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ES6,4.7秒破百、33.9米百米制动、空气悬架、铝加碳纤维复合车身

天下说车 2024-06-15 18:17:00

4.7秒破百、33.9米百米制动、空气悬架、铝加碳纤维复合车身……

在ES6身上,这些“大”配置,我们早已不陌生。

但这些小细节,你们是否知道呢?

你还在费力的点开你的充电口或者油箱盖?NO!

当你拔下ES6充电枪的那一霎那,你会惊喜的发现车子的充电口盖竟然自动开了!

当然,拔下充电枪的一刹那,充电口盖也会优雅地关上。

这绝不是什么黑魔法,但却是十足的黑科技,弹收装置采用直流电机,配合先进的感应装置。

这场隔空呼应,绝对值得亲身尝试。

这是一个充电功率最高达10W的无线充电板。

手机,车钥匙,airpods……全都可以!

同时,还支持NFC模式下的Peer to peer匹配模式,不需要手动操作,手机可与汽车自动进行蓝牙连接。

ES6的智能香氛系统共有4种香味系列:阳光、星辰、旷野、秘境。每次可同时安装3种香氛。

通过中控屏操作,与NOMI交互,三种香味可以在系统内部自动切换。后续监测到驾驶者的疲劳状态时,还可自动释放提神醒脑的香氛。

酷,大概就是能用一步完成的,绝不让你用两步。

想要尝试这些ES6特有的细节设计吗?

「ES6 更大更便宜,EC6 有啥好的?」这是一个月前我身边的一位蔚来意向车主对于 EC6 的看法,当时我的想法基本和他相同,所以这次静态体验之前我心里其实并也没有很高的期待。

但是得知这次蔚来的设计师 Colin Phipps 会到现场给大家做设计讲解后,我的期待值又回来了一点,我觉得设计师帮忙解读或许能让我更好地理解 EC6,另外这个过程中也许可以发现一些 EC6 上被忽略的细节。01理念和设计

在说 EC6 之前,我想先简单介绍一下 Colin Pihpps:

Colin Phipps 此前是通用汽车中国区前瞻设计总监,于 2019 年加入蔚来,目前担任蔚来上海设计中心的高级总监,EC6 就是他参与设计的作品。

设计解读的开头部分他提到了很多蔚来在设计理念上的愿景,Pure、Human、Progressive、Sophisticated,这四个要素是 Colin 介绍 EC6 设计时提到的 「蔚来 DNA」,因为这几个词的翻译我觉得见仁见智,所以在这里先保留原文。

不得不说这些理念和形容词听起来很「设计圈」,我作为设计方面的外行在听他说的时候其实没有特别多的共鸣。不过这之后 Colin 又进一步谈到了这些理念在 EC6 设计上的体现,而为了传达这 4 个理念,EC6 的设计在配色、内饰用料、整车轮廓、实用性等多个方面从大到小都做了考量。

比如这次的内饰新配色「喜马拉雅棕」,之所以会把它作为此次 EC6 内饰的广告色是因为这个颜色给人温暖和柔和的感觉,而这也是设计理念中提到的 Human,蔚来官方翻译为 「有温度」。

Pure 我个人理解为纯净和通透感,EC6 上营造这种感觉的关键是它那块全景天窗,更好的采光对于这台溜背 SUV 的车内空间感会有所提升。

Progressive 的理念在 EC6 外观上的表现可以说非常直观,标志性的 X 前脸和溜背造型让 EC6 的外在第一观感非常科幻,大灯、轮毂等多处的视觉上也有对于科技感、未来感的展现。

而精致,也就是 Sophisticated,我想是这已经是蔚来品牌设计的一个标签,整车的品质感和细节的把控对于蔚来而言属于基本操作,EC6 这块我也就不再单独拿出来说了。

设计部分的「纸上谈兵」结束以后终于来到实车的体验环节了。

02实车体验好看

有的车图片比实车好看,也有的车实车比图片好看,EC6 属于后者。

21 寸碳纤维轮毂

陶瓷般清润的车漆

漂亮的溜背

可能是展车上配置了我最喜欢的 21 寸碳纤维轮毂,也有可能是星灰的漆色在展厅暖色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干净和清润,在看到 EC6 实车的头几分钟时间里,我深深觉得这台车比 ES6「性感」了不少。

与车身同色的车顶配合溜背曲线让 EC6 的视觉非常流畅而且比 ES6 更具一体感。

侧面特写

而且我很喜欢的是 EC6 的侧窗基本把车侧的腰线以上的部分「填满」,收尾曲线没有多少过度设计,而这也让它的 D 柱从车顶延伸到车尾的走势非常渐进且协调。

车顶的黑一直延伸到尾箱,还有超薄的刹车灯

溜背的线条之外,EC6 全景天窗和后挡风玻璃的一体式涂色处理也让这种视觉上的一体感更上一层楼。

溜背带来的的运动感和更低的视觉重心让 EC6 相比 ES6 看起来更酷了,颜值这真的是很容易让人失去理智的,但是好看往往都是有代价的,溜背 SUV 车型的车顶空间和尾箱会比普通版本要有所损失是行业共识。

