眼前最不幸之事,是五行旗和天鹰教的梁子越结越深,前几日大斗一场,双方死伤均重。

你看看,不仅杨逍、韦一笑、五散人是残血,五行旗跟天鹰教其实也是残血。不得不说,灭绝师太挑的时机非常好,真的是趁你病,要你命!

天鹰教实力很强,在南方跟十几个正道门派较量三十年,屹立不倒。但殷天正这时候还琢磨着对付怎么五行旗,于是他们自己先干起来了。明教的五行旗,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吗?如果按照常理推断,明教的五行旗就跟精锐部队一样,利用光明顶的特殊地形,利用特殊的战法,完全可以守住光明顶。

但是,在金庸老先生的笔下,明教的五行旗战力并不强,也许是因为跟天鹰教内讧,损耗较大。《倚天屠龙记》原著述及,仅武当一派,便能与明教的木、火两旗相抗衡,武当击败两旗之后,莫声谷仅受轻伤。由此可见,在六大派与明教的交锋中,胜负之关键,并非在于五行旗与六大派弟子之众寡,而在于双方顶尖高手之数量与实力。

全盛时期的明教,最强的高手自然是教主阳顶天,他把乾坤大挪移练到了第四层。殷素素曾向张翠山说过:“我父亲曾说,他此生仅钦佩两人,一者已故的明教阳教主,再者便是尊师张真人。即便是少林的‘见闻智性’四大高僧,也未能赢得我爹爹的敬佩。”

殷素素此言,暗示阳顶天武艺之高强,仅次于武当张真人。少林四大神僧对阳顶天亦无必胜把握,即便是空见高僧也难以轻易取胜。由此,我们可对双方顶尖高手之实力作出初步判断:若张三丰不出手,六大派中恐无人可制阳顶天。少林恐怕得四位空字辈高僧一起出战,才能打赢阳顶天。也就是说,从绝顶高手来看,明教是占优势的,阳顶天一骑绝尘。

再看看双方的一流高手:

明教:双使、四位护教法王、五散人外加一个附送的殷野王,五行旗旗主,十七人;

六大派:少林空智、空性外加一个阴险毒辣的成昆,武当五侠,峨眉灭绝,华山鲜于通、高矮二老,昆仑何太冲夫妇,崆峒五老,十九人。

关于六大派高手与明教四法王之间的实力对比,张翠山作出过评判。在张五侠看来,金毛狮王谢逊的武艺犹在他大哥宋远桥之上。而明教除紫白金青四大法王外,更有两位武功超群的光明使者——杨逍与范遥。杨逍在练成两层乾坤大挪移后,六大派中已鲜有能与之匹敌者。范遥则“正邪兼修,武学渊博”,与张无忌激战七八十招方显疲态。

若明教处于鼎盛时期,六大派派出的人手显然难以攻克光明顶。我们也应看到,六大派在围攻光明顶时,并未尽出全力。尤其是少林与武当两派,显然留有余地。试想,倘若张三丰亲临光明顶,明教又有谁能阻挡其锋芒?而且,武当七侠齐聚,他们所组成的“真武七截阵”,按照设定足以与当世64位高手相抗衡,明教又该如何应对?

武当实力已然如此,少林则更为强大。别忘了,他们除了四位空字辈高僧之外,还有三渡神僧呢!此外,少林空字辈高僧多达十几位,如果他们倾巢而出,明教肯定难以招架的。再者,少林俗家弟子遍布四海,仅龙门镖局的都大锦一人便能调动众多人手。因此,倘若少林与武当倾尽全力,即便其余四派不出手,明教也难以守住光明顶。

明教陷入危机,其实并非因为缺少武林高手而打不过,而是因为阳顶天一命呜呼后,内部开始闹起了分家,自己跟自己先打了起来。这不,天鹰教看不下去了,赶紧派兵支援,可谁曾想,六大派的人影还没见到,他们就和五行旗干上了。结果五行旗被灭绝师太包了个饺子,殷野王只能站在一旁看热闹,最后还是靠张无忌出手相救。

而让明教差点见阎王的,是韦一笑、五散人和杨逍这几个家伙窝里斗,结果被成昆这个老狐狸暗算,一个个都重伤倒地。要不是张无忌的九阳神功及时爆发,明教这会儿就已经全军覆没了。即便如此,明教的高手们也都成了伤残人士。

等到殷天正急匆匆赶来,一看这场景,人都傻了:伤的伤、残的残,就他一个还能打的,直接崩溃了!

看着这一片狼藉,殷天正嘴角抽搐,心里哀叹:“这他喵的是什么鬼情况?我殷天正一世英名,怎么摊上了这么个烂摊子?”他环顾四周,只见明教弟子们个个鼻青脸肿,五行旗的旗主们更是狼狈不堪,仿佛刚从战场逃回来似的。

“哎呀,这不是殷老哥吗?你可终于来了!”韦一笑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一脸苦相地说,“你要是再晚点来,我们可都得去见阎王了!”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