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7年那个温暖而充满生机的春日里,安徽寿县九里圩的广袤田野被一层淡淡的绿意所覆盖,万物复苏,预示着一年农事的繁忙即将拉开序幕。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邱家花园附近,两位皮肤被阳光晒得黝黑的农民,正挥汗如雨地忙碌着,他们的目标是通过加固堤坝,改善周边农田的灌溉条件,以期提高来年的粮食产量,让家人过上更加殷实的生活。
阳光透过云层,斑驳地洒在他们辛勤劳动的身影上,每一次挥锹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然而,就在这看似平凡的劳作中,命运悄然为他们铺设了一条通往历史的神秘之路。当其中一位农民的锹尖意外地触碰到土壤中的硬物,发出清脆而不同寻常的声响时,两人的注意力瞬间被吸引。随着泥土被一层层细心地剥离,一个形似竹节、却散发着金属光泽的奇异物件逐渐显露真容,其上金色的字符在阳光下若隐若现,仿佛在低语着千年的秘密。
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两位农民的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激动与好奇。他们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发现,更可能是某种未知宝藏的线索。于是,他们更加小心翼翼地继续挖掘,不久之后,一把小巧精致的铁锤和数片造型相似的金属片也相继出土,这些“竹节”般的金属制品,每一片都透露出不凡的气息,让人不禁遐想连篇。
然而,受限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知识水平,两位农民虽然满心疑惑与惊叹,却未能意识到这些文物的真正价值。他们只是朴素地认为,这些金属制品或许能换得一些钱财,以补贴家用。于是,带着一丝不舍与期待,他们决定将这批“铜片”作为废品出售。
幸运的是,同年六安县的文物工作者正深入乡村,开展着一场旨在挖掘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普查与征集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得知了九里圩村民挖出“铜片”的消息,这立即引起了他们的高度重视。带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文物的敏感,他们迅速前往探访,并亲眼见证了这些被误认为是普通铜片的器物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
舟节上的“鄂君启”三字在文物工作者的专业眼光下,这些“铜片”的真实身份逐渐浮出水面。经过仔细辨认与深入研究,专家们确认这些铜片上所刻的文字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它们属于一组珍贵的青铜器——“鄂君启金节”。这组金节不仅是楚国时期青铜铸造艺术的杰出代表,更是研究古代经济制度、交通网络及书法艺术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随着研究的深入,金节上的311个文字被一一解读,原来,这几枚金节是楚怀王,在公元前323年专门为分封在“鄂国”的弟弟“启”颁发的,专家们分辨出了4件金节中有3件为“车节”,也就是陆路通行证;有1件为“舟节”,也就是水路通行证。
楚国是当时的超级强国,经济繁荣各种商贸活动频繁。而只要持有这样的“金节”,在出入交通要塞的时候,就可以享受“特定免税”的优惠政策!
在金节的铭文里有着这样的规定:鄂君的商队船只不能超过150艘,车辆不能超过50辆,货物贩运时间以一年为限,并且严禁运送武器、青铜、皮革等战略物品。它们不仅揭示了楚怀王对封地领主鄂君启的特别恩宠,还生动展现了当时商业活动的繁荣景象以及免税通行的特殊制度。金节分为舟节与车节两种,其设计巧妙,以青铜模仿竹节形态,并运用错金工艺将文字与金饰完美融合,既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也展现了楚文化的独特审美。
这一重大发现,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我国青铜文化的内涵,更为我们理解古代社会的经济运作、交通发展及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而这一切的起点,仅仅是两位农民在春日田野间的一次不经意的挖掘,以及文物工作者们敏锐的洞察力和不懈的努力。这段故事,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历史与现实的桥梁,让我们在感叹历史沧桑的同时,也更加珍惜和尊重那些默默守护与传承文化遗产的人们。
鄂君启金节(舟节)战国长31厘米,宽7.2厘米1961年安徽蒙城发现值得一提的是后来1961年,安徽蒙城王氏家族出土另外一件金节。如今这5件金节(车节3件,舟节2件),被安徽省博物馆认定为一级文物,成为镇馆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