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民主根据地使用的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
二、审慎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保证党员队伍质量
全面抗战时期,宿迁地区抗日根据地党的组织得到了极大发展,党员队伍也得到了极大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至1942年2月,淮海根据地已经有党员3997人。其中,正式党员泗沭县257名,宿迁县89名,沭阳454名,宿沭海1019名,机关支部86名;候补党员泗沭县85名,宿迁县16名,沭阳260名,东灌沭300名,宿沭海82名,机关支部5名。在淮北抗日根据地,1941年5月时,皖东北地区有党员3000余人;1941年10月,淮北苏皖边区有党员6754人;1943年,发展到24010人;至1945年5月抗战胜利前夕,全边区已经有党员38969人。
宿迁地区抗日根据地的党员发展,经历了初步发展和稳定发展时期。全面抗战爆发前,在国民党反动当局血腥摧残下,宿迁地区党员活动已经呈秘密零星状态。全面抗战爆发后,淮海地区一些和党失去联系的地下党员有的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找党,有的到中共山东分局找党,在上级党组织指示下回到宿迁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开展抗战工作;还有一些被迫自首过的党员也开始自发地在家乡开展抗战活动。
八路军、新四军驻皖东北办事处上塘(今泗洪县境内)旧址
在八路军、新四军部队和上级党组织进入宿迁地区后,他们中的许多人陆续恢复党籍或重新加入党组织,成为抗战后宿迁地区的第一批党员,并以他们为骨干开始初步发展党员工作。党组织建立初期,党员发展主要是在积极参加抗战活动的青年知识分子中进行,之后逐渐大量发展工农成分的党员,注重从生产斗争中吸收优秀的工农和知识分子入党。1942年2月,据淮海根据地部分地方不完全统计,党员队伍中,共有产业工人5名,手工业工人38名,雇工50名,贫农815名,中农457名,富农123名,地主46名,教职员10名,小商人39名,自由职业者6名,小贩6名;初中159名,高初小学85名,其他138名。淮北根据地据1945年5月统计,党员队伍中工人占总数的7.58%,贫农占62.63%,中农占24.47%,富农占2.49%,地主占0.86%,其他占1.97%。可见,此时工农成份党员已经占党员队伍的绝大多数。发展党员的方式方法,初期主要是上级派人一对一单独发展,如淮北根据地的泗宿县刘圩区,1940年初先由上级党组织派出工作团,个别发展党员,有的乡开始时只有一个党员,这名党员就任该乡支部书记,而后再逐步发展健全组织,到下半年时发展党员四、五十人,至1942时已经发展了大批党员,工作团任务完成,其成员大部转为区、乡干部。通过干部培训班发展党员。1942年淮海根据地运河特区成立后,先后举办了两期干部培训班,期间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学员中发展党员。具体先选几个觉悟提高快、表现好、家庭情况和本人历史清白的学员,通过个别谈话教育,经支部讨论通过吸收入党,然后通过他们的推荐再扩大发展范围,以此发展了一批党员,解决了运河特区干部紧缺问题。党员发展,更多的则是在反“扫荡”、反摩擦斗争和减租减息、增加工资等大规模群众运动中,通过实际考验来进行。通过在实际斗争中发展党员,使党在数量上极大发展,在广大农村普遍建立了乡党支部,从而巩固了党在根据地的绝对领导地位。
1941年6月,皖东区委在所在地孙园村召开党的活动分子大会,图为大会会场。
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党的各级组织十分注重发展质量,坚持审慎发展。1941年3月淮海区召开县委书记联席会议,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在会上作报告指出,淮海区成立以来,在淮海区发展了党,给了党员以相当训练、教育与锻炼,在斗争中培养了相当多的干部,打下了淮海党的基础;但与此同时,“部分的党员不能起模范作用,甚至结党营私,借(假)公报私(如不缴公粮、公草报仇等),引起群众中严重的反感(泗阳、沭阳)”。因此,黄克诚强调要求,在党的工作中,“发展党﹝员﹞要慎重,不要乱拉,要普遍各村镇,不要集中在一个区域,每个村庄要有我们的党员,但不要一个村庄全是我们的党员。发展时要注意党员的质量,党员质量的好坏,对工作有很大作用的。”黄克诚的报告,对淮海区发展党员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进行了具体指导,对淮海根据地在发展党员中保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淮北根据地,针对前一时期在发展党员过程存在的让一些
淮北区党委机关刊物《淮流》和《人民通讯》
不纯分子混进党内的问题,淮北区党委于1943年7月明确规定了农村支部入党的必备条件:“(一)阶级成份好,必须是雇佣工人、雇农、贫农、贫苦出身的革命的知识分子,及个别斗争中坚决的中农,原来的地主、富农本身一般不能参加党,尤不能参加支委,地主、富农子弟出身的知识分子参加支委须经县委批准;(二)在改善民生斗争中表现坚决勇敢,热心积极,在这方面需要严格地把党的组织与一般群众组织及统一战线的组织严格地区别开来;(三)办事公道,不自私自利;(四)有相当活动能力。”这一规定,便于淮北根据地基层党组织把住农村党员入口关,保障纯洁农村党员队伍,提高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党员发展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