可这反而是 EC6 给我惊喜最大的部分。

很意外,很用心

带着「EC6 是 ES6 的溜背车型」这样的空间预期,我坐进了 EC6,但打脸来得太快了,快到我收不住的惊讶表情让 Colin 都有点困惑。

EC6 的后排乘坐体验可以说是意外的好,这个意外体现在两方面。

充裕的头部空间,乘坐人 175 cm

首先,EC6 的头部空间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般局促。我本人身高 180cm 整,此前试乘同级溜背车型 X4 和 GLC Coupe 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头顶是有稍许压抑感的,X4 为了保证后排头部空间还特意在后排车顶做了一个掏空处理。

全景天窗本身就是一种车顶掏空

EC6 因为全景天窗的缘故车顶厚度自然就很薄,除去这部分增加了头部空间以外,Colin 特意提到了 EC6 设计之初在溜背的角度上为后排的空间做了充分的考虑。如此一来两者结合,再加上全景天窗带来的通透感,EC6 的后排头部空间以我的体验可以说非常不「溜背」。

另一个意外就是后排座椅的感受。EC6 后排座椅靠背和坐垫的填充物相比 ES6 明显的更多更软,坐上去甚至可以说有点现款天籁那种大沙发的感觉。

座椅填充很充实

在这之外,另一个我感觉特别明显的的地方在于 EC6 后排座椅的坐垫高度明显比 ES6 要高,坐垫对我大腿部分尤其是靠近膝盖的地方支撑臂比起 ES6 改善了不少。这种感觉太过意外以至于我有点怀疑是不是太久没坐 ES6 的缘故,好在展厅现场还有一台 ES6,而图片上肉眼可见的差距也证明我的感受不是错觉。

ES6 膝盖下方架空明显

EC6 明显改善

后排的部分讲完了,再来说说 EC6 的后备箱。先说结论:EC6 的后备箱「常用空间」上和 ES6 几乎一样,甚至物品拿取上更方便。

EC6 尾箱

ES6 尾箱

这里借用 Colin 的话解释一下「常用空间」:高度处于后挡风玻璃以下的空间。平时行李箱等大件一般都放在这个高度之下,更高的部分,就是「堆出来」的了,使用频率不会特别高。

EC6 上面,这部分的空间和 ES6 是一样的,而且为了便于取放行李,EC6 尾门的铰链位置特意做得很高而且比较靠前,这样的效果就是尾箱开口更大,拿靠近第二排的物品时不那么容易顶头。

所以,综上的结果,EC6 的溜背设计让它比 ES6 更漂亮,但反常识的是 EC6 第二排的乘坐体验比 ES6 反而更舒服,溜背并没有带来多少头部空间的问题,座椅也更软更高。后备箱方面,虽然绝对空间比 ES6 更小,但常用空间是一样的,而且取放更方便了。

EC6 能做到这个结果是超出我预期的,同时这里头也可以看出 EC6 在设计上的多方面考虑,确实用心了。

不过我对于 EC6 的设计还是有一些遗憾的,EC6 的车尾和车顶为了实用性做出的设计在我看来让整车的低趴感打了折扣,视觉上观感略厚,虽然比 ES6 看起来漂亮些,但本可以做得更上一层楼的。而且这种设计也让 EC6 在车长方面看起来有点短,让轿跑 SUV 原有的长尾气质有几分丢失。但设计就是要取舍,EC6 的方向更偏向于实用和漂亮的均衡体。

内饰嘛,不多说,直接看图。

03问几个问题

实车体验期间我还问了 Colin 几个问题。

问题1:我发现 EC6 的后挡风玻璃上没有雨刮,而 ES6 上是有的,这个是怎么考虑的?

答:EC6 的溜背设计让它更像一台轿车,这种流线造型下,雨水基本不会在后挡风玻璃上囤积,所以 EC6 不需要后雨刮,但是后挡风玻璃角度更垂直的 ES6 是需要的。

问题2:EC6 的车身下部用了很多黑色的装饰,目的是什么,比起同色处理,这种设计有什么好处?

答:车身下方的黑色装饰可以更好地营造出车身层次的对比,EC6 作为一款运动取向的车型很适合这种风格,那些鲜明的漆色在 EC6 上会更有冲击感。

问题3:蔚来的刹车卡钳貌似只有黑色,EC6 上也是这样,以后会有更多的颜色选项吗?

答:我们是一家以用户为核心的公司,产品需求层面我们一向尊重用户的意愿,卡钳颜色的需求很少有用户提出来,所以我们没有做这方面的选项,如果以后客户有这样的需求,我们是会做的。

回答第三个问题的时候 Colin 说了一句我印象挺深刻的话:「For the user by the user」,嗯,很蔚来。

04总结

快速总结一下吧,虽是同门车款,但 EC6 比起 ES6 又进步了,好看而且几乎没有实用性的牺牲,价格上 EC6 也挺有诚意。

静态体验期间和蔚来员工的交流中我也得知 EC6 的订单比他们预计的要多,这说明了两点,第一是 EC6 的这些变化对了消费者的胃口,第二是虽然 EC6 和 ES6 区别不大,但是还有这么多人愿意买,可以看出蔚来品牌确实变得更有影响力了。

0 阅读:499
评论列表
猜你喜欢

天下说车

简介: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