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英烈郑廷珍将军后人温笑倩:外公请缨抗战时,已做好赴死准备

红船编写 2024-06-29 06:27:55

郑廷珍,河南柘城人。生于1893年,1917年开始戎马生涯。因其正直、刚毅、果敢,屡立战功,从普通士兵逐级擢升至少将,1937年,在忻口战役中为国捐躯后,被南京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中将。

▲郑廷珍中将

2014年9月1日,国家为了永远铭记抗日英烈的不朽功勋,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郑廷珍英名在列。

▲新中国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烈士证明

时局混乱下的戎马生涯

郑廷珍祖辈为中医世家,在当地颇有名气,被村民誉为“悬壶济世”,官府赐匾“国手耆英”。

“我外公的祖辈医术高超,在当地很有名气,医者仁心,有时遇到穷人来看病就不收钱了。一年家里房子要扩建,村民自发你一砖我一瓦地帮助修建,建起村子里第一座楼房,叫“郑楼”。但是到我外公父亲那辈医术基本失传了,家道中落,便以务农为生。”郑廷珍外孙女温笑倩介绍说。

▲郑廷珍后人温笑倩

军阀混战时期,连基本的温饱都成了问题。因生活所迫,郑廷珍选择从军,加入了冯玉祥的西北军。1920年选入师学兵大队受训,1923年毕业于北平南苑军官教导团第九期,参加了北伐战争等诸多战役和战斗。从普通士兵逐级擢升,北伐时任团长,后任第一军第二师副师长、第二十五路军第三师师长、独立第五旅旅长,192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温笑倩说,“外公的记忆力超出常人。性格刚毅、勇敢、正值、廉洁、不怕牺牲,部队走到哪,都非常注重军民纪律,有违反纪律影响军民关系的,就要被处置。”

1930年中原大战后,郑廷珍部被南京国民政府收编,任第25路军32师副师长兼第5旅旅长。

做好赴死准备

母亲面前最后一跪

改编后,郑廷珍部先在南京执行卫戍任务,后在安徽及鄂豫皖一带驻防。此时,所部已脱离第25路军序列,直属军事委员会,编制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独立第5旅,受卫立煌将军节制。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郑廷珍代表全旅官兵到南京请缨抗战。获准后,连夜返回驻地,命令所属部队到合肥集结。北上途径河南老家时,郑廷珍电告家人在宁陵县柳河车站见面。

“外公心里很明白,这一去可能再也回不来了,做好了赴死的准备。外公的父亲已经去世,他在母亲面前磕了3个头,叫了一声‘娘’,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现在国难当头,我奉令杀敌报国,不打败日本鬼子誓不生还。您老在家一定要保重身体,等我回来。’转身就上了火车。”温笑倩哽咽着说。

在独五旅官兵上阵前的誓师大会上,郑廷珍再一次表示了浴血杀敌的决心:“过去的内战都是自己人打自己人,胜不足武,败不足惜,今天才是打真正的敌人。保家卫国,是军人的天职,乃最光荣之事。我部官兵上阵后,一定要杀敌立功,即使拼光拼净也值得。不打败日本,一个也别回来!”

日军为中国阵亡将士建慰灵塔

1937年9月初,坂垣征四郎率日军精锐第五师团等大举进攻山西北部,大同失守。

忻口作为晋北通往太原的门户,是拱卫太原的最后一道防线。第二战区决定,由战区副司令卫立煌任总指挥,集中6个集团军,共31个师、13个旅,约28万余人,在忻口迎击敌人。

9月底,日军距忻口只有80多公里了。9月30日,晋绥军姜玉贞部196旅,奉命在忻口以北15公里的原平镇阻击日军,为忻口战役布防争取时间,是忻口战役的前哨战。命令坚守七天,七天后,又接到再坚守三天的命令,姜玉贞部拼死抵抗。

▲忻口会战阵亡的姜玉贞中将

至10月8日,日军攻入城内,姜玉贞率部与日军展开激烈巷战,肉搏厮杀。突围时,被炮弹炸伤了左腿。日本兵追上来,在他身上连刺数刀,并将他的头颅砍下,姜玉贞将军壮烈殉国。

忻口战役结束后,日军在原平立了两块碑,一块是为他们自己立的“忻口镇战绩碑”,另一块是为196旅阵亡官兵立的慰灵塔碑。碑刻为:“为了永远悼念在原平战斗中战死的4300余名中国无名战士的灵魂建设慰灵塔,昭和十三年一月(1938.1),北川部队建制。”

