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节重读丁玲的《三八节有感》

笑笑维克 2024-03-31 02:38:17

解放女人,就是拒绝把她封闭在她和男人保持的关系中,但不是不否认这些关系。

—西蒙娜·德·波伏娃

年轻时的波伏娃

中国女性主义作家丁玲与法国女权作家波伏娃差不多同时代,在波伏娃通过法国哲学教师资格考试准备以哲学和文学写作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时,丁玲已经发表了她的成名作《莎菲女士日记》,这部日记体的小说以一位年轻女孩的的性觉醒和内心世界的爱的矛盾探讨了年轻女性在对爱欲的追求和精神世界的追求上如何找到相对的平衡。由于小说中丁玲对女性欲望大胆的描述,使她成为当时国内女权主义的代表作家。

刚成名时的丁玲

而同时期的法国女权主义作家波伏娃则走的更远,她已经开始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在与她的同居伴侣萨特的思想交流中,她们探讨女性这个角色是如何成为的,直到后来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提出了“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成为的”这一至理名言,更是身体力行地践行了一生不要婚姻,不要家庭,也不要孩子,这以一种惊世骇俗的契约式关系。她一生的伴侣就是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他们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友谊,因为他们最合拍最长久的交流还是建立在思想上的。

波伏娃与丁玲都是他们那个时代杰出的女性,他们都写出了流传后世的作品,她们的思想也影响了很多女性。

除了是一名作家,丁玲更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者,她虽然由一个著名作家为了追求革命事业经历了无数困难和逆境,但她从未屈服,她是一个真正的强者,她是值得我们崇敬的!

1942年3月9日,延安的《解放日报》发表了丁玲的文章《《“三八节”有感》

延安时的丁玲

这篇文章一开头就较直率、尖锐地指出:“妇女这两个字,将在什么时代才不被重视,不需要被特别地提出呢?

在那个年代,丁玲能有这样的识见可以说已经是非常超前了。

针对当时延安女性所遭遇到的问题,比如婚姻、家庭、生育等问题,丁玲看得比较清楚和深刻,也说得很直接,因为当时很多知识女性是带着对革命理想的向往奔赴延安的,但是可能实际情况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理想化的。实际上确实可能有很多问题,但丁玲过于直接的揭露和批评甚至嘲讽还是令很多人心里不舒服。

革命生活是艰苦的,在延安生活时间长了,丁玲也看到了实际与理想的差距,其中甚至存在很多一些问题,比如等级秩序、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对女性的偏见等等,这可能使一直追求男女平等的丁玲感到失望和苦闷,所以,她奉劝来延安的知识女性同志不要有蔷薇色的温柔的梦幻,而应该实实在在有必要做出一些牺牲。这是投身革命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1940年代的延安的生活无疑是艰苦的,所以丁玲说一定要下定吃苦的决心并坚持到底,丁玲说:“幸福是暴风雨中的搏斗,而不是在月下弹琴,花前吟诗”。

对于不平等的现象,丁玲认为,作为一个现代的有觉悟的女性,要取得平等地位,首先得强已,同样,要想让别人尊重你,首先得学会自己尊重自己!

针对当时延安的环境,丁玲建议女性要爱自己,就是不要让自己生病,因为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的身体,不要过无节制的生活,要保持生命的活力,让生命饱满,丁玲说“没有一个人比你自己更爱你自己的生命些!”

丁玲写于1942年三八节的这些对于女性同志的建议和忠告,非常有指导意义,即使在现在看来也很合时宜,虽然每个时代的女性有每个时代的问题,但也有一些共性的问题却又是差不多的似乎亘古未变。

比如现在还在喊的解放女性的问题,

到底什么是解放女性呢?

波伏娃说:“解放女性意味着:

不再把她禁锢在与男性的关系中,

但并不是割裂这种关系。”

丁玲说:“对于一个有思想的人来说,没有一个地方是荒凉偏僻的,在任何逆境中,她都能充实和丰富自己。”

女战士丁玲

是的,女性只有努力充实和丰富自己,才能让自己的生命坚韧和不惧外力压迫。才能活出生命的质感和意义。

当然,时代一直在进步,虽然有些思想和观念还禁锢女性,但变化也在发生着,

波伏娃说:“有一天,女人或许可以用她的‘强’去爱,而不是用她的‘弱’去爱,不是逃避自我,而是找到自我,不是自我舍弃,而是自我肯定,那时,爱情对她和对他将一样,将变成生活的源泉,而不是致命的危险。”

如果波伏娃所说的成为可能,那就需要女性自己的思想的提升,需要知道何时呈强,何时示弱,而不是一味强或弱。这需要女人的智慧!

愿每个女人都做个美丽的,有智慧的女性!

丁玲和作家萧红

0 阅读:0

笑笑维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