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做完胃镜,拿到胃镜报告,诊断上写着Barrett食管或者巴雷特食管,于是感到很困惑:这个Barrett食管是什么病?
图片来源于中国巴雷特食管及其早期腺癌筛查与诊治共识(2017 万宁)
Barrett食管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这个病是一个英国人首先报道的,因为这个英国人的名字叫Barrett,于是后人就将这个病命名为Barrett食管,翻译成中文就是巴雷特食管,也有人翻译成巴来特食管、巴瑞特食管。
实际上很多疾病的名称都是以人名来命名的,尤其是一些相对少见的疾病,比如Gilbert综合症,这是一种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是由法国医生Gilbert在1901年首先报道的,因而得名。
Barrett食管实际上是一个病理学上的名词,指的是食管下段的正常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所取代。相信不是医学专业的人很难理解巴雷特食管到底指的是什么。
我们的胃肠道是一个管道样的结构,它的内壁是黏膜层,类似于衣服的衬里。黏膜层又分为上皮层,黏膜固有层和黏膜肌层,而上皮层又是黏膜层最表面的那层结构,直接跟胃肠道内的食物以及消化液相接触。胃肠道不同部位因为功能的不同,黏膜上皮层的细胞构成也存在不同。
食管的主要功能是传送食物,类似于传送带,将经过口腔粗略咀嚼后的食物传送到胃内,所以食管黏膜的上皮层主要应对的是食物传送过程中的机械性摩擦。食管黏膜的上皮层是由复层鳞状上皮构成,显微镜下看细胞呈鱼鳞状而且有好几层,这种上皮的优点就是耐摩擦,更新快,损伤后修复的快,非常适合食管传递食物这个功能。但是这种上皮分泌功能弱,应对化学性损伤的能力也很弱,比如胃酸反流刺激会导致食管黏膜的损伤。
为了消化食物,胃黏膜会分泌大量的消化液,比如胃酸和胃蛋白酶,胃黏膜的上皮层主要应对的是胃液的化学损伤作用。而到了小肠,胰腺会分泌各种消化酶,肝脏会分泌胆汁,这些都会通过胰管和胆管排入到肠道内,帮助消化食物,因此肠道黏膜上皮也需要适应消化酶和胆汁的化学性消化作用。胃肠道的黏膜上皮是单层柱状上皮,这种上皮的特点是可以分泌黏液,尤其是肠黏膜上皮,含有杯状细胞,分泌黏液功能比较强。黏液在上皮细胞表面形成保护层,从而保护上皮细胞免受消化液的损伤,此外黏液也有润滑的作用,减少食物摩擦导致的机械性损伤。
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胃液会由胃内反流到食管内,从而造成食管黏膜上皮的化学性损伤,食管下段由于离胃最近,往往首当其冲受,损伤更明显。如果是短时间内的损伤还好,食管黏膜的上皮会快速的修复损伤。但是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往往存在长期的反流,食管黏膜会反复的受到胃液的刺激,导致慢性炎症,使得食管黏膜上皮细胞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食管黏膜本来的复层鳞状上皮细胞是不适合在这种反流环境中生存的,于是机体为了适应反复的酸反流环境,在胃酸刺激比较明显的食管黏膜区域长出类似于胃肠道黏膜上皮的柱状上皮,因为柱状上皮可以分泌保护性黏液,更适合在受胃液影响的环境中生存。
这种由食管本来的复层鳞状上皮转变为类似于胃肠道的柱状上皮的改变就是Barrett食管。Barrett食管本质上是一种化生,即由一种成熟的细胞或组织转变为另一种成熟的细胞和组织。化生是机体的一种适应性改变,当机体的环境发生改变,比如说长期的慢性的炎症刺激,原有的细胞或组织不适合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就会转变为更适合生存的其他类型细胞或组织。因此,Barrett食管本来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性改变。
食管的鳞状上皮转变为类似于胃黏膜的柱状上皮的情况称为胃上皮化生,而转变为类似于肠道黏膜的柱状上皮的情况称为肠上皮化生。Barrett食管既可以存在胃上皮化生,也可以存在肠上皮化生或者是两者的混合。
Barrett食管好发于患有胃食管反流病的人,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主要的危害就是将来有可能转变为食管腺癌,其患癌风险是一般人的40倍。
本文仅作为科普之用,不作为具体诊疗建议,具体问题应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