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无视联合国停火决议、执意扩大战火的行为,最终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10月5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法语国家组织峰会上发表讲话,宣布88个法语国家一致同意在黎巴嫩实现停火,并呼吁通过政治手段解决黎以冲突。同时,马克龙还宣布,法国将停止向以色列输送武器。在此之前,英国已于9月暂停了30多项对以色列的军火合同,德国和加拿大也相继宣布中断对以色列的武器供应。当前,以色列的主要武器来源只剩下美国。西方国家的这些决定引发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强烈不满。他在5日当天回应称,所有“文明国家”在以色列打击“野蛮势力”时,都应坚定地站在以色列一边。
在10月7日巴以冲突爆发一周年之际,面对国际社会的停战呼声,内塔尼亚胡明确表示,以色列在未实现全部战争目标之前绝不会停战。目前,以军对黎巴嫩的空袭行动仍在持续,过去一周内已造成逾千人死亡,数十万黎巴嫩平民被迫逃往叙利亚。同时,以军在加沙的军事行动也没有放缓。根据加沙卫生部门的统计,一年来,这些行动已导致超过4万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另有9.6万人受伤。除此之外,以色列正在继续扩大战事。10月6日,内塔尼亚胡威胁将在未来48小时内打击伊朗的核设施,以报复伊朗的导弹袭击。为配合以军行动,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亲赴以色列,多架KC-135加油机已在波斯湾上空待命,随时准备为以军F-35隐形战机进行空中加油,以支持其长途打击任务。
当前中东局势剑拔弩张,伊朗的导弹发射车已经进入战斗状态。如果以色列对伊朗的核设施或能源基础设施发动攻击,伊朗势必进行报复。总统佩泽希齐扬明确表示自己的无畏态度,他称宁可作为殉道者战死,也不愿平静地死在床上。当国际社会的关注点集中在各方的军事动态时,中方表达了对中东人民的深切关切。日前,中方宣布向黎巴嫩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与此同时,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呼吁国际社会采取人道行动,以缓解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的严峻人道状况。正当美国为以色列提供武器支持时,中方则送去了救援物资,这种鲜明对比一目了然。
当前,以色列正遭遇来自“抵抗之弧”七个方向的围攻。无论是黎巴嫩的真主党,还是也门的胡塞武装,都具备对以色列本土构成威胁的能力。近日,伊拉克民兵组织发射了多枚巡航导弹和无人机,对以色列多个地区展开打击。一旦以色列对伊朗采取行动,什叶派的全面进攻将随之展开。如今中东局势的最大变数在于伊朗,一旦伊朗不再回避,正式决定对美以发起攻击,以色列及美军在该地区的军事基地将遭遇来自四面八方的打击。
如果伊朗继续采取“有限报复”策略,依然对美伊关系和伊核协议存有幻想,其在什叶派中的领导地位将遭到严重质疑,国际声望也将迅速下滑。更为关键的是,伊朗可能因此失去其他大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