据凤凰卫视的一段视频显示,台湾陆军一级上将、原台湾行政院长郝柏村曾在“中国4300名无名战士慰灵塔碑”前介绍:“这里(立碑处)是忻口的前哨阵地,(立碑)说明打得好,虽然失败了,最后敌人还是钦佩的,尊敬的。这个碑是一个证明,还是一个很好的证据。”

忻口战役获毛泽东、蒋介石盛赞

忻口战役中,第9军军长郝梦龄将军任中央兵团前敌总指挥,率部在忻口正面阵地阻击日军。

1937年10月6日,郑廷珍率独五旅抵达忻口,担任卫立煌将军警卫任务及总预备队。11日,日军主力逼进忻口一线,在飞机、大炮等优势火力掩护下,不断向中国军队防线冲击。其中,南怀化(今原平市河南村)阵地的争夺最为惨烈,双方拼死争夺,在此阵地展开拉锯战。15日,南怀化高地再次陷于敌手,整个战局出现危机。卫立煌将军火速调集兵力,由第9军军长郝梦龄、第54师师长刘家麒和独立第5旅旅长郑廷珍,集中5个旅的兵力,向南怀化高地发起反攻。

16日凌晨,郑廷珍部连续发起两次攻击,都受到敌人强大火力压制,伤亡严重。此时天将拂晓,天亮后日军会出动飞机,将对部队造成更大的伤亡。情况紧急,郑廷珍跃出战壕,率领官兵发起第三次攻击,遭到日军机枪的猛烈射击,不幸中弹,子弹从右眼入,后脑出,送往忻县抢救无效,以身殉国。时年44岁。

郑廷珍牺牲后,六一四团团长李继程接任代旅长,不到两小时亦中弹牺牲。

据《第九军忻口会战战斗经过概要》摘要中记载,16日,军长兼中央兵团总指挥官郝梦龄为鼓舞士气,抱定必克之决心,亲率五十四师师长刘家麒、独立第五旅旅长郑廷珍奋不顾身猛烈突击,敌死伤惨重,其第五师团、第四十二联队陷于全灭。郝军长、刘师长、郑旅长因迫近敌阵,亦先后中弹殉国,壮烈牺牲。

▲忻口战役阵亡的郝梦龄上将

“10月的忻口,已经很冷了。南怀化阵地一昼夜,双方易手13次,一个昼夜几千人就阵亡了,很惨烈。16日凌晨,我外公奉命夺回1300高地,三时许,我外公旅部官兵向日军猛攻,曾一度冲入敌阵,与敌肉搏,伤亡惨重,不得已退至原阵线。队伍略做整顿后,四时许,官兵抱着必死的决心再次冲入敌阵,双方发生激烈搏斗。五时许,外公担心日军飞机再次轰炸,亲率两团作最后强攻,不幸被子弹击中头部,当时就牺牲了。”温笑倩补充说。

在忻口战役中,三位将军同日殉国,震惊世人,当年在华北地区流传着一句话:“西战场上三英雄,精忠报国郝刘郑。”

“忻口战役我军打得非常顽强,伤亡了10万人,日军伤亡2万人,虽然我们的代价非常大,但对日军打击是很沉重的。后来因娘子关失守,我军只得选择主动撤出。”温笑倩惋惜地说。

▲台湾陆军一级上将、原台湾行政院长郝柏村为郑廷珍及第五旅官兵纪念碑题词

忻口战役后,国民政府追赠姜玉贞旅长(时年43岁)为陆军中将,追赠郝梦龄军长(时年39岁)为陆军上将,追赠刘家麒师长(时年43岁)、郑廷珍旅长(时年44岁)为陆军中将。

▲刘家麒中将

忻口战役是抗战初期华北地区规模最大、历时最久、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战役结束后,国共双方分别发表祭文,举国哀悼两万余名阵亡将士。毛泽东盛赞为国捐躯的郝梦龄、刘家麒、郑廷珍、姜玉贞等爱国将士,和为配合正面战场作战而英勇献身的赵崇德等八路军健儿,是“给了全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模范”。蒋介石亦称扬于忻口浴血奋战的爱国志士:“宁惜一死,挺身杀贼,誓雪国耻,无忝炎黄。”

▲台湾陆军一级上将、原台湾行政院长郝柏村为郑廷珍及第五旅官兵纪念碑题词

不该被遗忘的历史

郑廷珍等三位将军同一天牺牲后,遗体即被官兵抢运下山,在太原入殓。郝梦龄和刘家麒是武汉人,郑廷珍是河南人,送灵队伍分两路护送烈士灵柩,一路送往湖北武汉,一路送往河南柘城。

