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转眼就到农历的9月1日,也就是“朔日”,这一天,月亮经过了地球和太阳的中间,而月亮的另一面正对着我们,所以,在这个日子里,我们是看不到月亮的,过了初一以后,月亮慢慢的变大,到了十五和十六就能看见满月了。
另外,九月初一也是季秋时节的开始,冬季的临近。比如云南曲靖,这两日气温骤降,大家都早早地披上了棉衣,天气冷了,对农户不利,天气冷的太早,又会对迟熟的庄稼造成不利,比如地瓜之类秧苗的,可能会枯萎死亡,土豆也会变得很小;如晚稻,则会由于灌浆不足而导致谷粒不丰满。
近日,全国各地均有明显的降温迹象,例如河南的老君山刚刚迎来秋季首次降雪,这会不会是一个十分寒冷的冬季呢?我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文明国度,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劳动生产过程中,已经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农村有一种古老的说法,叫做“冷不冷,九月初一早看天”,意思是说,九月初一的气候可以预兆到冬季的寒冷,那这个冬季会不会有很多雨雪吗?让我们看看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的谚语怎么说。
一、九月初一雨,冬季少雨雪
这一条俗语的含义非常的单纯,就是说,农历九月初一这天,如果有雨水的情况,按照我们祖先的说法,到了冬季,雨水会更多,这意味着冬季会比较温暖,是一个温暖的冬天,也意味着冬季更容易缺水。
在冬季,雨雪减少,虽然会让人感觉舒适一些,但对于农业来说,却是极为不利的。冬季温度过高会引起小麦幼苗过早生长,使小麦抗低温能力降低;冬季过度温暖会引起土壤中的水汽大量蒸发,对作物的生长不利,对春季播种也不利;另外,冬季温度偏高,也容易使害虫、虫卵在冬季过冬,从而造成来年的病虫害发生。俗话说的好“该冷不冷不成年景,该热不热五谷不结”冬天过于寒冷对于庄稼作物是不利的。
二、九月初一北风刮,冬日来临暖洋洋
这则俗语说,在农历9月初一那天,若以冷空气为主,则表示冬季将会比较温暖。
从农历九月初一开始,再过一个月就是孟冬了,若是在9月初一起,就会出现明显的低温,这意味着寒冷的日子已经来临,寒冷的日子提前到来会让原本寒冷的日子变得温暖,所以,在9月初一,我们觉得很冷,按照古人的说法,到了数九寒天,气温会变得更热,出现暖冬的可能性也会更大一些。
三、九月初一,露大如斗,三九四九大雪纷飞
要了解这条农业谚语的含义,首先要明确在哪些条件下才会出现“露水大”呢?露珠多意味着昼夜温差很大,在白天晴朗,夜间无云时,昼夜温差就很大,夜间无云地表的热能会被大量地散发到大气中,所以很容易凝结成露。
所以,俗话说:“九月初一露水大,三九四九雪纷纷”,就是说,若在9月初一是个晴朗的日子,则意味着到了三九、四九天,雨水和降雪会更多。
一年之中,三九、四是最寒冷的季节,在此期间,若有少量的雨雪出现,则可称为“暖冬”;相反,在这段时间里,出现了大量的雨雪,这就是所谓的“冷冬”。
据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消息,今日,西藏东部,新疆北部,黑龙江北部会有小到中雪,其中,西藏东南部,云南,四川,部分地方,将有小到中雪。这里的天气怎么样?
今年,全国很多地区的冷天都提前到来了,按照古人的传统,“暖冬”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另外,由于厄尔尼诺的重新出现,使得今年的冬风会减弱,而冬季则有可能变得更加温暖。到底是不是真的,我们可以一起见证。
农谚是我们祖先在漫长的劳动生产经历中所得出的结论,在农业的世界里,人类经常依靠天气来确定庄稼的生长和收割的时机,而天气的改变也会对农业产生很大的影响。尽管这句农谚不能算是一种科学的气象预报,但它却是古代人对于气候和环境的观察和总结,这也是我们祖先的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