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母栋源
东京大学经济学研究科,特任研究员
渡边努教授的新书《通胀,还是通缩:全球经济迷思》中文版(后简称《通胀,还是通缩》),经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在近期与读者见面并收获了广泛好评。
该书融合了渡边教授一以贯之的分析思路,实证中对于数据的执着,以及将宏观分析细致到微观单位的独特见解。渡边教授博士毕业于哈佛大学,曾就职于日本银行,后在日本一桥大学和东京大学任教,曾任职东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他还创立了日本上市公司Nowcast。渡边教授主要的研究领域为物价分析,被誉为“日本物价研究第一人”。
我在东京大学求学期间,渡边教授是我的硕博导师,五年里一直教导我“写作要多为读者着想”“要温柔地对待读者”。《通胀,还是通缩》一书在写作手法上正是贯彻了他的这一思想,简化了复杂的经济学理论推理及实证统计学分析,以平实、讲故事的口吻,为读者娓娓道来,即使是非经济学专业背景的人士,也能够从书中得到很大的启发。
[日] 渡边努 著 裴桂芬 译 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
这里我以求学阶段渡边老师一再教导我的“More is different”作为出发点,浅谈几点感想,并结合《通胀,还是通缩》的内容,浅谈一下为什么物价平稳或者下降并非全是好事,以及中国如何避免重蹈日本“失去的三十年”的覆辙。
为什么要从微观角度来看待宏观问题
对于很多经济初学者,或者其他专业的读者来说,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仿佛平行线一般,虽然都关乎经济,讨论的内容却大相径庭。如果你找到一个经济学学生,问他宏观和微观经济学的差距,他大概会如此回答:“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个人、企业的行为,会更多地考虑最优化、信息等要素,以及在这些前提下,这些微观个体的行为。而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经济体或者整个市场,像国内生产总值(GDP)、物价,或者利率这些宏观指标。”
诚然,这样的解释并不错,但现代的宏观和微观经济学已经不止于此。宏观经济学的诞生以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为标志,至今已有长足的发展。目前的宏观模型大都是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的——虽然它仍然是一门讨论个人行为的总合的宏观学科,但其中对于“个人行为”的刻画,已经与微观经济学无异。而其背后的理由也很简单——只有将个人的行为比较完整、细致地做刻画,我们才能知道更多宏观意义上出现的结果的背后意义。渡边老师曾以人的大脑做类比:“人的大脑中有很多神经突触,而人的大脑思考就是一个宏观结果,是这些微观意义上的突触传导、放电所产生的效果的总合。而要真正理解大脑如何思考,我们就必须去理解那些突触,那些微观意义上的事物是如何反应和演变的。”
这也是渡边老师所推崇的“More is different”的具体解释。这个解释非常巧妙,但大部分读者或许还不能完全体会。此处,我结合《通胀,还是通缩》的主题,引入一个例子:新冠疫情后,全球出现了高通货膨胀,但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2年数据却显示,CPI指数下降,出现了通货紧缩的风险。或许很多读者会惊呼诧异:“物价难道不是在上升吗?为什么统计数据却是相反的结果?”
那么,为什么宏观数据和微观感受出现了偏差呢?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首先,是消费者对于物价上升和下降的感知度存在偏差。研究显示,消费者对于那些下降的物价没有太大反应,反而是当发现物价上升时,才会有很明显的感知。人们对于物价下降的无感和对于物价上涨的过感,会很容易导致大家对于物价变化的感知出现偏差。
其次,数据统计和感知的差距。几乎所有的国家在计算物价指数时,都会通过实际消费的商品或者生产商发货的数据来进行计算。而大家在消费的时候,比如在超市中看见了一包特别贵的薯片,会觉得“现在的物价真高”,然后会选择自己消费能力以内的、价格便宜的薯片。所以,从结果上来看,在统计局计算物价时,进入计算的是那包便宜的薯片,而那包昂贵薯片的价格却被消费者牢牢记住,并形成了“物价高”的印象。
这两点都解释了为什么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有所偏差,而我们也发现,为了解释一些宏观现象,需要从微观的、个人的角度进行。日本长达30年的通货紧缩,在《通胀,还是通缩》中也有其微观上的解释,那便是日本的消费者和企业,在国家宏观环境之下,形成一种默契的、对于涨价的抗拒。日本的工资增长停滞导致人们对于物价上涨的抗拒,而工资的停滞同时也为企业产品价格的停滞提供了客观条件。微观层面上的种种现象叠加,环环相扣,是日本长期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之一。
增加物价指数统计的意义
今天,宏观经济学不再仅仅以CPI、PPI等指数进行分析和研究。从渡边教授的《通胀,还是通缩》一书可以看到,经济学家已经在尝试使用新的数据来源,构造新的指数,以弥补统计局数据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主要包括:数据更新较慢;数据包含的信息量太大,高度概括。
前者使得很多数据并不能实时地用于个人、企业和政府调整自己的战略。而后者,某种程度上是优点,是只有国家统计局这种大体量的国家机关才能做到的大工程,但也因其信息量太大,即使是统计局将物价指数进一步细分,由于地域差异,不同地区的同一商品也偶有不同价格,所以我们往往很难从这些高度概括的指数中得到更具体的信息。
基于以上两点,渡边教授在观察了日本的市场需求和日本统计局的数据之后,借鉴了欧美国家数据公司的经验,创立了Nowcast公司,其主要产品之一NikkeiCPINow就是渡边教授提出并主导的日更物价指数。这个物价指数相比于统计局的数据,很好地克服了第一个局限性,即更新频率的问题。而在第二点上,因其数据来源的限制,该物价指数主要反应的是日常消费品的价格变动,其包含的信息量是比较局限的。而如同统计局数据的“缺点”一样,渡边教授这个指数的“缺点”同时也是一种“优点”,可以反映以日常消费品为主的价格水平变化。
在更新缓慢的CPI和PPI之外,该物价指数无疑为消费者、投资者和企业家提供了虽然不够高屋建瓴,却能感同身受的、具有时效性的物价情况。当今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加,更具时效性的数据是具有价值的。
物价上涨很重要吗?
谈及物价,普通人的反应都是希望物价稳定,甚至希望物价能够下降。然而,这真的就好吗?
通过阅读《通胀,还是通缩》一书,我们会发现物价停滞的可怕——它会导致新产品的推出困难重重。因为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需要合理的价格补偿,实现盈利以驱动企业持续投入开发。而停滞的物价会导致人们对于新的、更好也可能价格更高的商品产生排斥;而这样的排斥,会传递回企业,使其丧失更新技术,更新产品的动机,造成经济活力下降。这正是日本在过去三十年里的真实写照。
疫情后,全球范围的高通胀,使得日本这样一个原材料大量依靠进口的国家,受到冲击,输入型通胀强行改变了人们对于“物价不变”的预期。今年3月,日本央行结束了接近二十年的YCC(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希望借此让日本金融政策正常化,让物价稳定持续上涨成为常态。
日本的经验与教训,可以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借鉴。渡边教授强调,物价温和增长的重要性不仅仅是政府、央行和机构需要认知的事情,更是普通百姓需要认知的。
《通胀,还是通缩》一书,对全球新一轮通胀以及日本的经济发展和物价的关系都进行了拆解和阐述,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前及今后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