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仁宗时期,有一位名叫赵尚宽的平阳县令,因为政绩优异,被提升为唐州知州。唐州是一个地处中原的偏远之地,经历了唐末五代的战乱之后,人烟稀少,土地荒芜,财政困难。有人建议把唐州降为县级行政区划,赵尚宽却坚决反对,他认为只要努力开发,唐州就能恢复昔日的繁荣。
赵尚宽上任后,不急于求成,而是深入乡村进行实地调查。他发现了汉代名臣召信曾经开凿的一条灌溉渠道,便下令修复,并将周围的荒地分配给无田的农民。他还用官府的资金购买耕牛、农具、种子等物资,发放给农民,并指导他们开挖支渠,增加灌溉面积。经过三年的努力,唐州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荒地变成了沃土,人口大幅增加,流民纷纷归来,耕种的良田达到数万顷,唐州成为了一片富饶之地。
赵尚宽的政绩引起了朝廷的注意。当时负责财政和经济事务的三司使包拯和负责考核干部的司马光都上奏称赞赵尚宽的治理成果,并向宋仁宗推荐他为典型。宋仁宗对赵尚宽十分满意,不仅下诏升级留任,并且赏赐了大量金钱。不久后,宋仁宗驾崩,宋英宗继位。宋英宗想要改革地方官制度,减少干部流动性,提高政绩效率。为此,他对有实绩的地方官要给予表彰和奖励。赵尚宽就是其中一个受益者。他再次被升级留任,并且得到了二十万钱的奖金。赵尚宽在唐州任职五年后,被提拔为司农卿,负责全国农业农村事务。他在唐州留下了良好的传统和影响力,他的后任高斌也继承了他的工作方针和作风,把唐州建设得更加富强。
赵尚宽是一位有远见有能力有担当的优秀地方官员。他充分发挥了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勤于政务和筹划,使地方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果。百姓感念他的恩德,为他修建祠堂和塑像;包拯等朝廷重臣赞扬他的清廉和能干;王安石、苏轼等文人墨客为他写下了诗篇歌颂;仁宗、英宗两代皇帝都把他树立为典型激励。这样一位历史上的名臣,的确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