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康”、“阳过”、“阳了”成为新的流行词以后,我家也不幸中招。
病毒来势汹汹,我和老公的症状都比较重,体温居高不下,嗓子也像是吞了刀片,全身无力只能躺在床上休息。
儿子的症状比较轻,烧了一天以后就退烧了。
在此情形下,我一边庆幸孩子症状轻,另一边又担心他的饮食起居无人照料。
没想到,他却信誓旦旦地跟我说:“你别管我了,我可以照顾好大家”。
他开始照着网上的方法,给我们熬煮梨水,并承担了消毒、做饭的任务。
虽然味道一般,但我觉得心里很暖。
在他的精心照顾下,我和老公恢复得很快。
经历这件事以后,我不得不重新认识我的“叛逆”儿子。
我发现他没有我想象得那么冷漠,他知道感恩、懂得反哺,在我们需要他的时候做出温暖的行动。
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一条新闻感到很心酸。
江苏无锡的一位妈妈不幸感染了新冠病毒以后,在她极度劳累之后,晕倒在三个孩子面前。
然而,目睹这一切的三个孩子竟然没有一个人上前去关心,直到几分钟之后,其中一个孩子才慢慢靠过去看着倒地的妈妈,也没有伸手去扶一下。
看得出,妈妈真的是很累了。
但是孩子流露出来的冷漠,却刺痛了无数网友:
不管是不是真的,孩子的冷漠是真的;
就算开玩笑也不能这么冷漠吧,三个孩子都这样,只能说是家庭教育的失败;
我每次在厨房做饭,突然东西掉了或者我被油溅了喊一声,我女儿都会关心问一句你怎么了,然后还会嘱咐我要小心点。这几个孩子一点都不会心疼父母。
话里话外都在说:孩子太冷漠,不懂得感恩。
我在想,孩子太冷漠,也许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
反思自己的养育方式,也总是替孩子包办一切。
孩子小时候体质很弱,我总是习惯心疼孩子,怕他苦怕他累,却不知道我自己亲手切断了孩子的独立之路。
自小学起,我就自告奋勇地承担起了陪伴孩子写作业的任务,经常替他检查作业,事事叮嘱。
就连收拾书包这种小事,我都会跟他说:“你别管了,我来弄,你安心多看书就好”。
时间一长,孩子把学习看成了我的事,而不是他的事。
在《特别狠心特别爱》中有一段话:
不忍心让他们从小体验生活的艰难,也不懂得适时向他们索要,最终导致子女们一辈子的艰难,一辈子向父母索要。
不让孩子体验生活的苦,他就永远体会不到做父母的有多不容易。
学习上亦是如此。
我一直向孩子强调我的“付出感”,这种压力压得孩子喘不过气。
这次生病的经历,我发现孩子的潜意识里都会心疼父母。
看到父母生病了,他会过来关心;看到我没办法做家务,他会过来帮忙。
如果这次我又像是以往一样,拒绝孩子的帮助,就是在培养孩子的冷漠,让他觉得“我的父母不需要我的帮助”。
最真诚的爱不是被迫给予,一定是经历过,感受过,才能表达出来。
父母生病了,累了,不要怕让孩子知道,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难”,才会懂得将心比心,才能激起孩子的责任感和保护欲。
我们培养的不只是孩子的学识能力,还有一种品质是:付出、感受和感恩,从而会心疼和敬畏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