温笑倩说,因为是在抗战初期,那么大的一个战役,三位将军同日牺牲,说明战役何其惨烈。他们都是为国家民族牺牲的,灵车所到之处,沿途官员、乡绅、百姓,纷纷前来祭奠、送别。郝、刘两位将军灵柩到达汉口时,上万人前来迎灵,国民政府为郝梦龄将军举行了国葬。郑廷珍将军故乡河南柘城也为将军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祭奠活动持续了七天。

“外公牺牲时,妈妈才6岁,是大女儿,因出生在南京,取名金陵。外婆告诉我,妈妈从小特别聪明伶俐,不论我外公在外面有多累、遇到什么烦心事,只要回到家,我妈妈跑过去坐在他的腿上,外公立刻就高兴了。”温笑倩说道。

温笑倩还说,“外公外婆一共有六个孩子,四女两男,最小的六舅是遗腹子,二姨和四姨生病早夭。外公牺牲后不久,国民政府发放了抚恤金,独五旅安排两个副官照顾外婆母子生活。为了有个照应,外婆一段时间回到灵宝娘家生活。不久,日军攻至河南,地方就开始就乱了。可以想象的到,战乱年代,一个女人带着六个孩子,颠沛流离,不知吃了多少苦。”

▲1983年民政部授予革命烈士

母亲小小年纪就失去了父亲,国恨家仇,让她从小就痛恨日本侵略者。初中时,参加了学校的抗日宣传活动,动员老百姓支援抗战。有一次随学校抗日宣传队前往西安,一时跟家里失去了联系。外婆心急如焚,把其他孩子安顿好后,就去西安寻找母亲。后来,外婆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找到了母亲,母女俩抱头痛哭。

1945年,侵华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10月10日,华北地区受降仪式在北京故宫太和殿举行。

温笑倩说,姥爷的事情和外婆一家的经历,我们小时候是不知道的。只是有一次,那天早上我醒得早,看到外婆一个人坐在灯下流泪,也不说为什么。长大后我才知道,因外公是国军将军,外婆不跟我们说,是怕连累家里人。

▲温笑倩拿着全家合影的照片与外公的塑像合照

“五舅后来告诉我,家里曾有不少外公的遗物,包括照片等,但在战乱和运动中都遗失了,直到外婆去世,连一张我外公的照片都没找到。”温笑倩叹息道:“如今,抗日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人们享受着和平与安宁的生活。但忻口战役阵亡的两万官兵,遗骨散落在昔日战场的沟沟壑壑,至今没有一处属于他们的墓地和墓碑,也没有一座战役纪念馆,令海内外前来凭吊的后人无以言表。令人心痛不已的是,忻口战役中牺牲的郝梦龄将军、刘家麒将军,他们的墓碑在动乱时期被毁,尸骨全无。郝将军的墓后来虽然恢复了,但已是空穴。刘将军的墓至今还没有得到恢复。”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2013年,我接到了河南柘城县民政局的电话,是征求家属同意迁墓的事。因民政部下发文件,要求把散葬的烈士墓集中安葬在新修的烈士陵园内。从这个时候起,我才重新开始了解外公的这段历史。”温笑倩说。

温笑倩回忆道,当时,外公墓地在烈士陵园定好位置后,当地没有合适的石材,我姐姐就联系了一位在成都做殡葬业的朋友。巧的是这位朋友刚好在临近柘城的地方谈业务,连夜赶过来,第二天就把墓碑一事敲定。墓碑做好后从成都运往柘城,路途遥远,对方星夜兼程,准时把墓碑送到陵园。新墓碑落成仪式当天,正是2013年10月16日,外公殉国76周年纪念日。

温笑倩还说到仪式前一天晚上的一个插曲:那一夜突然雷雨交加、狂风大作。为了防止第二天摆放的花圈和挽联被刮倒,陵园组织人力连夜搭建脚手架,安装围挡。然而到了第二天早晨,却是阳光灿烂,蓝天白云。当地人说:莫不是郑将军显灵了?

“因为外公已经安葬在烈士陵园这边,外婆无法与其合葬。家人商量后,决定把外婆骨灰送回到她的娘家。我们在公墓里为外婆选好一块墓地,立了一块碑。碑上刻着我父亲为外婆写的挽联:‘国难时存志抚孤,太平日颐享天年’。记得那天碑刚立好,就飞来了两只蝴蝶,一只大花蝴蝶,一只小白蝴蝶,围着碑上下起舞,缱绻缠绵,久久不肯离去。我当时就流泪了。联想起这些年来,巧合的事还有很多,感觉在冥冥之中,真是自有天意。正应了那句话:人在做,天在看。”温笑倩最后说。

专访结束后,笔者也发现了一件巧合之事,笔者祖籍亦是河南柘城县的。

撰文:陈威 实习生:封国浩

视觉:王学民

统筹:李秀平

2 阅读:16

红船编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