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为何无“福报”?要么是做错了,要么是帮长辈抗雷

国学传播 2024-03-31 01:07:34
引文

鲁国之法:鲁国人在他国沦为奴隶,若有人将其赎回鲁国,可以报销赎金。

孔子的弟子,大商人子贡从其他国家赎回了鲁国人,但却不去报销赎金。

孔子知道后,感叹说:“子贡这次做错了。从此以后,鲁国人不会再从国外赎人了。”

子贡赎人而不取赎金,既因为子贡有善心,也因为子贡有这个经济能力。

子贡的做法为鲁国民众重新建立了一个更高的道德标杆,打破了原本赎人就能领赎金的良性回馈,让有心赎人的鲁国人陷入了进退两难的道德困境。

赎人但不领赎金,多数人没有那个经济条件,只好放弃。

赎人并且领赎金,很多人不会再有从前的那种为国家做事的荣耀感,而且和子贡相比,会显得自己在道德上有瑕疵。索性,也就不参与了,无事一身轻嘛!

如此一来,正如孔子所说,从此以后,鲁国人不再热衷于从国外赎回奴隶了!

文化,福报

子贡“行善”了吗?

看过上面的故事,我们就需要讨论一个问题,子贡到底行善了吗?

如果将时间节点卡在子贡赎人的那个时间段,子贡肯定是在行善。

但若是将时间线拉长,子贡的行为导致了后来没有鲁国人再去赎回奴隶的惨剧!

那些沦为奴隶的人何其悲惨!何其无辜!

这就和当代那些花钱买鱼放生的有些类似,貌似做了好事。

但其实买鱼放生这个过程中,

先是渔民会捕捞更多的鱼,捕捞时必然弄死一些鱼。

然后放生时又有其他人在现场捞鱼,当场又会弄死一些鱼。

这一捕一放的过程中,枉死了多少鱼?

就为了你们买个放生的名,害死多少本可以活更久的鱼!

这就是因果,没有求名的因,就没有造孽的果,总要有人承担这场因果。

文化,福报

行善,也怕做错事

行善并不是简单的事,需要有深远的考虑,要充分考虑前因后果。

如果思虑欠周,就可能出现子贡犯下的错误!

哪怕心中想着行善,做错了事,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这时自然不会有福报临身,还是多想想如何补偿自己的过错吧!

文化,福报

行善,抗完了长辈的雷,消耗了所有福报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有些家庭中,长辈做过大恶,欠下了太多的福德债,导致了连续几代人行善积累的福报都在补偿长辈的福德债。直到将这部分福德债还完,行善累积的福报才会用在自己身上。

在现实中,我们就常常看到有些人个性和善,也不惹是生非,甚至很乐于助人,很讨周围人的喜欢,但却多灾多难,严重些的要么早夭,要么大病苟活,结局很凄惨。

这种情况,基本上就是长辈留下的雷太大,福德债太重,导致后人行善的福报都拿去还债了,从而让后人的生活陷入绝境。

行善是一门大学问,有时间会和大家继续交流相关的内容!

文化,福报

0 阅读:11

国学传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